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吧 关注:501,218贴子:15,946,743
  • 12回复贴,共1

下载莫言作品须防黑客须防病毒(附:关于莫言先生的其他消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语写作,登上世界文学奖台。
关于莫言先生的话题,适当多说些并不显得浮躁。
十天了,就我个人来讲,忽远忽近的一种感觉。
(跟我八百竿子打不着的事却令人不能割舍)
我们终于又有了一位以汉语为母语并在诺奖大纛上留下名字的人,这是真的,是真的。
2000年,已加入法国国籍(1997年)的华裔高行健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高先生同样以汉语为母语进行了创作,为汉语文学这座鳞鳞大厦漆上一笔亮色。
高先生有些想法使中国执政者讨厌,这也是他的名字(遑论作品)在中国不能与其身份相适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怎样,记住这个同我们一样使用着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之一的汉语进行写作的人吧。


1楼2012-10-21 02:58回复
    香港卫报:我是香港卫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假如你想给全世界的读者推荐一本汉语语言文学著作包括古代的,现当代的,也包括港 澳台大陆的您会推荐哪一本,当然您也可以推荐你自己的?第二个,今年12月底您会去瑞典接受领奖,您现在开始酝酿着那时演讲的稿子了吗,您会讲些什么?
    莫 言:推荐一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书里推荐一本,简直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我推荐不了,因为起码有几十本书都一样的好,甚至几百本书都一样的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回答了。去瑞典领奖我当然会去,而且演讲也会讲,但在上面讲什么我还没有完全想好,所以今天出席这样一个记者招待会,我也不是所愿,这个即兴的回答,表达的意思也许不完整,或者没有让记者们理解,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我想我在瑞典的演讲是要写成讲稿的,所以现在也无法透露,因为没有想好。如果现在把所有的想法告诉你,那我就可以不去瑞典了。


    7楼2012-10-21 03:38
    回复
      2025-11-09 23:03: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莫言将获720万人民币奖金
      来源:大公网 2012年10月11日23:08
      大公网10月11日讯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按照诺贝尔奖章程,文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按照中国央行今日公布的汇率,1000瑞典克朗可兑换937.8224元人民币。因此,莫言文学奖奖金将近720万人民币。


      10楼2012-10-21 03:45
      收起回复
        巨额版税相当于N倍诺奖奖金 莫言买房不差钱
        2012年10月18日 02:57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10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莫言得诺奖后曾慨叹,750万元的诺贝尔奖金在北京买不了“豪宅”。“高调慈善”的陈光标还扬言要送别墅给莫言。其实,诺奖给莫言带来的收益,决非只有一个750万元。
        得奖后,莫言的作品销售出现了井喷,新书首印数猛增,电子书下载量飙升,有业内人士预测,莫言作品在国内将带来过亿码洋销售额,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创始人吴怀尧预测莫言将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上海文艺出版社负责人昨日向记者透露,从雪片般飞来的订单看,莫言仅在该社可获版税就可能超过1500万元,是诺奖奖金的2倍。而目前10多家出版社拥有莫言作品授权,其巨额版税,绝对够他在京城买多套大房子。
        巨额版税高达数千万元
        在莫言作品一书难求之下,莫言和出版社可谓“钱途”一片光明。“莫言未来的销售量肯定是中国作家中最好的。”5个月前与莫言签约的北京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兴奋地说,“出版社将大规模加印莫言作品,加印码洋(注:码洋是指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必将过亿!”
        记者为莫言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该社16卷《莫言作品系列》首批已经加印了16万套,第二批订单也不少于8至10万,按照一套定价620元来计算,其码洋高达1.6亿元。据业内人士分析,像莫言这样的超级大腕,版税率不会低于10%。也就是说,仅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若按10%的版税,莫言能够得到的版税就达到了1600万元,若按12%的版税率,那就是1920万元。难怪该社负责人笑言,莫言从该社获得的版税,就能在京城买两套大房子了。
        而由精典博维公司推出的莫言获诺奖后出版的首部新作品《我们的荆轲》剧本,首印20万册,每本定价36元,按版税率12%来算,首印20万册,莫言已有86万版税进账。精典博维推出的20本“莫言个人文集”,以每套首印不少于10万册,每本定价30元来算,码洋就达到了6000万元,莫言就有720万版税可拿。
        据不完全统计,除上述两家之外,国内还有45家出版社也出版过莫言作品。其中2000年后出版莫言作品的,有15家出版社,共出版了24本,它们都将在“莫言热”中分得一杯羹。以国内作家作品行情评估,莫言单行本均价在30元左右。按平均每种印5万册计,码洋总额为3000万元至3600万元,莫言可能将获版税约在360万至400万元之间。
        也就是说,莫言今年在国内的版税收入,保守计算也将超过3000万元。当然,这还不包括电子版版权收益以及莫言作品可能改编成影视剧所产生的版权费。
        国外版权费水涨船高
        诺奖公布后,“莫言热”瞬间也在海外形成。知名版权代理人谭光磊表示,现在各国出版商对莫言的热情高涨,版权费肯定会水涨船高。
        有媒体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清晨,位于曼哈顿的史传德书店中莫言作品《酒国》的英文版出现脱销。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今年年底将出版莫言的《酒国》和《丰乳肥臀》等作品。在瑞典,诺奖公布后,莫言的书在当地某书店几分钟内就被销售一空。
        尽管海外版税部分尚无法精确统计,但肯定也是相当可观。
        坐稳作家年度新首富
        诺奖后的莫言身价,如坐上火箭一般。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创始人吴怀尧表示,此前莫言只在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时以10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列作家富豪榜第20位,此后再也没有上过榜。2011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名郭敬明的收入为2450万元,今年莫言将轻松打破这一数字。综合莫言的全球巨额版税,再加上750万的诺奖免税奖金,吴怀尧预测莫言不仅将稳坐年度作家收入的榜首,也有望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


        11楼2012-10-21 03:49
        回复
          莫言750万奖金将在北京买大房 被提醒买不了多大
          来源:新华网 2012-10-13 07:32:36
            新华网济南10月12日电(记者王海鹰)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他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文学对他意味着什么?如何让现下的读者重新亲近文学?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莫言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对获奖没有太多期待”
            记者:你是从什么渠道获知得奖消息的?
            莫言:向媒体公开前20分钟,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给我打了个电话,通知我得奖的消
          息。
            记者:在这之前你对这个奖有没有期待?因为你的呼声一直比较高。
            莫言:没有太多的期待,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渺茫的事情。全世界有那么多优秀作家,中国也有很多优秀作家,一年只颁一次奖,只颁一个人,我觉得好像排了一个漫长的队伍一样。
            记者:听说你小时候能背新华字典?
            莫言:那时候书非常少,一个村子里几本书了如指掌,为了看书,想尽了一切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藏书的权利。
            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完了,你不要以为十几个村庄有多少书,没几本书,顶多也就是二三十本,我当时觉得我已经是世界上学问最大的了,把周围一个乡的书全看光了,其实也就是十来本书,几本经典著作。
            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看新华字典也觉得蛮有意思,至于说倒背如流,那是太夸张了。就是读得很熟,有时候甚至把新华字典的错误都可以找出来。
            记者:那个时候你几岁?
            莫言:大概十来岁吧,因为我12岁辍学以后就没有书可看了,天天在家里劳动。刮大风、下大雨不能下地劳动的时候,就躲到我们家的一个磨房里看这些书,翻来覆去地看。
            记者:我很奇怪,你为何对书如此痴迷?
            莫言:(当时)没有文化生活,就觉得这个东西能把你抓住,能吸引住你。我们家的人实际上都爱看书,我二哥也是个书迷。我们家原来有一条门槛,当时农村没有电,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每天晚上这个煤油灯的火苗像一个黄豆一样那么小,我母亲在锅灶上做饭,我们就一脚踏在门槛上看书。几年之后,那个门槛竟然被我们弟兄两个踏凹下去一块。
            “严肃的文学不可能是热闹的”
            记者:那么,文学对你意味着什么?
            莫言:我当年在这个地方是人民公社的社员,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的时候,厌烦透了。这个地方这么贫困、落后,就梦想着有一天逃离,到外边去看看世界,到外边去过更好的生活。但当真出去以后,过了几年,就开始怀念这个地方。尤其是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这个地方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
            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朋友的经历,有的是听老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是一批最原始、最宝贵的素材。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当然了,继续写下去的话,故乡也不断地扩展,写作的资源也不断地补充、丰富。这就需要阅读,需要到更多的地方去了解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事情。
            记者:有不少评论说你获奖是中国当代齤文学进入世界主流社会视野的一个重大的文化事齤件,也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你对这样的评论怎么看?
            莫言:现在网上的评价五花八门,我最近也没有看。我觉着我肯定是一个中国作家,我的文学是我们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个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我没有权力代表中国文学。当然,得奖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世界的目光更多关注中国当代齤文学,应该会发挥一些比较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也不可高估,因为文学是一个相对落寞的领域,不可能像电影或其他的媒体,能够吸引那么广大的观众。
            记者: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人已远离了文学,文学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舞台中心撤到了边缘,纯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你如何看中国社会对文学的疏离?
          


          12楼2012-10-21 03:52
          回复
              莫言: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但是如果你冷静地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是正常的。
              我记得20年前我读过一篇前辈作家汪曾祺先生写的文章,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电影大举引进中国,人们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泡在电影院里,那时汪先生就对这个现象发表了一些很悲观的议论,说这样下去小说会没人读了。
              我们现在的这种感觉,跟汪先生当年面对着好莱坞电影对小说的压迫是一样的,现在更多了,又有网络、又有电视,但是我觉得严肃的文学作品,它不可能是热闹的,如果它特别热闹,它就不是特别正常。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学热潮,一首诗歌万人传诵,一部小说能够引发一种社会性的轰动,为什么会那样?因为中国经过了十年文革的文学荒芜时期,突然思想解放,文学出来了,这个时候的文学,附载了很多不属于它的功能,所以这种轰动是不可能持久的,是非正常状态。
              现在,很多人说小说会消亡,我觉得它永远不会消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的审美功能是别的艺术作品所不能代替的。
              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美术,都可以得到审美的愉悦,但这些愉悦代替不了我们阅读优美的文章时候那种感觉。语言的魅力,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估计‘莫言热’最多一个月就过去”
              记者:目前社会的浮躁风,无论是阅读上的浮躁,还是写作上的浮躁,都对文学构成了伤害,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莫言:从时间分配上来讲,那肯定是一种侵占了。听音乐听多了,看书的时间必然就少,你在网上聊天的时间多了,你干别的活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现在娱乐方式、休闲方式特别多,肯定会挤压很多文学阅读时间。
              我们小时候那种如痴如醉的阅读,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
              那会儿假如有一个电视机,我也不去读小说,我也天天抱着电视机看。但是我相信当大家玩了一圈之后回来,也许有一天会重新抱起一本书,体验一下这种古典读书的乐趣。
              记者:实际上你的获奖,我觉得已经促成了一些人重新回归阅读。
              莫言:我估计有一个月就过去了吧,甚至更短,然后一切又回归正常。
              记者:你的不少作品都拍成了电影,很多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些电影对你的个人创作有什么帮助?
              莫言: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一对互相依赖的关系。好的小说、好的文学作品是基础,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有名的电影都是改编自小说作品,这也是必须承认的。但反过来,如果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很成功,也会扩大这部小说的影响,也会提高原作者的知名度。《红高粱》当年被张艺谋改编,第一次获得国际上A级电影节大奖,反过来也提高了我的知名度,扩大了《红高粱》这个小说的影响力。后来很多作家的作品也都是这样。
              记者:最后还有个简单的问题,巨额的奖金大家都很关心,你准备怎么用?
              莫言(笑):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元一平方米,750万元也就是120平方米。


            13楼2012-10-21 03:52
            回复
              13楼的最后一段正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记者:最后还有个简单的问题,巨额的奖金大家都很关心,你准备怎么用?
              莫言(笑):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元一平方米,750万元也就是120平方米。
              莫言此言一出,遭到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调侃。
              昨日(15日)潘石屹在微博上打趣莫言:“有北京户口吗?”
              而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则直言:“莫言,你在京买房违反规定。” 实际情况是,自2010年房产调控开展以来,北京即推出了限购限贷政策,购房者在北京想买房需要有北京户口或在有5年纳税证明。


              14楼2012-10-21 03:57
              回复
                我刚查了一下,从1900年至2012年的113年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共有108人,没有在同一年共同获得该奖项的。
                由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1918年与1940年至1943年共计五年没有颁发该奖项。


                20楼2012-10-21 04:32
                回复
                  2025-11-09 22:57: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108位作家中,计莫言在内仅有五位亚洲作家获得这一奖项。
                  罗德宾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印度杰出诗人、作家、艺术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泰戈尔是一位多产且多才多艺的作家,一生共出版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20多个剧本以及不少游记、随笔、论文和专著,此外还创作了大量的音乐绘画作品。诗歌方面著名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小说作品有《沉船》、《戈拉》、《摩诃摩耶》。泰戈尔曾于1924年访问中国,其诗风对郭沫若、徐志摩、谢冰心等均有影响。
                  施姆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 以色列著名作家。196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出生于波兰加西利亚的一个犹太商人、学者家庭。他10岁时迁居巴勒斯坦,25岁时赴德国任教,1924年重返巴勒斯坦,直至逝世。生活阅历使阿格农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并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阿格农创作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新娘的华盖》、《宿夜的客人》、《前天》,短篇小说《黛拉婆婆》、《千古事》等。他的作品流传很广,已被翻译成近 20种文字。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其三部名作《雪国》、《古都》、《千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保持了日本的古典美及民族个性。川端崇奉禅宗,将佛经看作世界文学的极致。他古典文学素养深厚,幼时即熟读日本文学名著,并深受外国现代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乔伊斯等人的影响。川端的代表作品有《伊豆舞女》、《水晶幻想》、《浅草红团》、《雪国》、《名人》、《湖》和《古都》等。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寓所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大江健三郎(1935-) 日本著名作家,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出生在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今内子町大濑)。大濑地处森林峡谷间,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对大江健三郎后来的创作影响颇深。
                  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品有《死者的奢华》、《广岛札记》、《人的性世界》《同时代的游戏》、《青年的污名》、《日常生活的冒险》、《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  


                  24楼2012-10-21 04:45
                  回复
                    听说发图长经验
                    洒家也来试试
                    8张5分
                    妥妥的
                    小黑镇场
                    就快完了
                    凑数
                    经验到手


                    30楼2012-10-22 1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