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吧 关注:360,917贴子:10,762,091

宝应名人大搜索(还真不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来历史名人:
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217)字孔璋。盐都(古射阳)人。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汉末,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任典文章。曹操爱其才,建安五年署为司空军师祭酒,管记室,后又徒为丞相门下督。陈琳诗、文、赋皆佳,诗《饮马长城窟行》、文《为袁绍檄豫州文》等,皆为文学史名篇。《三国志》有传。


1楼2012-11-21 10:20回复
    经学大师—刘宝楠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宝应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优贡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进士,历任文安、元氏、三河、宝坻等县知县。刘宝楠5岁即孤,由母亲乔氏教育而成。幼从家学,受业于叔父刘台拱。 早年曾在扬州、 仪征教书,主讲广陵书院,与刘文淇、梅植之、汪喜孙等人交往甚密,是“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支伟成在其《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誉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为“宝应刘氏三世”。刘宝楠任知县时,关心民众疾苦,勤于听讼。著作有《论语正义》、《释谷》、《殉扬录》、《宝应图经》等20余种。其中《论语正义》不仅弥补了宋人邢(日头丙底)解《论语》的疏陋不足之处,且多所阐发,成为研究《论语》指南。《宝应图经》记载了宝应地理环境的民生利病,以及历代名人事迹等,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楼2012-11-21 10:22
    回复
      2025-08-16 16:3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画坛巨匠—陶成

        陶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孟学,后更敬学,宝应县城人,明成化七年(1471年) 举人。陶成博学多才,工诗及篆隶书法,尤擅长丹青,自号“云湖仙人”。明成化弘治年间,士大夫尤尊礼学,陶成鄙之。他作山水花鸟,或作人物,均气韵飘逸,意境悠远,被尊为画坛巨匠。明文学家鉴赏家李开先说:“云湖画如富春先生,云白山青,悠然野趣。”陶成与明初浙派创始人戴进及其以后的江夏派之首吴伟并驾齐 驱。徐邦达主编的《中国绘画史图录》载有陶成的《云中送别图卷》,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线条流畅,款曰“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夏五月望后四日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所著《北观》已失,仅存序。


      3楼2012-11-21 10:22
      回复
        京剧鼻祖—高朗亭
         

          高朗亭(1774-1827年),艺名月官,清徽调演员,演花旦,以演《傻子成亲》一剧著名。祖籍宝应,住县城北门外安徽会馆附近。他生性聪慧,扬州三庆班班主收他为艺徒,曾到杭州、扬州等地演出。17岁于徽班扬州三庆班领衔主演,30岁始任该班班主。善南北曲(昆曲),兼工小调。清高宗弘历曾多次观看高朗亭演出,对他的演技备加赞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祝弘历80寿辰,征调三庆班进京献艺,轰动京师。嗣后,扬州的四喜、春台、和春与三庆四大徽班经常会演于北京的广德楼、千篇一律秒楼、三庆园和庆乐园等著名戏园,而高朗亭之三庆班始终居于领衔地位,誉为“京都第一”。高朗亭38岁时被清廷内务府委为“精忠庙”会首,负责解决伶界纠纷,筹建梨园益事业。高朗亭大半生是在北京度过的,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正是京剧孕育形成的时期。他从汉剧、秦腔、楚腔、昆剧等剧种及民歌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徽剧的表演形式和声调唱腔,培养了陈喜官、邱玉官、苏小三、双凤官、沈霞官和沈翠林等著名旦角,为促进徽剧向京剧演变作出了贡献。


        4楼2012-11-21 10:23
        回复
          火前留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2-11-21 10:24
          收起回复
            再来些当官的:
            何权,现任江苏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男,1952年12月生,汉族,江苏宝应人,大学普通班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1972年4月加入中国X谠,1969年3月参加工作。


            6楼2012-11-21 10:25
            回复
              周文彰,男,1953年8月生,汉族,江苏宝应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员,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87年10月加入中国X谠。现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7楼2012-11-21 10:26
              收起回复
                卢彦,男,1963年03月生于江苏宝应,X谠员,博士。历任北京商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物价局副局长、北京市商委副主任、北京市东城区区委
                北京市东城区区长,2006年07月起任北京市商务局局长。


                8楼2012-11-21 10:27
                回复
                  2025-08-16 16:2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范承祚,江苏宝应人。1950年加入中国X谠。北京大学肄业。1957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文科学院。同年回国。历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科员、副处长,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三等秘书、参赞,驻希腊大使馆参赞,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9楼2012-11-21 10:28
                  回复
                    再来学着
                    (有点长,反正很牛比就是了) 吴于廑(1913—1993) 中国当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世界史专家。1913年4月生于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44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武汉大学担任教学工作,为了更广泛地向青年人介绍人类文明,他撰写了《古代的希腊与罗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不久,吴于廑又承担编写高等学校历史专业世界通史教科书的任务,和周一良一起共同主编了多卷本的《世界通史》,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阐明了世界历史发
                    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吴于廑还主编了配合教学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从1962年起到1974年,曾多次再版。1962年,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选译上自希腊古典时代,下迄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名著,并附加著者简介和典故、制度、人物注释,力求使读者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西方优秀史学遗产。吴于廑还致力于世界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发表了《从中世纪前期西欧的法律和君权说到日耳曼马克公社的残存》和《吉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等文章。1983年在《世界历史》第1期上发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论文,从宏观出发,提出了对世界历史再认识的必要性,论证了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以及前者对后者三次大冲击的意义与影响。1984年,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另一篇力作《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论述西欧
                    社会从农本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1987年,在《世界历史》上发表《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一文,阐述了农耕世界在孕育工业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近代工业世界在农耕世界的成长历程等。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此时开始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闭塞的原始状况向整体发展。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二个世纪所发生的历史,吴于廑主编了《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
                    从整体角度探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东西方农本经济的特点、发展状况、国家政策、航海贸易等当时国内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建国以来,我国世界史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体系和观念仍然停滞在各国、各地区历史的简单相加,缺乏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吴于廑作了不懈的努力,不仅在多种场合一再强调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宏观性,而且在实际研究中力求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世界史,为此付出艰苦努力,主编了体现这种新思想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专著,指出应当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摆脱孤立、封闭、保守的状况,重新认识世界历史,从全球整体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历史和现实,从而作出正确抉择。吴于廑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上古及中古史两个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评论组成员。吴于廑的主要著作有:《古代的希腊与罗马》、《世界通史》(合作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1楼2012-11-21 10:32
                    回复
                      刘景伊教授,知名机电工程专家。江苏宝应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1947年留学美国。194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机工程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沪江大学副教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1982年加入中国X谠。长期从事无线电工程和统计无线电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编有《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初步》等


                      12楼2012-11-21 10:33
                      回复
                        朱祖延先生,1922年生,江苏宝应人。著名辞书学家、文献学家。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大学者汪辟疆、殷孟伦等先生的高足。历任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为人谦和持重,为学博雅通识,在辞书编纂和古典文献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朱先生自1975年担任《汉语大字典》副主编以来,主要学术精力都投入到了我国的辞书事业中,迄今已逾三十个春秋。一生主持国家大型文化建设工程多项,精研苍雅,著书满家,其中辞书类著作主要有:《汉语大字典》,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及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尔雅诂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汉语成语大词典》,1986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汉语成语辞海》,2001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03年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引用语辞典》,获首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引用语大辞典》,获首届“湖北图书奖”等。所编辞书全部获奖,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所带领的湖北大学古籍所,目前在“成语词典”编纂和“引用语词典”编纂方面已形成鲜明特色。
                        现在,朱先生正以八十多岁高龄,拖病弱之躯,主编《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


                        13楼2012-11-21 10:34
                        回复
                          少将来了,有了他,宝应可以独立了。
                          姜福安,1939年12月生,江苏宝应人。任生产大队副大队长。1958年入伍,历任通讯员、坑道工,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师团作训参谋、副团长、副师长、师长,陆军第31集团军副军长。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14楼2012-11-21 10:35
                          回复
                            似乎真的没人来顶


                            16楼2012-11-21 10:37
                            回复
                              2025-08-16 16:2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LZ是搞文学的吗?


                              IP属地:江苏17楼2012-11-21 1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