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家境贫困的学生,看到他们啃馒头吃咸菜,我很天真的将自己一部分生活费偷偷的塞给他们。可是后来发现无以为继,因为家里每个月给我的钱也不多,随着自己开销的增大,已经无力再资助他们。所以这件事情,只持续了几个月。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想起来,这件事情与现在很多年轻的学生们希望加入支教队伍类似,他们凭着满腔的热情和一颗善心,谋划着帮助贫困山区孩子们学习的梦想。支教贴吧里就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甚至是90后的在读学生发来询问哪里需要支教老师,想去条件最艰苦最恶劣的地方支援那里的基础教育。
首先我觉得于人于己这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教育落后地域的孩子们需要老师,能给他们带来知识、思想和观念,这些都是将来他们创造自己生活的基石;而对于年轻的老师自己,也是一种修炼和社会体验,不说丰富了内涵、升华了思想高度、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最起码能够在自己老去的时候,多一段精彩的回忆。
不过为了在此善意的提醒年轻的人们,容我借用这么一段话: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如果只有热情,而缺乏对现实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就容易好高骛远;如果只有理性,缺乏热情,就容易裹足不前。难能可贵的是在清醒认识现实的基础上,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
所以,请不要急于前往,没有谁是救世主。若是象当年的我一样,自己尚需接济,如何援助他人?清醒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只用坚持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就够、就好。
支教是一个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不仅仅只靠一腔热血和责任心这些就够,极端情况出现时,这些甚至会变成阻碍你的东西。《笑傲江湖》里那句著名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绝对是真实社会的写照。即使是在最偏远落后的地方,你仍然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事与事之间的冲突、利益与利益之间的纠葛。什么叫现实?现实就是理想的反面!现实就是与你所幻想的情形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现实绝不存在乌托邦!
希望这些话还没有足够的份量打击到想加入支教队伍的年轻人,以致让你们退缩。事实上我并没有做支教老师的经历,只是从结交的支教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各种事情,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既然你已经有了支教的决定,想必也思量过了种种艰难之处。那么在你前往支教之前,请一定冷静下来,听我说完最后一点。
请耐心,要耐得住一人面对群山的寂寞。
请坚持,要守得住你前往的战线。
请乐观,要相信身后有很多人以你为荣。
请宽容,要体谅所有投身其中的朋友。
请铭记,自己最初那简单明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