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动工开始,每隔4个月,记者总要去一趟朱棋路与岚岭路交会处的大连市体育中心,每次都要计算路上时间,路上耗时正逐渐缩短。昨天乘车从太原街到那儿用时35分钟,“渐近”是体育中心以及周边配套的推进速度的一种表现。“渐近”的并非只有时空、心理距离,市体育中心“三场两馆”距离竣工投用、走入市民生活已为时不远。
未来,顺着西北路向北、驶上机场快速路,就可抵达体育中心,大连人即将在此迸发喝彩、留下汗水、绽放笑容。因为这座体育中心不仅为2013年“十二运”服务,也将承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还是市民健身休闲、欣赏高水准文艺演出的“欢乐场”。一家全球领先的体育娱乐推广公司将运营体育馆,今后为大连人带来更多的视听享受。
在建建筑比4个月前更有型,眼下,体育场主体钢结构完工、傲然耸立,游泳馆弧形身段显露、婀娜多姿……体育中心各场馆建设正在快马加鞭,以体育馆、体育场为中心的建筑群芳姿已现。我市正全力争取“三场两馆”在年底前基本完工;“十二运”组委会计划明年3月在体育中心游泳馆安排大连赛区的首场测试赛。
周边地区比4个月前更富朝气,甘井子区朱棋路与岚岭路交会处,这儿一带在老大连人心里印象不深。因为从前这里比南关岭路还偏僻,但这种留白恰恰为发展留足了空间。荒凉的印记在2009年5月、体育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后被抹掉。一座新建热电厂已投用,发电、供热都在行;周边路网建设已有眉目,未来地面交通全靠它,偏僻、无名之地如今显得生机勃勃、更具活力。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意味着中心城区北部出现了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群,未来环绕着体育中心还有一座新城现身。体育新城的规划面积约74平方公里,比中山区(约44平方公里)与西岗区(约26平方公里)面积总和还大。
体育馆 仅剩内部装修没完工
假如此刻,体育馆内正上演冰球比赛,经过36个小时后就能满足NBA比赛要求,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神奇?这种匪夷所思今后将发生在体育馆身上,设计、建设者赋予其“三十六变”的能耐,且以举办奥运会赛事要求为标准。大连人今后有眼福了,冰球、网球、排球、马戏、篮球、文艺演出等都能在这儿办。
比赛转换不费事
昨天,记者获悉,体育馆现在主体结构、外装修全部结束,只剩下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一进体育馆,迎面的观众大厅已经成型,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粉刷墙体环保涂料,大厅吊顶造型呈圆筒状,利用自然光投下,更加节能环保,吊顶下方悬空的“飞艇”,给人带来奇幻之感。
在体育馆比赛场地中央,有一个大凹槽,凹槽内的混凝土结构层已抛光完毕,其下方还铺设有保温层。仅36个小时,如何完成冰球、篮球比赛场地转换?奥秘之一在混凝土结构层里,约2万延长米PE管将被“悬”在其中,制冷、冻冰的活儿由它完成。冰上比赛前,向凹槽里注水,与PE管连通的制冷设备开始工作,先把混凝土冻住,再冻实上方的水,外围排水沟用做解冻后放水。
想打篮球前,可直接化冻排水;如果来不及化冻,就铺上保温层,再铺上木地板就行。其实冻冰、解冻过程耗时很短,但比赛间转换时,还必须考虑场地大小、灯光强弱、观众座椅等要求,因此需要耗费36个小时。
观众欣赏无死角
站在比赛场地中央,四周是多层观众看台围绕,虽然座椅尚未安装,但规模、气势已有显露。这座体育馆可容纳1.8万名观众,是目前国内可容纳观众最多的体育馆之一。
抬头观瞧,一座漏斗状家伙悬在比赛场地中央,它被称为“斗屏”。由于所坐位置局限,观众凭肉眼难以看清场上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斗屏”就是解决欣赏死角的。“斗屏”共分四层,从上到下分别为八面屏幕、环形屏幕、四面屏幕、环形屏幕,而且可以升降调节,观众由此看到背对自己的运动员手上细小动作,它和NBA赛场上的直播屏幕类似。另外,环绕整个观众看台的340米环形屏幕已经装好,它主要是用来计分、显示比分、播放字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