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42,835贴子:993,680,013
  • 4回复贴,共1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基友节” 你怎么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是两个基友分别的时候互相约定下次的基友节还要一起来喝酒,怎么喝?当然是就着菊花下酒啦(重口味)。感人至深情动肺腑崔人泪下。于是基友节就流传下来了,但是古人没有基友这个词,于是他们称为“重阳节”也就是两个男性的节日,表达不可谓不清晰。所以基友节乃一贯传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大家好好保护,防止韩国思密达又说是他们的了。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10-23 06:49回复
    比如岑参的诗“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波澜壮阔的描述了一副画卷。什么画卷?说的是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军营中,在基友节的节日竟然也是“横笛惊征燕,娇歌落云塞”歌舞升平莺莺燕燕。可是我们不禁有疑问了军中不是没有女子么?这…啊哈哈,这正表现了男人的多才多艺和情怀啊。看最后一句“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没有战事的时候竟然还喝酒跳舞醉卧君怀…丧失啊丧失。恩,由此诗可以看出。一,重阳节很重要,即使打仗的军营也要过节。二,男子多才多艺和想处的非常和谐有爱…恩,你懂的。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10-23 07:00
    收起回复
      2025-05-19 16:55:05
      广告
      这“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沾独衣”说的是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说明齐景公远去在一个山上远望曾深爱的国都但现在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的对着夕阳,对着夕阳干什么?沾白衣可是完全知道他在做什么恩。想到在国都那么多好兄弟一起,现在只能一个人所以很伤心。那么作者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所以他又不免想到分别以后一个人独自的场景。所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极度复杂从高兴到难受再到非常高兴再到黯然,情绪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为我们描述了一副宏伟的情景和内心世界,实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10-23 07:24
      回复
        再来看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其实非常的简单,但其内容非常不简单。前面两句暂且略过无非是表达感情,看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肯定有一个在外地,哦这是废话。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是基友…为什么?遥知兄弟登高处,登高处…从前面的诗可以了解到,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举动…好像一个人在外总要登高对着夕阳沾白衣一样…好奇怪汗。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看出他们关系简直非常深非常好,可是竟然重阳节一起过,本是双阳的节日…这里竟然那么多兄弟,简直是群什么。遍插说明在一起的时候真是非常高兴啊。茱萸是谁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名称吧,也许是花花草草?总之这首诗非常的流传之广,为什么,因为它开创了一个多人参与的典型(群P )恩,致敬!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10-23 07:38
        回复
          好!我们再来看一首白居出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大诗人不愧为大诗人,首先第一句立马抓住人心。白菊?白色的菊花,请问在座的哪位见过?都没有虽然显得很稀有,大家都非常好奇引起往下读的欲望。所以白居易为什么写的诗通俗易懂还有那么多文人雅士追捧?由此可见一般。“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开篇就描述了一个很美丽的场景说的是整整一个大园子中开了满地的金黄色的菊花遨游其中简直像到了一个金色的王国,不宇宙。乐趣无穷啊。让人置身于梦幻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这句诗开头半句就描绘出了一副震撼无比的花海。第一句已经让人顿生情趣回味不已。第二句更是让人兴奋不已濒临高潮说的是在这样一个金黄色的世界中遨游时竟然看到一朵白色的菊花,这!可以想象对游玩者的打击是如何之大。简直就是“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直就是在这样一个金色的世界开的如此绚丽如此孤傲如此动人心魄动人肺腑。许多有经历的人想到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不愿同流合污等等,再比对这朵白花,是啊和它比苦难算什么。顿时豪情万丈气冲云霄激情横生。就要达到思想的巅峰。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10-23 08: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