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吧 关注:11,412贴子:54,422

回复:【荣格原著】《人及其表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些名字,甚至也不是哲学概念。它们是生命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情感为中介,将自身与生命个体连为一体的种种意象。这就是为什么不可能对于任何原型进行武断地(或者普遍地)释义的道理。人必须依据与之相关的具有个人的整个生命情境所标示出来的方式来为原型释义。
因此,在虔诚的基督教徒的例子中,人只能根据基督教的背景来为十字象征释义,当然,假如梦中显现出需要超出这一背景来解释十字象征的充足理由,那又另当别论。甚至即使这样,人仍应该将特定的基督教意义牢记在心。但是,人不能这样说,在所有的时代,在所有的情境中,十字象征始终具有同样的意义。如果真是这样说,那么人就剥夺掉了它的神秘性,它就会丧失其生命活力,蜕变
为纯粹的词语。
那些认识不到原型的情感基调的人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一大堆混乱的神话概念,这些概念可以串成一串用以表明万物意味着万物――或者根本什么意味也没有。从化学的意义上看,所有的尸体都是相同的,但生命的个体


127楼2007-06-28 17:03
回复
    则各不相同。只有当人孜孜不倦地努力去发现,对于生命的个体,原型为何具有意义,以何种方式具有意义时,原型才具有生命。
    当你不知道词语所代表的意义时,简单地使用词语毫无效益。在心理学中情况尤为如此。我们在心理学里谈论诸如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智者、伟大母亲等等原型;你可以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圣者、贤人、预言家、其他神一般的人,以及一切伟大的母亲;但是,假如他们只是意象,你对这些意象的神秘性从未体验过,那么当你在谈论他们时,你就好象是在说梦话,因为你不知道你是在说些什么。你所使用的纯粹的词语将空洞无物、毫无价值。只有当你试图思考它们的神秘特性时――即当你思考它们与生命个体的相互关系时,它们才获得了生命和意义。只有到了这时,你才会开始理解它们的名字几乎毫无意义,而它们与你相关的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梦的生产象征的机能是一种将人类的本原心灵带进“发达的”、或曰分化的意识之中的尝试,本原心灵以往从未


    128楼2007-06-28 17:04
    回复
      2025-10-23 15:0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到过意识的领域,因而它从不受批判性的自我反思的支配,因为,在远古的岁月之中,本原心灵是人的整体人格。随着他的意识的发展演化,他的意识心理便丧失了与某些原始心灵能量的联系。意识心理始终没有认识到本原心灵的存在;因为在那唯一能够认识它的存在的过程中,在高度分化的意识心理演化的过程中,本原心灵的存在遭到了忽视。
      然而,事实仿佛是:我们称之为无意识的东西保持着构成本原心灵的组成部分的诸原始特征。梦的象征经常不断地关涉到的,正是这些特征。好象无意识竭力想从意识心理那里唤回在它演化的过程中它所摆脱的一切古老的东西――幻觉、幻想、远古思维形式、原始本能等等、等等。
      这就是可以用来解释在接近无意识的事物时人们通常体验到的抗拒心理、乃至恐惧心理的道理。这些遗存下来的内容并非仅仅只是中性的、惰性的内容。相反,它们负荷量极大,因此常常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它们能够引起真实的恐惧感。人们越是压抑它们,它们便越是以精神疾病的形式贯穿整个人


      129楼2007-06-28 17:06
      回复
        格。
        正是这种心灵能量使它们具有了如此重要的生命价值。一个人仿佛只是度过了一段时期的无意识生活之后才会突然意识到,在他的记忆里存在着某种间隙――他无法回想起那些仿佛业已发生的重要事件。只要他设想心灵完全是个体所属的东西(这是一种常见的设想),那么他就会竭力去追溯回那显然已失去的童年记忆。然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出现的这种间隙其实不过是更为巨大的损失的征象――原始心灵丧失的征象。
        正如人体胚胎的演化发展重复其史前史一样,心理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一系列史前史阶段。梦的主要任务在于唤回童年的世界,唤回某种有关史前史时代的“记忆”,并把它们置于最为原始的本能层位上。正如弗洛伊德早就看到的一样,这类追忆在某些病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治愈疗效。这种观察结果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童年记忆的间隙(一种所谓的记忆缺失)象征着一种积极的丧失,记忆的恢复可以使生命更富于积极意义,可以使生命得到健全发展。


        130楼2007-06-28 17:08
        回复
          从生理上看,儿童的身体娇小,他的思想贫乏、形式简单,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童年心理的深邃意蕴的始基,是它与史前时代心灵的本原一体。在儿童心里,这种“本原心灵”的显现和作用,正如它在人类的胚胎人体的发生、演变、进化的种种阶段中的显现及作用一样。如果读者还记得我在前面谈到的那个将自己的梦作为礼物献给父亲的女孩子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梦,那么他就会圆满地理解我所说的意思。
          在儿童的记忆缺失中,人会发现奇异古怪的神话残片,这些残片经常出现在后期的精神病症中。这种类型的意象极为玄妙神秘,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假如这类记忆在成年生活中重复出现,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失调,但在另一些人那里,它们却能产生治疗的奇迹,能够使人皈依宗教。通常,它们能唤回那早已失落的生命,给生命赋予意义,因此丰富了人类的生命。
          在人成功地将那些失而复得的心理内容同化吸收、整合、统一进意识心理的条件下,童年记忆的溯回及心灵行为的原型方式的重复


          131楼2007-06-28 17:09
          回复
            展现可以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意识视野,创造一个广为拓展的意识领域。既然那些失而复得的心理内容不是中性的内容,那么它们的被吸收将会更改人格,正如它们自身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一样。在被称之为“个体化的过程”这一部分中(M.L.冯•弗朗兹在本书稍后的章节中将描述这一过程),象征的释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象征是在心灵内部统一相互对立的心灵组元并使之一体化的自然尝试。
            勿庸置疑,仅仅只是看到象征,然后将其搁置一旁、弃之不顾的作法不会产生这类效果,而只能强化原有的精神病症状,破坏整合的尝试。然而,遗憾的是,那些并不否认原型存在的为数不多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原型视为纯粹的词语,忘记了它们是存在着的生命。因此,当原型的神秘特性被这样(不合情理地)消除掉时,无限的替代过程便开始出现――换言之,人用万物意味着万物的形式,轻而易举地从一种原型滑向另一种原型。不错,在很大的程度上,原型的形式是可以互换互置的,但是,它们的神秘特性则


            132楼2007-06-28 17:10
            回复
              是、并将始终是一种不可变更的事实,这种神秘特性代表着原型事件的价值。
              我们必须将这种情感值铭记在心,并在梦的释义的整个理性过程中考虑到这种值的存在。这种值非常容易丧失,因为思想和情感截然相反,因而思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将情感值排斥在外,反之亦然。心理学是唯一关注情感价值因素的科学,因为它是联结物理事件与生命的纽带。由于这种原因,人们经常指责心理学不够科学;然而,它的指责者们并不懂得悉心关注情感的科学性和现实必然性。

              (象征的功能•完)


              133楼2007-06-28 17:12
              回复
                九.分裂的愈合

                我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控制着大自然,并在自然的大地之上遍布可怕的机器。不容置疑,机器对于人类极为有用,因而我们甚至不可能看到摆脱机器的可能性,或者看到我们有助于它们的可能性。人类命中注定要遵循他的科学的,富于创造性的心理发出的探险指令,他为自己取得辉煌卓越的成就而自我陶醉。与此同时,他的才能显示出一种古怪神秘的、创造那些变得日益危险的怪物的倾向,因为它们象征着越来越完美的集体自杀途径。
                看到世界人口在迅速地、雨后春笋般地激增,人类业已开始寻求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和途径。然而,大自然可能会先行于我们所有的尝试,用人自身的创造性心理来反对人类。例如,原子氢弹可以有效地制止人口的过量增长。尽管我们为征服自然而感到骄傲,然而,我们依旧还是她的牺牲品。事实仿佛是,我们正在缓慢地、但却命中注定地企求灾难的降临。
                世间已经不再有任何我们可以乞求帮助的神灵了。世界上诸伟大的宗教患上了越来越严重的贫血症,因为乐善好施的神灵已从森林、河流山川、动物走兽那里遁逝,神人消失在地层之下,潜入无意识之中。我们可以愚弄自己说,它们屈辱地存在于我们以往岁月的遗迹之中。我们的现实生活受着理性女神的控制,她是我们最伟大的、同时也是最富于


                134楼2007-06-28 17:14
                回复
                  2025-10-23 14:5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无意识的幻想世界,把它视为毫无用途的幻觉;基督教徒将他的教会和《圣经》置于他与自己的无意识之间;而理性主义的智者至今尚未认识到,他的意识并不是他的整个心灵。无意识是一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一概念对于任何严肃的心理学家探索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种被人发现的事实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当今,那种不知其存在的无知依然在延续。
                  我们已不再能够自命象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把我们自己看作是判别自然现象的功绩或者过失的法官。我们不再依据传统的划分法来划分植物,将它们划分为有用的植物与无用的植物;不再沿用动物学中那种天真的区分界限,把动物区分为无害的动物和危险的动物。然而,我们仍旧自鸣得意地认为,意识有意义而无意识则无意义。在科学之中,这种想法只能被人一笑置之。譬如,微生物,你说它们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呢?
                  无论无意识会是什么,它皆是生产诸象征的自然现象,这些象征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从未透过显微镜观察过


                  137楼2007-06-28 17:21
                  回复
                    微生物的人,能会是有关微生物研究的权威;同样,我们无法将一个从未对自然象征进行过认真研究的人看作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胜任的智眼行家。然而,对于人类灵魂的普遍轻视现象极为严重,以致于无论是伟大的宗教、还是哲学家,亦或是科学的理性主义者们皆不愿意来再度审视人的灵魂。
                    虽然天主教教会承认,梦是上帝的馈赠这一现象事实,但是,大多数天主教思想家从未去做过尝试理解梦的认真严肃的努力。我怀疑是否真存在一种屈尊俯就、承认上帝的声音可以通过梦来聆听这种可能性存在的耶稣教论题或是教义。然而,假如一个神学家果真相信上帝,那么,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权威向人们暗示,上帝不能通过梦来说话呢?
                    我为了探索研究自然象征花去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我所得出的结论是:梦及其象征既不是荒诞不经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梦为那些愿意为理解其象征而劳神费心的人提供了最富有趣味的知识信息。当然,其结果与那些买与卖之类的尘世关注几乎毫不相关。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能全然用一个人的经济生活来解释,同样,一本银行帐目也难以满足人类内心深处的愿望。


                    138楼2007-06-28 17:23
                    回复
                      在人类历史的一个时期内,当所有可供利用的能量都被用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时,虽然人们做了很多关于意识机能的研究探索,但是,人们却几乎没有注意到人类的精华――即人类的心灵。事实上,对于真正错综复杂的、神秘陌生的心理组成部分,生产种种象征的部分,人们还未开始探索。几乎很难令人相信,虽然我们每天夜晚都从它那儿获得征象,但为数甚少的关注于它的人去阐释这些征象表现的意义,会是种乏味的、令人厌烦的工作。人类最有价值的构成部分,他的心灵,很少成为人所思考的对象,它的存在的真实性经常径直地受到人们的怀疑、遭到人们的鄙视。“那只不过是心理的”这句话通常意味着:那丝毫没有意义。
                      那么,确切地说,这种巨大的偏见是从何而来的呢?显然,我们过分关注于我们所思索的问题,完全忘记了去询问无意识心灵对我们是如何进行思索的。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观点证明,大多数人确实轻视心灵的存在。在弗洛伊德之前,心灵只是为了轻视,被人忽略;但现在它却变成了精神弃物的垃圾堆。
                      毫无疑问,这种现代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它甚至与已知事实也不相吻合。我们有关无意识的现实知识表明,心灵是一种自然现象,宛如大自然本身,它起码也是中性的存在。心灵蕴含着人类本性的一切特征――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陋、善与恶、睿智与愚蠢。研究个体、集体象征体系是一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有待于人类去征服的难题。然而,我们终于有了起点,早期已获的成果令人欢欣鼓舞,它们仿佛标示出了人类许多迄今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答案。

                      (第一章•探索无意识•全文完)


                      139楼2007-06-28 17:24
                      回复
                        江上渔父的几句话

                        感谢上帝,我终于把荣格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章节逐字逐句全部打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这是我读到的第一部荣格博士的著作,也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逐渐爱上了分析心理学。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翻译者张月,因为张月对分析心理学的深刻理解,才有了如此传神的译文。我希望我所作的一切没有违背译者与出版者的初衷,那就是:在国内传播分析心理学学说。我似乎走进了荣格博士在写书之前的那个梦境中,我仿佛就是在那里聆听荣格博士演讲的众多听众中的一员,我为自己有幸能听到荣格博士发自肺腑的声音而高兴。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也再次细读了荣格博士的这一最后一部著作。
                        在这里我觉得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打字的过程中,虽然我抱着细心谨慎的态度,但必然会有一些是显而易见的错误,请各位看官原谅。但是同时,我也修正了一些看来是排版错误的地方。有些朋友说这本书有377页,完全正确,但在这里我只介绍荣格博士亲自撰写的这一章,其余的章节如果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网址,去读一下其余的章节。
                        那个译本时间比这个稍早,但可能由于译者对分析心理学的理解等诸多原因,有些专业术语名称的翻译我觉得有待斟酌。譬如,在关于潜意识与无意识的使用上,譬如在第一章标题的译法上。愿诸位看官有所收获。


                        140楼2007-06-28 17:30
                        回复
                          荣格的石刻--智慧老人·THE END·


                          142楼2007-06-28 19:12
                          回复
                            同时性!我很高兴ladcwei 兄能够在作这些工作!!
                            其实,转些超新星的东西到这里来其实是极好的事!
                            1·增加贴吧的贴子数
                            2·给各位愿意收藏的朋友行个方便
                            3·在荣格吧,能有更多荣格的著作绝对是件好事
                            4·期待......


                            144楼2007-06-28 2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