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敏之贺兰敏之年轻英俊,却与外祖母杨氏有奸情,平日也仗着杨氏的关系恃宠而骄,为人轻佻,让武后很不高兴。咸亨二年(671年),杨氏过世,武后拿出一笔钱,命敏之建筑一座大佛像来为杨氏祈福,没想到敏之竟将做佛事的绸缎中饱私囊。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着婚期将至,敏之听说此女甚美,竟强行与之发生关系,以致后来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外祖母杨氏的丧期还没有过,敏之便已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当时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时常有许多宫女随行,而敏之也逼淫这些随行的侍女。 对于敏之种种恶行,让武后暴怒不已,便下令将他流放到雷州,并恢复他的本姓贺兰。当他来到韶州时,以马缰绳自缢而死。在朝

贺兰敏之截图(18张)中曾与他友好的人,后来大都被流放到岭南。 敏之既死,武后便召回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彟的后嗣。 他在弘文馆的时候,曾经编《三十国春秋》一百卷(南朝梁的萧方等也曾编过一部《三十国春秋》),现今此书只剩下辑本一卷。 编辑本段裙带关系 武则天之父武士彟原本娶相里氏为妻,生下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后来再婚娶杨氏,生武则天姊妹三人。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大封自己亲族,并封母亲杨氏为荣国夫人,武顺为韩国夫人。不过因为武士彟死后,元庆与元爽对继母杨氏没有礼貌,武后便将这两位兄长流放外地。兄长死后,便以姊姊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做武士彟的后嗣,并让他改姓武,累官至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

贺兰敏之剧照(18张)侍,袭周国公。 起初,韩国夫人因为武后的关系,得以随意出入皇宫,她年轻貌美的女儿贺兰氏也时常随行,母女两人颇得高宗喜爱。高宗封贺兰氏为魏国夫人,有意想将她纳为嫔妃,但又知道武后一定不准。武后对这位外甥女也很顾忌,便趁机毒杀她。敏之因为妹妹的丧事而入宫吊唁,高宗一见到他,悲恸哭道:「我一早上朝前看她还好好的,没想到退朝后她竟然就身亡了,怎么会这样突然?」敏之听完,只是号哭而没有响应。武后得知后,心想:「这孩子在怀疑我!」从此对他开始心生厌恶。其母武顺的墓碑立于乾封三年(668年),大约死于那一年。而贺兰氏则是死于乾封元年。 编辑本段相关史料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武承嗣,荆州都督士矱之孙,则天顺圣皇后兄子也。初,士矱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长适越王府功曹贺兰越石,次则天,次适郭氏。 士矱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及则天立为皇后,追赠士矱为司徒、周忠孝王,封杨氏代国夫人。贺兰越石早卒,封其妻为韩国夫人。寻又加赠士矱为太尉,杨氏改封为荣国夫人。时元庆仕为宗正少卿,元爽为少府少监,惟良为卫尉少卿。荣国夫人恨其畴日薄己,讽皇后抗疏请出元庆等为外职,佯为退让,其实恶之也。于是元庆为龙州刺史,元爽为濠州刺史,惟良为始州刺史。元庆至州病卒,元爽自濠州又配流振州而死。 乾封年,惟良与弟淄州刺史怀运,以岳牧例集于泰山之下。时韩国夫人女贺兰氏在宫中,颇承恩宠。则天意欲除之,讽高宗幸其母宅,因惟良等献食,则天密令人以毒药贮贺兰氏食中,贺兰氏食之,暴卒,归罪于惟良、怀运,乃诛之。仍讽百僚抗表请改其姓为蝮氏,绝其属籍。元爽等缘坐配流岭外而死,乃以韩国夫人之子敏之为士矱嗣,改姓武氏,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仍令鸠集学士李嗣真、吴兢之徒,于兰台刊正经史,并著撰传记。 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又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荣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
《新唐书卷二百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始,士訄娶相里氏,生子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元女妻贺兰氏,早寡。季女妻郭氏,不显。士昂皞卒后,诸子事杨不尽礼,衔之。后立,封杨代国夫人,进为荣国,后姊韩国夫人。于时元庆已官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监,兄子惟良卫尉少卿。杨讽后上疏出元庆等于外,以示退让。由是元庆斥龙州,元爽濠州,惟良始州。元庆死,元爽流振州。乾封时,惟良及弟淄州刺史怀运与岳牧集泰山下,于是韩国有女在宫中,帝尤爱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