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谈谈演唱,何谓唱得好
关于演唱,戏曲界有这样的说法:演唱最高标准的唱法是达到“说”的意境。就是要求我们唱者好象平时讲说话一样来演绎,绝不能“捻”声。不为唱而唱,甚至不要给人以“唱”的感觉。而是以唱来强化唱词的语气,抒发出所演绎人物的情感,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自然地融为一体来表达生活中说话一样的情景,切忌耍腔,盲目找味,卖嗓的效果。
所以我也说:作为一个歌手,在演唱方面,最大的追求应该是让人记住他的作品,忘掉他的唱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我说:一首好歌的曲词本身就有一定的风格或一定的意境,很多歌者往往犯的错误就是过多画蛇添足的耍自己的唱腔套路,过头了,原作的东西却大打节扣。重要的是演绎,忠于原作表达出本身的意境已经不错了,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开创出更深层次的意境或者更让人接受的风格就更难了。歌者毕生追求应是无我之境也,让听众看家进入他的境界,忘记他的存在。
《词话》又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我说:人总贪心,两者皆有固然更好,阅历并非最重要也,无论阅历丰富与否,最重要的是能否保持你的那颗赤子之心也,能否保持你的那份真也,因此歌者可以命运不坎坷,然不能停止学习,不能停止思考也。有一颗真诚、不断求知、总结、思考之心,即使年少者亦可以境界不凡也。
《词话》又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非胸襟者不能为。”
我说:豪、旷。豪,大器、厚重、丰富;旷,强调厚重、更强调空间感时空感。豪者我心藏宇宙自然,旷者宇宙自然即我心也。
《词话》于事业、学问、人生有说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抛开一般的解读,试借此三境来要求歌者也:第一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歌者必先自己理解意境,进入意境也;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歌者必要去努力感动听者也;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歌者要去感动人,也要让他们有所思也,有所思才会有所得,把听者带进歌里去,让你的歌也成为他们自己的歌。
“什么叫唱得好,就是我有最差的音色,但我能唱出最打动人心的歌曲。”这不是我说的,是汪峰说的,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