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取名字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窦涛媳妇怀孕那年,一直以为是个女儿,于是‘窦莎苞’,‘窦福花’,‘窦姬掩’,‘窦拟丸’之类的名字前仆后继的出现。。。。还有个加强版的,唐糖猪快当舅舅的时候,让大家给他的外甥女取名字。姐夫姓何,而且既然是‘小兔子’,就要在名字里有个‘艹’,说是‘一生饿不着’。还要是三个字的,并且希望不重名。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最后还没有定音。这是,一个称呼为‘刘尾巴’的慢慢悠悠地说;‘何苦呢’----你看,草也有了,估计重名概率也低,过两年要不小心在多个弟弟,还能叫‘何必呢’,一对儿。。。。。。。。。。
我是发自肺腑的傻笑半天啊。记得N年前,姐妹几个坐在一起也曾聊过这问题,每次打开话闸的不枉乎是我也,“你说咱们的父母给咱取的名字多难听啊?其实随便捡来几个字也不错嘛,及时捡不来,也可。。也可把父母的姓氏拼凑起来,正好也是个纪念,多有意义啊!”大家一致同意我说的话,不住的点头.“我姓吕,我母亲姓刘,我完全可以叫‘吕刘’嘛 ,绝对独一无二。”话闸是我打开的,注意是我想的,我第一个把自己的名字拼凑了一下。‘哈哈,吕刘,吕刘。。。。’也许是在他们的印象里我就是我,是属于先前名字的我,这会,劈头盖脸的来这么个名字,她们还接受不了。见到大家这样,我倒是难为情了,好像不怎么好听啊。‘不许笑,是我的姓氏不好,你们就不一样了。’没辙,为了让她们少长皱纹,转移目标吧。‘你呢,后丽,你的姓多好啊,后羿的后代,多难得的姓氏啊,怎么就去了这么俗气的名字。快说说,你妈妈姓什么?’我是迫不及待,紧追着问。“我妈妈的姓更少见,姓‘苑’。。。。”没等她说完,自己就扑哧一声的笑了,我估计,她的名字早在她心里诞生了。----------后苑,谐音‘后院’。哈哈哈。。。。挺好个姓氏,却这样的碰巧。朋友里还有王王的,王李的,谐音‘往里’,高梁,谐音‘高粱’。只有老夏无论姐妹们怎么屈问,她都没说自己的母亲姓氏。。。
在我心里,也就像是个谜,越是不知道答案越是想知道答案是怎样。又过了N年 ,与老夏不知怎么的又谈到当年的话题,老夏红着脸神秘对我说;“这么多年了,我都没好意思说,我妈姓刘,,,,,,,如果父母的姓氏合成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