香港要想跟上世界潮流,首先苦练内功,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
由于香港地域空间有限,无法敞开大门参与自由竞争,只能走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道路。所以港民不要天真的一味倡导什么民主、自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香港要走一条具有香港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路子,具体来说:制定出每年允许到香港落户的人口数量(成年人和婴幼儿)并进行严格限制;地铁超员影响市民上下班时,合理调度均衡协调,排队先以市民上下班为主;资源的合理分配等等,上述问题以及未说到种种矛盾都必须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宏观开放微观搞活,要有目标控制。
将各项制度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做到千斤重担有人跳,人人肩上有指标,政府官员不等不靠,不要认为还有大陆政府这个靠山,要自觉地、主动性、能动性、结合基本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一切深层次的矛盾才能化解在萌芽状态,就不至于当矛盾冲突激化时束手无策,或将责任完全转移到大陆政府,进而让大陆游客成了无辜的出气筒。
有人说大陆游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当然不对,但到香港就要消费,人员越多遗留的垃圾越多,从某一个侧面来看,产生的垃圾越多,给香港带来的效益也越高,到港的游客何不每人发放一个垃圾袋或自带垃圾袋,伴随着每个游客一路前行,满了袋子就送往垃圾桶。
有人埋怨垃圾量多,垃圾量的增加怎麽办?那就要增加环卫工人的就业岗位或提高他们的工资等配套措施。也许有人问道,钱哪里出?当然从旅游业赚来的钱中。
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法子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光埋怨这个那个,更可贵的是探讨如何改进!一万个零不如一个一,一万次空谈叹不如一次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