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启
杨修:请坐。
张松:谢座。
杨修:蜀道崎岖,先生远来劳苦。
张松:奉主之命,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何言劳苦二字?
杨修:不知蜀中风土如何?
张松:我蜀中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纵横三万余里,回还二百八程。田肥地茂,物阜民丰,真天府之国也。
杨修:哦!蜀中人物如何?
张松: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三教九流,出类拔萃者,不可胜计。
杨修:西川果然人杰地灵。似先生之才,不知益州还有几人?
张松:若论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慷慨之士,数以百计。如某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杨修:啊呀,先生忒谦了。丞相才德兼备,礼贤爱士,若知先生之才,必当重用。
张松:久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不过依恃强霸得居高位。若论才德,恕某不知。
杨修:先生远在西川,怎知丞相大才?你来看——
张松:这是什么?
杨修:此乃丞相所著《孟德新书》,先生看过,方知丞相之大才。
张松:呵呵呵,此乃战国之时无名氏所作,怎说是丞相新书?
杨修:哎,丞相修写此书,是我亲眼得见,怎说是什么无名氏所作?
张松:呵呵,曹丞相将古人之书窃为己有,也只可欺瞒足下而已。
杨修:先生休得相欺。
张松:主簿休要动怒。若论此书,便是我蜀中三尺孩童也能背诵如流,若是不信我言,我背与你听,如何?
杨修:好好好,你且背来。
张松:昔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盖兵无常
势,水无常形……(张松背书,杨修翻看)
杨修:呀!
(唱)张永年果然是奇才盖世,
背新书并无有一字差池。
曹丞相实不该轻贤慢士,
险些儿将贤才一旦错失。
足矣,足矣,先生过目不忘,真乃天下奇才。
张松:不敢当。蒙主簿不弃,留客多时,后会有期,松告辞了。
杨修:先生往哪里去?
张松:回转西川。
杨修:先生休得性急,听我之言,暂回馆驿安歇,待我将先生之才禀明丞相,定
当厚待。
张松:这,
杨修:先生你万万走不得。且待我佳音。
张松:如此,多谢了。(下)
杨修:待我相府去者。
(唱)难得遇此真名士,
待我报与丞相知。(下)
【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