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性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培植: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鹅卵石利于通风、不积水,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cm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浇水:以雨水或泉水为宜,不宜用含盐碱的水,如用自来水,应将水搁置数天后使用。浇水要看气温情况而定,春季浇水量宜少,夏季宜多;梅雨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盆土宜稍干;秋后天气转凉,浇水量酌减,保持湿润即可。冬季在室内宜干,减少浇水次数,且宜于中午时浇。兰花可淋小雨,但连续下雨或暴雨则易烂心、烂叶,故须注意防雨。

施肥:栽兰宜用饼肥,以草木灰4份、豆饼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匀,放于缸内,分几次加水,使豆饼浸涨为止,后加盖密封,经一年腐熟,再制成干粒。使用时放于盆面即可。如用全粪,也应经一年腐熟,掺水冲淡滤渣使用。一般从5月开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应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

遮阳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荫棚要求通风良好,兰花在3~4月间刚出房时,可以多晒太阳,以后蔽荫时间渐增。冬季兰花须搬入室内防寒,室温保持1~2℃即可。另外,兰花在春季出房后,秋季进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古代养兰口诀 “十二月口诀”是按农历讲的,录之如下:
正月安排在东方,离明相对向阳光; 晨昏日晒都休管,要使苍颜不改常。
二月栽培其实难,须防叶作鹧鸪斑; 四周插竹防风折,惜叶犹如惜玉环。
三月新条出旧丛,花盆切记向西风; 提防湿处多生虱,根下犹嫌大粪浓。
四月庭中日乍炎,盆中泥土立时干; 新鲜井水休浇灌,腻水时倾味最甜。
五月新芳满旧案,绿荫深处最平和; 此时叶退从他性,剪了之时愈见多。
六月骄阳暑气加,芬芳枝叶正生花; 凉亭水阁堪安顿,或向檐前作架遮。
七月虽然暑见消,只宜三日一番浇; 最嫌蚯蚓伤根本,苦皂煎汤尿汁调。
八月天时稍觉凉,任他风日也无妨; 经年污水今须换,却用鸡毛浸水浆。
九月时中有薄霜,阶前檐下慎行藏; 若生蚁虫防黄肿,叶洒油茶庶不伤。
十月阳春暖气回,来年花笋又胚胎; 幽根不露真奇法,盆满尤须急换栽。
十一月天宜向阳,夜间须要慎收藏。 常教土面微生湿,干燥之时叶变黄。
腊月风寒雪又飞,严收暖处保孙枝; 直教冻解春司令,移向庭前对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