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吧 关注:4,646,574贴子:155,327,789

为了阅读之便,这里发个贴作为《血脉回声》第一本书的剧情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在意一楼什么的,这个贴的作用是个工具贴


IP属地:浙江1楼2012-10-21 23:03回复
    所以我抢二楼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10-21 23:03
    回复
      2025-08-16 18:28: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的话:《血脉回声》:苏醒之书——剧情分析以及作者本身的偏见。


      这部作品在作者我本人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想给自己的作品先定义一个主题,因为一个没有主题的作品本身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我学习的专业经常需要听读新闻,因此从关注中东问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似乎可行的主题,于是也就成为了这个小说的一个引子——反战。

      一个小说,主要的目的倒是不在于说明大道理,而是塑造出人物与故事情节,但是对这件事情进行说明可能是作为对我自己的一个提示吧。在《呼应的脉搏》之中,无论是恶魔,北方人,部落,帝国或是精灵,无论是因为宗教理由,利益还是其他的原因,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正义者而无可指责,这也倒是战争不可停息的原因。因为看上去,进行一场战争没有任何人是绝对错误的一方。

      不过这只是个表象而已。有人说,侵略战争即非正义,但是作者依然认为这样的理解依然不够全面。我想借助自己写这部作品的经历,也帮助自己思考一下战争的缘由,定义以及如何带来可贵的和平,如何消除偏见,仇恨以及暴力。

      当然在逐渐写作的时候,我发现了更多的主旨,比如说如何振作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比如说如何真诚的对待爱情,比如说现代社会新旧时代交接的的冲突,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废话了,想必也没有多少人会鸟这些东西来着。于是我们讲讲作者自己写的时候是如何把自己当做读者来期待自己的写作的。

      《苏醒之书》在作者完稿之后的总结首先有两点:第一,在事后很有可能大幅度的返修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更新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更新的时候往往可以产生更好的想法,而前面的不能改,所以会照成不少牵强附会的情况。第二:现在我把它当做是一个对我制造的这个世界的局势和构架的认识。

      我们现在来说一下作者自己在第一本完稿之后总结出来的线程。

      这是一个并不那么庞大的世界,没有外太空,没有异次元,只有一片汪洋以及几片不同的大陆。

      命运之神,秩序之神,时间之神与灵魂之神创造世界,安排周密,巧夺天工。时间之神创造的是一个个命运的节点,秩序之神维持着世界的公理,命运之神写好了整个世界的剧本,而灵魂之神创造我们能够看见所有的演员。

      但是他们给这个世界创造命运轨迹的时候却意外的给这个世界设定了一个时间的终点。于是有人问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亲手创造的世界毁于一旦?”

      原因很简单,你能够告诉我,世界上本来有什么吗?
      


      IP属地:浙江3楼2012-10-21 23:04
      回复

        A,现在我们把视角先放在电棍身上,看看我们是否有错过些什么?

        在北方皇室建国以来,便有人预言神选之子(其实这是个误解,对吧?救世主不可能是一个人,只是一个特定的事件。)将出现在北方皇室,带领人民与世界走向和平与富饶的年代。神选者不意味着强大的能力,也不意味着毁天灭地的神力(不过当然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他将会对整个世界造成飞跃的变革。

        有人认为这个人就是洛扎托·莱达戴克。他因为恪尽职守,严厉公正慷慨等优秀品质而被很多人看好,而他屡建奇功又成为了他手上重大的筹码之一,很多人认为,他将会成为下一任的北方大帝。

        这里有一个暗示,是林肯大帝的儿子已经死去而他已经没有后代,而且我们也能知道,莱达戴克家族原先有四个亲王,而现在只剩下三个。

        序章之中,洛扎托曾经对特洛说过一句话:

        “你应当学会喝这个,年轻人;从你的举手投足看来,学会喝咖啡对你很有好处,”他重新坐了下来,“就像信仰一个神那样,有好处。”

        作为北方人,赞美诸神的时候大抵都是赞美命运之神,因此洛扎托在这儿很像是说“信仰命运之神,对你很有好处。如果你不相信命运,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并受苦。”

        为什么洛扎托会相信命运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dp是他的妻子的缘故。因为洛扎托太相信命运,所以他作战时总是那么沉着,因为要赢是必须会赢的,要输对他来说是必须输的,所以他对此毫无知觉。但这儿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因为洛扎托十分相信命运,但是贝萝丝利夫人却总是试图说服电棍根本没有命运这回事。

        但是伊扎洛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是命运,我只能服从。你将我终于击败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点是,我已经老了,”

        生为改变命运的伊扎洛,他用这一句话狠狠的讽刺了洛扎托,第一句话十分戏谑的刺在了洛扎托的伤口上,第二句话说出了他对事实的看法,因为其中的那一点不是命中注定,而只是因为他老了。

        仿佛命运是一种十分强大的东西,压的所有人喘不过气来。原本相信希望的人,最后都调转马头,相信命运,究竟是什么让它们堕落了?但是又是为了什么,特洛·瑞根的父亲与贝萝丝利夫人同样作为先知,却不相信命运?(比如说雷登兹的蓝眼睛,这就是表达的其中一个意向)

        似乎原因是很简单的,有一条暗线是,每一次贝萝丝利夫人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总是保持微笑。
        


        IP属地:浙江6楼2012-10-21 23:04
        回复

          看看这个片段:

          “或许是命运,是该死的命运。命运让我们走到一起;命运使得我做出了一些看似很惊人的壮举,但是生命永远不在我的手上吗?传说之归属究竟于谁?我不恐惧,但我不肯甘心。”

          “不是命运,而是我选择了你,”贝萝丝利的头靠着洛扎托的盔甲,微笑着为城楼留下了她的潺潺泪水,“我们在一起,不因为什么,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

          这句话里面很有意思,为什么说到这件简单的事情的时候,贝萝丝利夫人要强忍着泪水微笑?这里洛扎托也质问了,传说之归属究竟是谁?——看起来不错,好像是命运,其实洛扎托根本没有疑问,他很肯定是这样的,因此他只能不甘心的接受。洛扎托不相信生命是自己的,他感觉什么都是被安排好的,这让他十分不安。

          但是贝萝丝利夫人说了,不是命运让我选择了你,是我选择了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知明明知道命运的不可改变,这里的暗示是,其实贝萝丝利根本没有机会邂逅洛扎托并与他结为夫妻,或说如果碰面,也只是短暂的结束。结合洛扎托的经历我们知道,他早年背着皇室隐姓埋名,去海湾一带打仗,而正是在那儿,一样喜爱瀑布城咖啡的洛扎托与贝萝丝利夫人邂逅。

          从《晨光港》的剧情上来看,瀑布城的女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他们一点不害怕丈夫,而且独立而自主,这对于强势的洛扎托来说是一个福音。他喜爱贝萝丝利夫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即使作为皇室的成员,她依然不会唯唯诺诺,而是平等而暧昧,这必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于是问题来到了那个地方,贝萝丝利夫人知道命中注定,她不可能与洛扎托在一起,不仅仅因为地位的悬殊,也因为她预见到的一切,于是这里我们知道了一件事情——她最后选择了洛扎托。


          所以我们明白了,其实她早就因为自己的违反而被剥夺了预见未来的能力,她其实已经不是先知了。

          因此在洛扎托愤怒的质问谁是“传说之归属(天选之子)”的时候,贝萝丝利夫人没有做回答,因为她知道洛扎托其实在明知故问。但是注意,北境守卫的第七章名子就为“传说之归属”,所以,其实答案就放在了那一章节之中。

          “雷登兹的六骑士之中,每个人都是那样专注而忠诚,那么究竟传说归属于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洛扎托大人”

          洛扎托大人不相信自己是传说之归属,甚至洛扎托为什么在贝萝丝利夫人为失去两个孩子悲痛的时候那么镇定也有了答案,因为他相信这是命中注定的,没法改变的,他只能默默接受。但是事实上,这里给出的暗示就是,洛扎托在今后的日子里将会大放异彩。只有当洛扎托放弃了命运,转而相信希望的时候,他才能重新泛出光彩。

          就像第十五章里,洛扎托总是默默不语一般,因为在贝萝丝利死去的一刻时他看到的事情不仅仅是贝萝丝利的死去,而是他整个信仰赤裸裸的崩溃。他因为他相信命运而疯狂的爱上了先知,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与其说是洛扎托疯狂的爱着贝萝丝利夫人,不如说是他疯狂的爱着并相信着命运,因此他才会爱的这样坚定,因为贝萝丝利夫人作为先知本身就成为了洛扎托对信仰的一种实物象征。

          而洛扎托是最传统的北方人,这个意思就是,北方人对命运的相信,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但是直到贝萝丝利夫人为了洛扎托而死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命运,贝萝丝利要告诉他的是,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的掌握。而传说之归属,就是每个人活生生的自己。

          在最后一段之中,洛扎托越过悬崖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都知道,他肯定活下来了。但是也从那一刻起,我们会关注他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他重新归来的那一刻。洛扎托的经历就是一场北方人对自己的信仰与所作所为的一种拷问,作为命运论者,洛扎托彻底的在这场让他体无完肤的惩罚中得到了最终的救赎。


          IP属地:浙江7楼2012-10-21 23:05
          回复

            B,让我们再看看我们的第一卷主角特洛还有他的弟弟马格伊安,我们错过了什么吗?

            特洛·瑞根与马格伊安都生在卡林达,原本过着充实而平静的生活,但是在特洛被种上了恶魔之后,他的命运就此改变。

            他来到了北方,成为了北方的一员。而马格伊安留下来,与风之游侠会继续斗争。

            这里有一个暗线是为什么洛扎托在雷登兹中对特洛偏见不大,我们应该看出来了的是,因为特洛的父亲是先知,洛扎托再次表现出他对命运的崇拜。

            但是特洛的到来很明显是给了雷登兹这个命运大堡垒一针新鲜的血液,在他到来的时候,其实改变就已经开始了。

            各位读者朋友,记得先知对特洛说的那一句话吗?这里,在《新月之神》当中,先知对特洛和df的谈话十分有意思,我们可以重新看一看那个流程:

            “特洛,记住三句话。第一,永远相信希望。第二,永远追求自己内心的答案。第三,永远保护美好的东西”

            第一件事情,与贝萝丝利夫人可谓是不谋而合,那就是相信希望。我们从这里看出来命运信徒最终崩塌的结局了——没有任何一个先知会保守一辈子的秘密,贝萝丝利夫人为了她的爱人放弃了这一切,弗雷恩为了他的家与儿子放弃了这一切(这里有一个东西在剖析达拉斯科的地方再说,估计你们都有疑问,那就是,先知感受自然似乎不是先知的行为?),这两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对命运论辛辣的讽刺。连先知都不信命运,你们还相信吗?

            第二点,但是弗雷恩也对特洛说了:

            “就算要成为盲人,依然相信你双眼的光,这才是我的儿子,”瑞根笑了,“我不能嘱咐你们太多,也正如你说的,不能太相信命运——虽然他们从来没有错误过,但是我隐隐约约的相信,或许不久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命运这种该死的东西了。”

            什么叫做不久之后就没有命运了?先知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所有的先知目光都已经到达了结束,而先知是不能感受呼应的脉搏的,因为呼应的脉搏是由人去开创的,而不是既定好的。因为在此时,原定命运已经走到终点,这是先知话里的意思(当然,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可是读者我们知道了,呵呵……..)。

            第三点,还有一个地方:

            “唯一我能告诉你的是,在你离开的那一刻,你不悲伤,也没有后悔,像个真正的英雄。你的死将不会是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你的灵魂得到祝福,你的生命也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直到命运统治人间的年代过去,你将能再次守护你所爱的一切。”

            这句话是一个对特洛的考验不是吗?明明叫人不相信命运,却又说出了他的结局,这是对特洛的一个考验。结合《北境守卫》的剧情,特洛在雷登兹已经被命运论者在思想上摧残的体无完肤,我们也看出来,在《北境守卫》的前几章之中,特洛的性格与卡林达的特洛差距是非常之大的。在那儿,特洛越来越相信父亲的这样一句话了。

            


            IP属地:浙江8楼2012-10-21 23:06
            回复
              但是事实上作为读者我们都该知道,在此时,如果特洛真的死去,那么洛扎托还有任何反思的意义吗?这里暗示的就是,特洛没有死,而他新的生命开始——虽然结合剧情我们知道,他变成了效忠恶魔的一个所谓反派——恐惧领主库尔法斯,曾经在平原之中服侍过火刃领主阿兹加洛。

              再看一下先知对马格伊安说过的比较有象征意义的话:

              “不知道,”弗雷恩回答完之后,叫住马格伊安,“你们要走了,马上他们的人会来对我进行审问,我最后给你一句话,千万记住:做正确的事情。”

              比起特洛来说,这个嘱咐可谓是简单的多了,做正确的事情?换而言之就是,马格伊安做的事情经常是错误的。

              马格伊安的性格比起哥哥来可以说是积极了很多,开朗了很多,他的到来总是像新鲜的瀑流那样闪光。在第一卷他到来的那一刻起,其实他也为特洛的自我纠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剧情的承接——特洛身上的剧情,将会在此之后由马格伊安继续演绎,而这也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含义,那就是,跟着自己的信念来走。

              能够看出马格伊安无论怎么说,胆子可谓是大的出奇的,无论是在晨光港还是在新月之神之中,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很大的冒险空气。马格伊安很张扬,玩世不恭,无所谓似乎等于他的名片,但不意味着他本身的人格。

              马格伊安在剧情的发展时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在阿卡莎被托付给他照顾的时候,他总是小心翼翼,而与阿卡莎尽力保持关照而疏远的距离,那些表达了关怀的没有大篇幅的煽情,只有一些简单的小细节,甚至对话也不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他默认了阿卡莎是他的嫂子,因此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尽力克制住自己的言行。

              马格伊安其实是个很用心的人,但是很难被看出来。他在特洛死后,他与达拉斯科的一起行走世界的时候,他慢慢的在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吞食痛苦的男子汉。在达拉斯科被瑞克曼再次砍杀之后,传教士的大梁将由他来肩扛,届时,马格伊安将会有更多的蜕变,走向成熟。

              目前,马格伊安的分量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是在今后的剧情之中,他将成为一个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物。

              我们看回特洛的剧情,他的转折在哪儿?

              特洛在第一次遇见达拉斯科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发现:

              “相反,是命运指引您来到我这儿,并且得到帮助,我只是按照诸神的旨意来完成职责,并且得到自己从他们身上反馈的益处,”达拉斯科做出了一个手势,怪异的触须手势,“您一定很饿了。”

              


              IP属地:浙江9楼2012-10-21 23:06
              回复

                “你究竟……

                达拉斯科笑着摁住了他的手,怪人光滑的触须上并没有用力,这只是个善意的提醒,“不要以为年轻人必须要这样急躁,我也是陷入到了沼泽,”达拉斯科用眼睛盯着他,“所有的谜团也正是我想得到的答案,我同你们一样,还是生活在困惑之中。现在开始,我们的会面将是这一切声源的起点,若要找寻呼应的脉搏,就将付出热情、鲜血、青春,甚至生命。”达拉斯科的声音有些微弱的变化,“今后的苦难与危险绝不是常人可以承担的,特洛·瑞根,你是一个能够信任的人,你必须面对今后发生的所有不能忍受不能理解的痛苦,无可选择——你是一位能守护住忠诚与理智的斗士。”

                我们惊奇的发现,达拉斯科也是命运论者(后面分析达拉斯科的时候会更下详细)!局势是多么他马币的严峻!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命运论者的数量似乎直指世界的灭亡,这里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

                是什么让特洛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是什么让特洛决心不顾一切的救出洛扎托?特洛看出了洛扎托大人身上仍然有希望的光芒,但是那个真正改变了特洛的人其实是阿卡莎,那个看起来有些稚嫩而任性的小姑娘。

                如果不是阿卡莎的讽刺最终让特洛明白,其实他经历的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既定,他是不会该变自己被同化的思想的。应该说,为什么阿卡莎一开始对雷登兹的反感是那么重,为什么他要离开父亲自己跟着专家的部队,这儿已经有了解答:因为作为一个爱幻想的女孩,这些军事狂人的精神压迫比监狱更加残忍。而正是特洛的改变,才让他赢得了阿卡沙的尊重。

                其实这儿的意思是,特洛对阿卡莎最终产生的爱意,则是对新的生活的无限期盼。

                像是与他格格不入的伊莫瑟尔最终也与特洛化解了偏见,特洛在这一段经历之中逐渐的改变,也为了他在《北境守卫》的最终得以绽放柯提亚之光(其实真的就是柯提亚之光)奠定了无论是剧情还是情感基础。

                伊莫瑟尔作为一个全局的见证者,他与特洛交锋的次数可谓是最多。那个来自精灵国度,全身的气味都让伊莫瑟尔十分生出愤恨意味的那个人最终改变了伊莫瑟尔的看法。伊莫瑟尔是个天才,功勋卓著却不受待见,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伊莫瑟尔在剧情中又改变了自己什么?

                伊莫瑟尔在此作为了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他仿佛是另一个特洛的倒影,他的行为,做派等等与特洛基本上能说是完全相反地两个极端,而特洛与他交锋的这个过程的展示,也是对整个故事的一个补充。另外一个特洛,将如何改变自己的一切呢?

                


                IP属地:浙江10楼2012-10-21 23:06
                回复
                  2025-08-16 18:22: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血统论之中明确的说明了,只有月神之血才能战胜恶魔,但是为什么特洛最终战胜了恶魔而不是月神之血呢?

                  因为不是月神之血就不能战胜恶魔,所以我们知道了,其实月神之血不仅仅是天生的,后天也可以拥有。只要战胜了那绝望以及绽放生命,你就是月神血统的一员。

                  在洛扎托最后疯狂的时候我们知道,洛扎托因为信仰的完全崩塌而最终被剥夺灵魂成为行尸走肉,但是特洛最终将他唤醒,等于是给他上了最重要的那一课——你需要改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堕落。

                  扎菲赖伊什曾经屡次与其他人打赌,这个意向其实表达了扎菲赖伊什对于命运的不屑一顾,因为他从来不与先知打赌,是因为他不屑于了解真实的命运,他喜欢把事情一分为二成为赌局,再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改变他。扎菲赖伊什最后死于保护其他的天启骑士时,博罗格将赌局中的金币都一枚枚的还给了他的尸体并拒绝离去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要绽放生命。

                  其实北境守卫的剧情也就是这样,天启六骑士以及洛扎托·莱达戴克在特洛的引导下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希望,而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最后一刻得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答案。

                  因此,情感就要在最终的时刻爆发:

                  这里可以阐述为什么特洛能够绽放一次天选之子,因为他的身上掺杂了父亲对过去与未来的理解,有着战胜恶魔,象征生的血统,而有学习过毁灭的博罗格·麦茨释放的死亡,因此在这一刻,生命之光被绽放。特洛虽然没有大幅度矫正命运的能力,但是他改变了那么一点点的事情,而就是那么点的改变,将会在今后开始蝴蝶效应(见后面的章节。)

                  这里可能有人有个疑问——理解过去与未来,这个意思不就是命运吗?但是从剧情中看来,未来的意味就不是指设定好的未来了,这个点其实在达拉斯科的梗子里有交代过。真正的未来,是通过对世界的理解而自己谋划的,而不是既定好的,这也就是为何柯提亚之光总是不能重现的原因之一——因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IP属地:浙江11楼2012-10-21 23:06
                  回复

                    D,看看达拉斯科与瑞克曼,我们有没有错过什么?

                    达拉斯科这个人物有多么重要想必不用我再说一次,从一开始出场,他就作为一个站在山尖上俯瞰世界的人物出场。达拉斯科身上究竟又包含多少条暗线?

                    达拉斯科究竟说过多少谎言,作为一个黑暗传教士?

                    达拉斯科的来由我们说过,他来自另一片大陆,或者说是他的“祖父”来自另一片大陆,而他的家则住在达博的一处庄园之中。

                    记得新月之神的剧情中达拉斯科说过的一段历史吗?

                    “曾经在我们这个世界混沌初开的岁月,可能有几万年的历史了,这是我的祖先对化石以及古文明考证的结果——跨国洋流,千万里之外,在一个已经不知名的东方国度里,一个我们都未曾谋面的大地上,孕育着一个人数稀少但是极其强大的古老民族——但是至今他们已经没有后裔。曾经这个族群有两种灵魂的形态,一种向往光明与生命,他们好善乐施,心地美好;但是另一种崇拜黑暗与毁灭,他们嗜血而残暴,疯狂恶毒,而这两股势力最终将各自独立,他裂开来,组成两个不同的阵营。为了拥有号召力与统治力,双方的首领都为自己打造了一把绝无仅有的利剑——”

                    达拉斯科隐含了他的话得意味——大家都明白,每一个隔了大洋的大陆完全是没有办法交流的,再怎么说只有达拉斯科的“祖父”那带领的少数人来到了这一片大陆——其实他暗含的意思是,经历了这一切的,正是达拉斯科原本所在的那片国度。

                    ……..因此这把剑在最后被那儿的人丢入海中,再也无人问津………而这把刀,漂洋过海,历经无数年月…….应该就是这把造型奇特的武器之所以出现在这儿的原因。”

                    这儿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就是,其实这把天赐武士刀,正是达拉斯科的“祖父”带到这片土地来的。

                    “再次见到你真是三生有幸,黑暗传教士,达拉斯科。”

                    从瑞克曼在新月之神的十三章与达拉斯科的对话当中我们得知,其实瑞克曼之前就与达拉斯科交手过,并且我们知道了的是,那把天赐武士刀已经落在了瑞克曼的手里——

                    但是他是与达拉斯科交手过不是么?这说明了什么——这个意思十分明显了,达拉斯科没有什么祖父,一直都是他一个人,想也知道,达拉斯科祖父一个人在这个大陆,怎么可能生下一个纯种的外邦人?

                    那么我们能知道什么呢?为什么达拉斯科有着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要拯救世界?答案恐怕是十分明显的!当年,达拉斯科作为光明那一方的人亲眼看见长老被天赐武士刀杀死,因此他也亲眼见证了这个大陆最后沦为罪恶的乐园,所有的人都互相屠宰,直到这个大陆完全死光为止才会停息,这让那个大陆唯一还拥有理智的达拉斯科最终决定盗取天赐武士刀出逃。


                    IP属地:浙江14楼2012-10-21 23:07
                    回复

                      【这里提到一点是,翠兰蒂·克劳格曾经为瑞克曼盗取了黑领主的白龙骨手杖,这是瑞克曼复活白龙的关键信物。(当然从这里肯定我们能知道,幻刺显然是sa的养女了。)】

                      作者自己的安排之中,瑞克曼为什么不可战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本身象征的东西就是“战争”。战争面前,所有的人生命都如草芥一般容易摧毁,而打倒战争本身,用暴力的方法只会让他越来越强大,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瑞克曼的计划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来,他希望用史前巨龙的力量清洗世界,只要世界上的罪恶被完全销毁,战争也可以结束,这就是瑞克曼“拯救世界”的计划。

                      但是显然瑞克曼没有意识到自己脑袋上的八支犄角,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走向了堕落的顶峰。

                      可以看出,他的四个门徒就象征着瑞克曼为何不能战胜的四条原因。但是这儿我们已经有一个答案就是,邵银山这个象征着“麻木”的角色,追求所谓“宁静”的性质可以被美好的与纯洁的东西所感化,因此,这将是瑞克曼的第一个弱点。这条线索当中,将解释着瑞克曼越来越有血有肉的一面。在今后的剧情当中,这个形象将会逐渐饱满。

                      瑞克曼为了实行他的计划,他寄生了一个有着半龙血统的人,但是那个人是谁?在新月之神里,弗雷恩所提到的“最大的对手”很有可能指的就是瑞克曼·克劳格,而他也说过,那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只有一个弱点。

                      这也作为一条暗线来处理吧。瑞克曼的父亲是一个手握燃烧利剑,烧红盔甲的紫色将军,而那个人还能是谁呢?

                      (可以等下一本书的剧情)

                      而达拉斯科呢?达拉斯科在出场的时候,他就有着特洛父亲的画,知道各种各样神奇的事情,但是他究竟是凭借了什么才能如此?为什么他看上去脸上毫无皱纹?这一点还可以从瑞克曼身上挖掘,在曾经交手的时候,无论怎么说,达拉斯科只要被瑞克曼抓住就必然是死路一条,显然,他肯定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即使死了也没死”。

                      但是这里看到一点,第一次见到特洛的时候他说了什么?

                      答案是,他说自己的父亲死了,但是年纪不大,不过五十。

                      不过五十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扯一个谎会这样精确?时间推回四十年多年前,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答案很简单,四十多年前,达拉斯科还不在北方,他在拉斯里昂,而且因为精通精灵语,他肯定在那儿呆过十分之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了也许二十多年前——所以有机会得到弗雷恩·瑞根遗失掉的画像,并带到北方来——这个原因是出于达拉斯科与风之游侠会的斗争,他在精灵的国度里曾经度过很长一段的时间。


                      他还说,我最讨厌的就是海洋动物,是章鱼。


                      IP属地:浙江16楼2012-10-21 23:07
                      回复


                        但是为什么一个章鱼人要厌恶一个自己的亲近?

                        他一再强调了祖父与父亲的事情,似乎说明了可以想象,章鱼有什么特点呢?

                        答案是,章鱼的特点就是,苟且偷生。

                        而正是在那个所谓的四十多年前的一次交手之中,达拉斯科被正在着手控制风之游侠会的瑞克曼杀死,夺走了天赐武士刀。于是他说,父亲死于不过五十的岁数。作为一种会再生的生物,现在的达拉斯科,可以被当做是父亲的儿子,因此他如此类比——这就是为什么特洛看见了很多画像,但是达拉斯科自己只画抽象画的原因——因为追求杀人艺术瑞克曼并不知道必须将达拉斯科的脑袋切成两半才能让他彻底死去(这里提到恶魔结合的法则,瑞克曼的思想用的是原来的恶魔,但是记忆大部分都是原先的那个生物。结合瑟文的经历来看,恶魔寄生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散失记忆和被主体的同化,因此他忘记了杀死达拉斯科的办法)。而在大约二十年前,正好那个时候,特洛与马格伊安出生,逃难的先知将那幅画遗落在了劳尼克,被达拉斯科得到。

                        而拥有与先知一样感受自然的预言能力的达拉斯科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先知教会他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对特洛了如指掌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本来就清楚得很了。

                        因此先知对马格伊安说,今后有一个更加睿智的人会代替我,指导你们,他就像是我一样。

                        感受自然的预言方式相当于一种推测而不是预见,通过察觉周边发生的种种状况来推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意思就是,达拉斯科完全可以通过掷出一枚骰子时用了多大的力与周边的风力来判断它落下的时候究竟会是多少。

                        这一条暗线是,达拉斯科也得了弗雷恩的托付,他们的关系至少算是不错的朋友。

                        于是达拉斯科来到北方显然是冲着瑞克曼的计划的,同时也冲着特洛。在特洛第三次拜访的时候为何不见达拉斯科,这个原因就是因为达拉斯科出面去对付瑞克曼去了,但是结果很明显,他迟到了一步。而第二次,他来到科利安也是为了阻碍瑞克曼打开蓝龙祭坛——但是这里!——待会我们说说伊克的故事。

                        于是从新月之神当中达拉斯科的死可以推断,他还能够再次出场,但是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小孩身体的悲剧。这里我提前剧透一下,达拉斯科那个种族如果要重新长会身子到成年时的情况需要两年的时间(这种发育快寿命长的种族其实也不少了)。

                        达拉斯科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阻止瑞克曼,而他想做的事情是重现生命绽放的柯提亚之光。至少他一开始相信特洛可以,而事实上,特洛也做到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和sa将会面临更多的纠葛以及对准他们的剧情。他们从大圣人或是大反派的形象中将会解脱出来,更多情感与特性将会在他们身上流露


                        IP属地:浙江17楼2012-10-21 23:07
                        回复

                          E,新月之神与毁灭之王,伊克·帕格纳与露娜·月痕


                          看标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题目的标头是Pulse of echo ,而那个回音的意思当中,似乎就已经指出了那个特定的人选——他是威士塔尔·帕格纳的儿子,必然继承毁灭之王的衣钵并在哈勃林格大人的口中,将成为整个世界上巅峰的大法师的伊克·帕格纳。

                          新月之神看上去与毁灭之王是两个对立着的极端,而恰恰戏剧性的走到了一起。毁灭之王对新月之神呢产生的爱意犹如爱幻想与憧憬美好的年轻人,毁灭之王的爱是纯洁的,他不牵扯到利益,不牵扯到淫欲以及恶念,这似乎与他的名号是格格不入。

                          这要从伊克的父亲说起。

                          从行文中的种种介绍上来看,被帝国人以及精灵“赞扬有加”的威士塔尔·帕格纳曾经为了北方的战事而犯下了无数罪行,他杀人如麻,手上占满的鲜血可以流成一条河。但是在平原之战的时候,他选择加入到伯狄逊的援军之中,帮助帝国抵挡恶魔军队,因此,在此之后,他越来越无心打仗。

                          直到最后,他娶妻生子,结束了军旅生涯。

                          但是那成为一锤定音者的重担却被压到了伊克·帕格纳的身上。父亲为了过上平静的日子,于是儿子因此要背上一个关于整个世界命运的重担。剧情中说,有的时候正义与邪恶差的正好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力量,一个人,或许就像是伊克·帕格纳身上有的这些力量,就能够改变整个格局。

                          伊克是达拉斯科第二个看中能够释放生命之光的人,因为作为死之魔力的唯一传人(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能够释放死亡一指的lion也是),他的存活就显得尤其重要。

                          伊克的早年是在伯狄逊度过的,之后他又去了晨光港参军,这些经历让他变成了一个传统的北方人,一个被军国主义思想压抑到极致的理想主义者。他爱好的是文学,音乐以及纯洁的爱,只是他被战火蒙上了阴霾,也走向了一条注定成为毁灭之王的路线。

                          并不是修利尔·哈勃林格残忍,但是他知道威士塔尔的意愿。伊克·帕格纳的何去何从能够决定的绝对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此他知道伊克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看看这些段子:

                          “你是大法师唯一的后代,”哈勃林格大人对担惊受怕的孩子说道,“这个秘密只有我会知道,除非你自己说出去——但是记住,因为你是那个人的血脉,你的故事也将会是他的故事的延续——苦难与救赎并存,就像他一样,选择邪恶还是赎罪,其实就是一念之间。”

                          “伊克,你和你的父亲一样,都是不懂得放弃的人。你们认定的东西,就算嘴里说着放弃,也永远不会停止追寻,但是我在此要告诫你,正是这些东西会害了你,”修利尔继续补充,“也许你还小,听不懂我的话,但是记住,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巫师就要学会放弃那些你割舍不了的东西;不想重蹈你父亲的覆辙,就要学会放弃,就要学会无情。”


                          IP属地:浙江18楼2012-10-21 23:08
                          回复

                            在瑞克曼对伊克说的话之中我们能够了解,大德鲁伊为了拯救整个科利安,他希望女儿能够失去月神之血,而露娜这样懂事的女孩她知道这一切对她的子民或说是整个群岛来说是多么重要。作者我自己倒是不想说假话,他的父亲曾经嘱咐过她这件事情,才会导致她想试试当妓女有没有可能让自己失去月神之血——当然了,甚至是尝试去勾引伊克。

                            但是也有一件事情,一开始剧情开始的时候,露娜说了,她其实向往的是母亲的生活而不是父亲的,她跟本就和伊克一样,不像按照既定的安排来来活上一辈子——而伊克的出现,其实也就是她命运唯一的转机了。

                            应该来说,虽然露娜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像一个14岁的孩子,但是思想上却已经超过这个界限,可以这样说的是,伊克也知道,要成为女祭司的人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能够说露娜对伊克的卖肉战术可谓是很成功,但是瑞克曼知道,月神能够识别这是刻意的还是真的。

                            露娜弄假成真,准确来说,露娜真的爱上伊克的时候其实是在露娜与伊克再次见面的时候。露娜她不会想到伊克会如此的愤恨与悲伤,因为露娜本身是善良的——露娜也面临着一个成为新月之神或是成为毁灭之王的选择。露娜真正爱上伊克的时候,最后在十三章的时候其实他们的确如同想象中那样发生了关系,于是月神之血其实已经潜在的转交给了伊克。

                            这里有一个片段是露娜精华sven的段子。Sven是一个典型的正派角色最终堕落的标志,应该说,之所以一个恶魔能够寄生一个人,就是因为他的恶念与那个恶魔十分的吻合。

                            那么sven究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sven无论是横着看竖着看都像是一个中立人物而不是彻底的反派角色或是正派角色,而且当他与伊克一切组建复仇小队的时候,他们两的用意也不是那么相同。

                            那么sven是不是还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答案是肯定有的,因为在sven与瑞克曼干仗的时候如此之忘我并且把生死超脱度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sven会丢下酱油壶,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我们知道,在剧情的最后,奥蕾莉亚总是想到她似乎从前总是对一个男人很温柔,毫无疑问,那个人其实就是sven,只是现在的这个sven既不是那个恶魔也不是精灵,他是一个全新的人,而他则要摆脱的是所有过去的阴影。

                            在与伊克一起走的时候,伊克沉沦在过去,但是卡加德其实是在迈向未来的,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一开始堕落不堪的卡加德倒是最后醒悟,但是伊克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邪路。

                            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剧情的最后,风之游侠会的那个清冷的见面仪式上,露娜被奥蕾莉亚重新称为仙德尔莎,之后,她将为了整个游侠会的利益而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从此之后,科利安没有新月之神,露娜最终也堕落成为了毁灭之王。

                            这个结局怎么看都是让人悲伤的,但是依然有一丝丝的希望包含在里面,那就是伊克他本身依然把自己的一部分埋葬在新月之神的身边,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他将再次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于是,正邪的天平已经开始歪斜。

                            可以期待lunaecho的再次出场,当然了,还有sven

                            另外提到一句,我肯定的说明一下,露娜的精灵熊没有死,还有戏份,不过估计是很久以后了。


                            IP属地:浙江20楼2012-10-21 23:08
                            回复
                              2025-08-16 18:1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他人都被勉强逗乐了,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笑更好,哈兰克也微笑了,他颤抖着给自己点了烟,“你们向我发誓!”莱洛奥格希望世界在这一刻爆炸就好了,正好让他走的痛快一点,更加没有想法,“向我发誓!”

                              科林克斯哈哈大笑,“我也要发誓吗?”

                              科林在这个时候甚至都可以笑得出来,这显然说明了科林的杀戮本身就是不带多少情感色彩的。除了报复世界之外,他还有那么一些念头是为了自己的新朋友。哈兰克他们的嗜杀多多少少与科林产生了一些共性,因此他们还是很可以相处的。

                              所以说到了后面,到了平静的生活之中的时候,科林与哈兰克之间就起了矛盾。应该说哈兰克这个形象无论怎么说,是很愿意自我改变的,但是科林克斯却毫无意外的固执己见。

                              而法丁诺这个喜欢笑料与扯淡,自吹自擂的享乐主义形象对与哈兰克来说其实是个调剂。科林象征着哈兰克走向屠戮的极端,而法丁诺则是一个欢乐的人物。要不是法丁诺的提醒,其实打仗打晕了头的哈兰克连“爱情”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虽然说哈兰克以为自己爱上莫洁儿的时候是“得了重病”说的是有些夸张,但是这不折不扣的讽刺了某些极端的狂热分子。

                              在与丁格大人临别的时候,丁格大人执意要把羊面号开去与狂狼号同归于尽之前,他对哈兰克说,灵魂是你自己的,而把握它的人也是你自己时,他已经不想再连累其他人了。他把雄狮勋章交给哈兰克,是因为原先丁格一直以为那意气风发的雄狮象征的就是北方的战争,但是丁格现在才理解的是,它象征的是理想中的生活。

                              丁格大人在死前的一刻才明白,其实他的理想就是平定海湾,成为晨光的守望者。并非因为他的忠臣或是对荣耀的渴望,而这时他对生命的真正解读。在前半段我们知道,丁格消极堕落了很长的时间,究其原因我们现在会知道的是,对于不同的人,堕落意味的内容也不一样。哈兰克在死神号的时候猛揍了丁格一顿的时候丁格就知道,其实哈兰克的理想生活并不是战争。

                              其实也正是为了那一顿痛打,丁格大人把雄狮勋章交给哈兰克——他说要追求你的生活,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因为丁格大人知道,哈兰克若要面对新的生活,其难度肯定比起杀一大票人来说高得多得多。

                              就像哈兰克害怕与莫洁儿交往那样,他还是担心自己因为“安逸”而“堕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他与奈维针锋相对的时候,哈兰克就知道了自己从前是个多么不可救药的人。

                              其实莫洁儿本身就象征着哈兰克理想中真正要的生活,因此,纯洁的莫洁儿就算没有倾城的美貌,但也最能吸引那伤痕累累的哈兰克。哈兰克的一生之中,可能杀过的人比吃过的饭还要多一些,他疯狂的内心需要的是莫洁儿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孩来安慰,他需要的是一个给他生活勇气的人。
                              


                              IP属地:浙江22楼2012-10-21 2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