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的凌晨三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照常惯例打开了电脑,到贴吧来报到,一条由@zct893460361消息映入了我的眼帘:珠海文化讲堂5年200名专家把文化送到家门。文中说到蒋老师会作为文化大讲堂200期演讲嘉宾出席这次盛会。当时看完之后,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珠海!离我两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我,要去吗?我在心里问了一下我自己。人生中的一期一会,我要把握住吗?在心里我又问了一次。然后,我自己悄悄的否定了,时间上的不配合成了最主要的理由,我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接下来的日子,这消息被慢慢的淡忘了,工作--睡觉--工作,日复一天的忙碌,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道。只是,每天上来贴吧的时候,都看到蒋老师珠海行的不同的报道。想着近在咫尺却不能去见面,我的心一阵阵的痛。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毕竟早就过了追星的年龄了):去珠海!看蒋老师!千万个理由汇成了一个:一期一会!
于是,一连串的准备工作展开了:到照相馆冲晒好照片(后来才知道,原来找蒋老师签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发之前把事情想象得太完美了),给相机充好电,把店铺的工作安排好后(承诺在晚上8点钟之前就赶回来),在27日的早上10点多,我终于踏上了开往珠海的班车,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珠海,我来了。
坑爹的班车在左绕右停的状态下终于到达了珠海,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把车上余下的人连骗带哄赶下了车,一溜烟跑了。站在一个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我茫然了片刻,随后就向身边面善的路人询问到图书馆的走向(网上说的在检查站下车转55路公交车就能到达,但因为修路的原因,本来途经该路段的车都改道了)。在问到准确的路线走向之后,看看手表已经是中午接近一点了,胡乱的到路边的快餐店吃过饭之后,就匆匆的往图书馆赶。
到了图书馆后,偌大的一个地方,也是一顿好找。终于,看到了“报告厅”的标牌,一颗心,终于安下来了。
接下来,又是一个长时间的等待(时间上说15:00--17:30)。由于昨晚没睡好(5点多才睡,不到9点就起床了),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我趁时间还有空档,走到馆里面的西餐厅点了一杯热咖啡,回到报告厅门口继续等。这时候,人群慢慢的多起来了,大家在三三两两的议论着,老师的歌,老师的年纪,老师的人格魅力,我静静的站在一旁,聆听着。这时候,人群突然一阵骚动,涌到了门口,我一看表,接近两点了,大家都在排队想进去了,可是那些工作人员却说要等到两点半才能开门,于是人群鼓噪起来,后来在协调下终于开门了,大家一拥而入,开始找有利于观看的位置了。整个会场的座位(除了领导和嘉宾座位),陆陆续续的坐满了,后来的那些市民,或并排的站着,有的干脆就坐在过道上。我因为进的早,选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屏幕上播着蒋老师的视频)
在等待中我一直的看着会场的入口,在搜寻那个在电视上看了无数次的身影。时钟终于走到了三点,这时候,听见旁边有人说“看,蒋老师!”,我定睛一看,是的!蒋老师!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健步走进会场。全无预兆的,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蒋老师带着亲切的笑容双手合什向在场的观众作揖,然后在嘉宾席上就座。
经过了领导致辞,对一众赞助商和市民代表进行颁奖后,终于,蒋老师登场了。通过老师的解释,我才知道,原来蒋老师26日晚才参加完在长春举办的五个一文艺工程的颁奖,因为没有长春直飞珠海的班机,,要转飞广州,然后在广州坐了两个多小时的专车才到达珠海,所以老师五点多就起床了,中间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听到这里,我眼眶不禁湿润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如何发声,如何处理高音,并在现场引导大家一起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这消息被慢慢的淡忘了,工作--睡觉--工作,日复一天的忙碌,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道。只是,每天上来贴吧的时候,都看到蒋老师珠海行的不同的报道。想着近在咫尺却不能去见面,我的心一阵阵的痛。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毕竟早就过了追星的年龄了):去珠海!看蒋老师!千万个理由汇成了一个:一期一会!
于是,一连串的准备工作展开了:到照相馆冲晒好照片(后来才知道,原来找蒋老师签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发之前把事情想象得太完美了),给相机充好电,把店铺的工作安排好后(承诺在晚上8点钟之前就赶回来),在27日的早上10点多,我终于踏上了开往珠海的班车,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珠海,我来了。
坑爹的班车在左绕右停的状态下终于到达了珠海,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把车上余下的人连骗带哄赶下了车,一溜烟跑了。站在一个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我茫然了片刻,随后就向身边面善的路人询问到图书馆的走向(网上说的在检查站下车转55路公交车就能到达,但因为修路的原因,本来途经该路段的车都改道了)。在问到准确的路线走向之后,看看手表已经是中午接近一点了,胡乱的到路边的快餐店吃过饭之后,就匆匆的往图书馆赶。
到了图书馆后,偌大的一个地方,也是一顿好找。终于,看到了“报告厅”的标牌,一颗心,终于安下来了。

接下来,又是一个长时间的等待(时间上说15:00--17:30)。由于昨晚没睡好(5点多才睡,不到9点就起床了),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我趁时间还有空档,走到馆里面的西餐厅点了一杯热咖啡,回到报告厅门口继续等。这时候,人群慢慢的多起来了,大家在三三两两的议论着,老师的歌,老师的年纪,老师的人格魅力,我静静的站在一旁,聆听着。这时候,人群突然一阵骚动,涌到了门口,我一看表,接近两点了,大家都在排队想进去了,可是那些工作人员却说要等到两点半才能开门,于是人群鼓噪起来,后来在协调下终于开门了,大家一拥而入,开始找有利于观看的位置了。整个会场的座位(除了领导和嘉宾座位),陆陆续续的坐满了,后来的那些市民,或并排的站着,有的干脆就坐在过道上。我因为进的早,选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屏幕上播着蒋老师的视频)

在等待中我一直的看着会场的入口,在搜寻那个在电视上看了无数次的身影。时钟终于走到了三点,这时候,听见旁边有人说“看,蒋老师!”,我定睛一看,是的!蒋老师!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健步走进会场。全无预兆的,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蒋老师带着亲切的笑容双手合什向在场的观众作揖,然后在嘉宾席上就座。
经过了领导致辞,对一众赞助商和市民代表进行颁奖后,终于,蒋老师登场了。通过老师的解释,我才知道,原来蒋老师26日晚才参加完在长春举办的五个一文艺工程的颁奖,因为没有长春直飞珠海的班机,,要转飞广州,然后在广州坐了两个多小时的专车才到达珠海,所以老师五点多就起床了,中间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听到这里,我眼眶不禁湿润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如何发声,如何处理高音,并在现场引导大家一起学习。




一人闯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