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到大学
当我高三的时候,我麻木地没有觉察到快要进入大学了,在心里还留有高一甚至初中的影子,总混混沌沌地被爸妈宠着惯着,以为自己还是个小孩,虽然在长辈眼里我永远是他们的孩子,但是作为我们自己的确是应该长大了。
回想高中三年,似乎并没有比初中成熟多少,这真是足够让我汗颜的了。当同学已经可以熟练地独自生活时,我还傻兮兮地会在生活多年的家乡小城里偶尔迷路。我已经习惯于被动地生活,尽管从年龄上说我已经十八岁。
从中学到大学,我有些懵。
因为被宠着,被照顾着,所以我从没真正想过有一天我是要学会自己承担一切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就能让我萎靡好一阵子,我似乎对挫折过于敏感了。直到高三的一次晚自习下课,那天我们放学迟了,当我走出校门的时候四周是深深的夜幕,在昏黄的路灯下,初夏的闷热显得格外让人烦躁。因为放学晚点,路上的人已经很少了,只有一片刺眼的白炽灯光从远处一家小超市的塑料门帘里漫出。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兀,也让我觉得自己似乎格外孤独,高考啊……
正当我满心烦躁的时候,只听见空旷的大街上传来一声“嘟嘟”,这熟悉的声音是爸爸汽车的喇叭声,我抬起眼就看见爸爸站在车前冲我挥了挥手,眼里满是笑意。我不知道为么每次爸爸来接我都是充满笑意的,我忍不住问。爸爸说,没啥,就是看见你,觉得闺女不知不觉长这么大了,要毕业了,快上大学了,呵呵。一时间,语塞。爸爸看见我长大,他欣慰地笑,那我呢?长大意味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挫折,当然也有欣喜,但是,更意味着爸爸妈妈正在变老。这是老话题了,可是当我不经意间的一抬眼,我忽然感觉爸爸有点沧桑。不是因为他有了白发,不是因为他有了皱纹,是因为那个眼神。有点沧桑的眼神。
爸爸年轻的时候,眼神里总是有种“霸气”,有种冲劲儿,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都很干练。但是,不知不觉中,爸爸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冲我发火,不再让我觉得那样粗心大意风风火火。爸爸开始为我的成长而欣喜,看着我的时候,眼里是期望与慈爱。我在想,当严父变成慈父的时候,是不是也说明他已年轻不再。忽然心里漫上一股辛酸,是我曾浪费过的光阴老了爸爸么?
这股辛酸之后,是浓浓的感动与愧意,爸妈用自己的光阴陪我走过了那么多我曾不知珍惜的岁岁年年,我该是亏欠了多少啊。后来,我把这些讲给了妈妈听,没有腼腆不好意思,就是直白而自然地讲了出来。妈妈当时只说了一句:呵呵,你想到这些说明你已经比以前成熟了啊。
成熟?我开始对它有了些许更深的感受。后来,我又选择了艺考,开始体会到了一种与以前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或许从那时,我才触到真正的成长。
我原先也不愿放弃那所谓的“正统高考”。想起当时第一次听到艺考,满心的不屑。艺考?坑钱坑时间坑未来的东西。我想沿着老师、家长为我指定的路线安安稳稳地走下去,四平八稳。而当我一位朋友决定学习美术时,我惊讶极了。因为那时,我们已经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