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吧 关注:834,192贴子:27,204,219
  • 14回复贴,共1

民间小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收集一点儿流传的民间故事,欢迎吧友们把知道的转来,共同欣赏!


1楼2012-10-22 08:16回复
    “有杏树独站,开得花儿好看。招来群蜜蜂,被马蜂赶散。”老
    丈人一听,“扣住了,行行行l吃罢。”
    二姑爷是个武将,可犯了愁。他用眼也扫了扫当院,见有个
    棒子囤,便说:“有棒子囤独占,上边盖得好看。招来群老鼠,
    被大花猫赶散。”
    老丈人一听:“也扣住了,吃罢!”
    剩下三姑爷了。他憋得脸红脖子粗,闹了一身汗也没做上
    来。老丈母娘疼姑爷,说: “得了吧,快点让他吃罢o"傻姑爷
    拜寿拿来两个石砘子儿,早把老丈人气坏了,讲情也不行。“不
    让他吃,看着也得看着,谁让他做木上来呢o"
    傻姑爷见丈母娘来了,忽然有词了:“我老丈母娘独站,头
    上戴的花好看。招来一群野男人,被我老丈人赶散。”
    


    3楼2012-10-22 08:22
    回复
      2025-08-24 03:10: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姑爷拜寿 
        很早以前有老两口儿,生了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大闺女嫁
      了一个文官,二闺女嫁了一个武官,唯独三闺女嫁了一个又倔又
      愣的庄稼汉。
        这一天,正是老汉的五十大寿,老俩早早起来。老婆收拾屋
      子做饭,老头儿高高兴兴地去村边接三个姑爷。刚到村边就看见,
      大姑爷坐着轿,二姑爷骑着马来了。
        大姑爷下轿,二姑爷下马,二人一齐给老汉躬身施礼: “岳
      父大人好l”老汉还未开口,三姑爷挑着两筐菜也到了,边走边
      向老汉打招呼: “岳父大人,你身体好哇!”老汉连说I “好!
      l好!”说完领着三个姑爷向村里走去。
        村边的水坑里有一群鹅,见有人来了,“鹅、鹅、鹅”地叫个
      不停。老汉一见,回头问三个姑爷: “你们看,水里那鹅,叫的声
      儿怎这么高哇? ,,
        大姑爷说道:“脖子长声音高。”二姑爷附和说“对”。老
      汉回过头来问三姑爷:你看两个姐夫说得对吗?v
        “不对。”三姑爷说,那蛤蟆的整个身子还没鹅头大,根本
      就没脖子,可怎么叫声比鹅还大呢?”
        大姑爷和二姑爷都干瞪眼,无话可说。老汉点点头,又领眷
      


      4楼2012-10-22 08:28
      回复
        三个姑爷往前走。
          茼边路旁有棵歪脖树,老汉走到树前停下来,问三个姑爷:
        “你们看,这棵树长得怎这么歪呢?v
          二姑爷忙抢着说: “小树在路边,过来过去有人扳。”大姑
        爷帮腔:“对,这是有人扳歪的。”这时,三姑爷插言了:“那倭瓜是谁扳歪的?它怎么弯着长呢?”大姑爷、二姑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了。老汉赶紧打圆场,继续往前走。
          一行四人来到老汉的家门口,老汉指着门口杏树问:“你们
        看,为什么这杏儿一面红,一面青呢?”
          大姑爷忙说: “阴面贝Ij青,阳面则红。”三姑爷反问遭:
        “那地里的红萝卜,为什么露在外面,见阳光部分的青,埋在地
        里的部分却红呢?”大姑爷、二姑爷又被问住了。
        正在这时,丈母娘从屋里迎出来。她得了眼病,双眼红红
        的。老汉一见,指着老伴的眼问: “你们老岳母的眼为什么是红
        ? .
        二姑爷为了讨个好,赶紧接过话头: “家大业大操心大。”
        大姑爷也不示弱,连说: “是、是、是。’’
        三姑爷越听越有气, “南山的猴,没家没业,为啥眼也是红
        腚也红的?哼!蛤蟆不长毛——天生的那道种!”
        


        5楼2012-10-22 08:28
        回复
          三个残疾女婿娶妻的故事

          民国年间,河北保定府有一个王员外,家大业大富甲一方。可不遂人心的是只有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王员外很窝心。因他生性吝啬,又爱面子,娶妾怕人说闲话,所以家里一直是“只有牡丹红,没有松柏绿”。
          王员外虽然为没有儿子气的吐血,但是有幸的是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漂亮,大的名如玉,老二叫如花,小的唤如雪。承欢膝下心里也还高兴,等到女儿们长到十六七岁的时,登门求亲的成群结队,几乎踢破了他家的门槛。然而王员外挑剔的很,所以几年过去了“娇客车水马龙,名花亦然无主”。七耽搁八延误,三个女儿过了二十三岁的门槛,还没有选中王员外称意的乘龙快婿。在那个时候女子十六七岁是个宝,十七八岁时是块银 ,二十以后是棵草。顿时王家“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闹成这样的结局,老妻生气,女儿埋怨,王员外也感觉丢大人了。为了挽回面子王员外决定来个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女儿的婚事。谁知王员外这一松口,不到一个月三个女儿的婚事就成了。并且定在本年的腊月二十六嫁女办喜事。
          王员外生性小气刻薄,寡情,村里的人都吃过他的亏,心里怨恨他,又嫉妒他的家业。近几年里看到他的三个女儿婚事冷了场,心里暗中偷着乐,现在看到他一个月说成了三个“剩女”的亲事,心里都想,他家的女婿一定是“猪不肯的南瓜,狗不咬的刺猬”的丑八怪。都想在他嫁女的那一天出他的洋相,看他的笑话。
          眨眼之间,腊月二十六就到了。村里人一大早就心怀叵测的把王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近中午时,只见三辆四匹枣红马拉的彩车远远而来。可左等右等不见人,大家一想可能上当了,就赶忙往王家后门赶。原来王员外的三个女婿确实不怎么样,都有残疾。大女婿是个瘸子,二女婿是个点子,三女婿是个拉子。给女儿找这样的女婿。王员外也是黄鼠狼拉鸭子——无鸡(计)所奈了。所以他打发家里的仆人偷偷在半路等着,让娶亲的车子走后门。
          可三辆娶亲的彩车到王家后门一看,后门也被人围得密不透风,这让东家的王员外和彩车中的女婿忧心如焚。但是“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赖女婿也不能一直躲着老丈人吧”。在村里人幸灾乐祸时,大女婿的彩车以来到王家的后门前,人们""地一下子给车子让开了一条路,门前顿时静的连根针掉地上也能听到。众目睽睽之下,只见大女婿“腾”地一声从车上跳下来,由于他掌握得好,因而瘸的残疾没有露出来,他拱拱手说:“各位父老乡亲,今天大家这样热情地欢迎我来娶亲,我十分感激,无以回报,我这几年一直在国外读书,能写一手外文,就让我用外文写一句感谢的话来表达我的心意吧!,可是如果我用手写,必然会给大家一个后背,不礼貌,那就让我用脚写一句吧!”只见大女婿面朝大家用脚一边一拐一拐的写,一边向后退,退到后门槛前,就“腾”地一下跳进门槛进了大门。


          6楼2012-10-22 08:31
          回复

            “呵!还会写外文的,曲龙拐弯的,可惜我们都不认识”只听一个小伙说。所有在场的人看大女婿长的不错,还会写外文都透出失望的神色。
            接着二女婿也“腾”地一下跳下车,身子也没歪斜。他向大家做了个揖说:“大哥刚才写的是英文,恐怕认识的人没几个,那我就冒昧地用脚指认一下。”二女婿一边用脚一点一点的指认,一边说:“这是感字,这是谢字,这是父字??????”也退到后门槛前,“腾”地跳进了大门内。场中的人心里想,今天真的奇了怪了,一个会写一个会认?????,看看三女婿怎么样吧!
            三女婿也从车上跳下来,向大家做了个揖,说:“大哥写,二哥认,我最小了就得擦,做事要有始有终!”三女婿一边退一边用一只脚拉在地上,将地上曲曲弯弯的字迹擦得干干净净 ,也跳进了后门里。
            “咦,三个女婿没有什么毛病呀,可为什么都传着说他们一个瘸,一个点,一个拉呢?”大家都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呆在那里了。


            7楼2012-10-22 08:31
            回复
              还有一个关于皮胡子精的故事。很小的时候俺姥姥给俺讲过。


              8楼2012-10-22 08:34
              收起回复
                还有一个香香屁的故事。小时候听的很入迷。


                9楼2012-10-22 08:34
                回复
                  2025-08-24 03:04: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傻姑爷拜寿
                  一个老头有三个姑爷,大姑爷是先生能说会道,二姑爷是跑买卖的聪明伶俐,
                  三姑爷是画画的傻头傻脑不会说话。眼看还有三天就到老头寿诞之日,三
                  闺女就让自己的男人到外边去学话,好应付老爹的寿诞之日。
                  这天,三姑爷出去学话,走到树林子里,碰到一个人正抬头
                  向天上望,嘴里还嘟哝着,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三姑爷忙
                  问: “说的什么?”这个人告诉他,许多鸟正在啼叫,来了一只鹞
                  子,立刻这群小鸟就不叫了,这叫“--鸟入林,百鸟压音”。三
                  姑爷学了这一句话,给了二两银子,就又往前走。走着,走着,
                  又碰上一个人扛着条檩,架到河上过河,一边走一边嘟哝: “双
                  桥好走,独木难行”。三姑爷又学了这句话,付了二两银子,又
                  往前走。走着走着,看见河里两个小该洗澡,打了会水仗,愣了
                  一会。河边上有个人指着那俩小孩就说: “这俩王八乘旦呐”。
                  三姑爷欣喜地上前打问,又学了第三句话,付了二两银子就又往、
                  前走了。
                  走着,走着,碰到一个放黄鹰的,还带着一只猎狗。鹰抓兔子,
                  狗也赶过来,可是这个兔子不回头,一个劲地跑。这时放鹰的说:
                  


                  10楼2012-10-22 08:36
                  回复
                    “鹰抓狗赶,好一个不回头的畜生。”三姑爷学了第四句话,付。
                    了钱又走。
                    走着,走着,碰到两个人打架。这两个人你拽我,我拉你,边走边嚷, “好,咱们到县衙打官司去!”三姑爷上前拉架,又学了一句。钱也花光了,就回了家。
                    到了老丈人寿诞之日,大姑爷二姑爷都坐在老丈人面前,有
                    说有笑好不热闹。这时三姑爷来了,一进门人们都不说话了。三
                    姑爷忙说;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老丈人心里说: “这三姑
                    爷不傻……”
                    大姑爷二姑爷有意在酒桌上取笑三姑爷,拿起了一根筷子给
                    三姑爷。三姑爷忙说: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两姑爷你瞧瞧
                    我,我看看你。三姑爷说: “你看,这俩王八乘旦呐!”大姑爷
                    二姑爷一听骂了他们,站起来气气嚷嚷地往外走。老丈姜篙萎誊N
                    拉着,老丈人后边拉着,三姑爷说t “鹰抓狗赶,好个石
                    畜生。”大、二姑爷更急了,回过身来上前要揍三姑爷。三姑爷
                    说.“好,咱们到县衙打官司去!”……


                    11楼2012-10-22 08:36
                    回复

                      傻子学事

                      有这么两口子,男的是个傻子,媳妇却十分精明,平时待人接物出外办事买东西总是媳妇来干,倒也没出什么笑话。这一天,媳妇生了小孩,让他上街买鸡蛋、红糖。为了下奶,再买一只活兔。
                      他买好后,把兔子放在篮子里,盖上一条白毛巾,半路上不小心,兔子顶着毛巾跑了。他追呀追,迎面碰上一个发葬人的扛着幡,戴着白孝帽子。他上前问: “借光,你们看见一只兔子顶着白帽吗?……”这发葬人的一听明明是骂自己,就把这个傻子打了一顿。
                      傻子到家后对媳妇一说,媳妇说: “你真傻,应该向他吊个纸才对。”
                      这次傻子又从街上回来,碰到一令娶媳妇的,抬着轿,吹着喇叭,他上前拦住轿子:“我给你们吊1纸吧。”娶妻的人一听,这多丧气啊,就也把傻子打了一顿。他哭着回了家。
                      傻子到家对妻子一说,妻子告诉他: “别这么说,应该说:“大哥,我给你道个喜。”
                      第二天傻子在大街上碰到一家失了火,饱见到后,上前向失火的主人说:‘“大哥,我给你遭个喜。’’失火的主人一听,气得也把傻子打了一顿。
                      傻子回家以后,对妻子一说,妻子指责说:“你怎么帮助他家撬火呀,你应当找个水桶,向火上泼水,将火泼灭。”
                      这次,傻子上街碰到一家正“叮嗤叮哨”地打铁,他上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水桶就把炉火泼灭了。打铁的人急了,也把傻子打了一顿。
                      傻子哭着回家向妻子诉说,妻子批评他: “你应当替人家打两下,人家就不会打你了。”
                      傻子这回又来到街上,碰到两个打架的。正打得热闹时,他上前拉开两个人,给人家每人两个嘴巴。这两个打架的也不打了,反倒合伙把傻子打了一顿,并将他送到衙门吃了官司。


                      12楼2012-10-22 21:18
                      回复
                        聪明的三儿媳
                        从前,有一家,老两口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娶了媳妇。一
                        天,大儿媳要去住娘家。公公给她一个小粗布(一尺宽,48尺
                        长),要她在住娘家期间做好一铺被、一个褂子、一个枕头、一
                        条手巾。这点布那能做出这么些东西?她边走边发愁。半路碰上
                        一个姑娘正在拾棉花,问她为什么发愁。她把公公说的活一说,
                        姑娘说这好办,于是给她出了个主意。大儿媳把活儿做完回了家,
                        交给公公。公公一看只是一件褂子,便说: “这那够我给你留的活
                        儿啊!”大儿媳说:“铺后身,盖大襟,牟起底襟当手巾,两个
                        袖子当枕头。这么一来还多一个枕头呢!”说得公公哑口无言。
                           又一次,大儿媳、二儿媳都要回娘家,公公要求大儿媳“三
                        八”回来,二儿媳二十四回来,其实是一天回来(“三八”的意
                        思也是二十四)。让大儿媳带回骨包肉,二儿媳带回肉包骨。两 ?
                        个媳妇想这肉包骨好办,那个骨包肉可怎么办?于是又去找那个 ‘
                        聪明伶俐的姑娘。姑娘说:“这好办l"她让大儿媳拿鸡蛋,二 ’
                        儿媳拿红枣。公公见到带回这两样礼物,完全合乎要求,自然无 j
                        话可说,便问:“这是谁给你们出的主意o"两个儿媳回答了之 5
                        后,公公托人把这个聪明的姑娘说给了老三。
                        这个姑娘过门后成了三儿媳妇。一天,公公给她出难题:光 、
                        有韭菜、腌蒜、酱瓜三样菜,要做成二十个碟。三儿媳磊害≥-1
                        忙,杀了一碟生韭菜,炒了一碟熟韭菜,一碟腌蒜,一拶
                        就摆上了桌。公公说: “这那够二十个碟啊!”三儿媳说: “生 i
                        韭配熟韭,二九一十八,再加上一碟腌蒜,一碟酱瓜,不正是二
                        十碟吗I"公公一听,眨眨眼把话咽回去了。
                        从此以后,这位老人对三儿媳另眼相看,人前背后常说三儿一
                        媳心眼多,说话带“把”儿。三儿媳心想:好个老头子,我非治
                        服你不可l
                        一天,三儿媳做熟中午饭,让老三叫爹吃饭。这时老头子正
                        和别人说话,没理儿子。儿子回来,跟媳妇一说,三儿媳说:
                        “去,南风根蹲着去,”呆了会儿,老头来了,就问三儿媳:“号
                        儿哪去了?”“南风根蹲着去了l”老头子一听,便说:风哪里有
                        根?简直是胡说八遭!”三儿媳反问遭:“老爹,你说风没有根,
                        那么话哪里有把儿啊?”问得老头子胡子都翘了起来,干瞪着眼~
                        说不出话来。
                        


                        14楼2012-10-24 0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