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义工吧 关注:2,682贴子:32,811

回复: 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8楼2012-11-07 15:12
回复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9楼2012-11-07 15:12
    回复
      2025-11-19 13:57: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0楼2012-11-07 15:13
      回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1楼2012-11-07 15:13
        回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22楼2012-11-07 15:13
          回复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3楼2012-11-07 15:14
            回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24楼2012-11-07 15:14
              回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 ­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 ­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 ­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 ­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 ­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 ­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 ­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 ­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 ­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 ­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 ­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 ­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 ­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5楼2012-11-07 15:15
                回复
                  2025-11-19 13:5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 ­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 ­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 ­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 ­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 ­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 ­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 ­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 ­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 ­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 ­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 ­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 ­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 ­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 ­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 ­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 ­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 ­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 ­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 ­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 ­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 ­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 ­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 ­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 ­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 ­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 ­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 ­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 ­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 ­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7楼2012-11-07 15:17
                  回复
                    ­ ­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 ­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 ­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 ­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 ­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 ­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 ­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8楼2012-11-07 15:17
                    回复
                      ­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 ­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 ­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 ­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 ­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 ­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 ­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 ­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 ­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 ­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 ­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 ­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 ­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 ­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 ­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 ­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 ­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 ­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 ­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 ­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 ­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 ­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 ­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 ­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 ­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9楼2012-11-07 15:20
                      回复
                        ­ ­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 ­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 ­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 ­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 ­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 ­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 ­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 ­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 ­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 ­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 ­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 ­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0楼2012-11-07 15:20
                        回复
                          ­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 ­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 ­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 ­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 ­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 ­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 ­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 ­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 ­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 ­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 ­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 ­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 ­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 ­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 ­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 ­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 ­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 ­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 ­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 ­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 ­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 ­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 ­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1楼2012-11-07 15:27
                          回复
                            --《增广贤文》 ­ ­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 ­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 ­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 ­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 ­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 ­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 ­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 ­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 ­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 ­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 ­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 ­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 ­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 ­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 ­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 ­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 ­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 ­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 ­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 ­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 ­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 ­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 ­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 ­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32楼2012-11-07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