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系吧 关注:3,725贴子:33,321
  • 3回复贴,共1

朱思本及其《舆地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朝在地图绘制方面,以朱思本的成就最大。他继承了晋间裴秀(223-271年)和代贾耽(710-785年)的画方之法,即画图时打上方格,每格代表一定里程,绘制了《舆地图》,使他成为代地理学及中国地图史上的划时代人物。


1楼2012-10-18 10:56回复
      朱思本实地考察历时20 多年,足迹遍华北、华南、华东、中南诸地区,可谓"跋涉数千里间"。他参考的书籍仅就他《舆地图自序》中提到的地理学著作就有郦道的《水经注》,《通典》,李吉甫的《和郡具志》,丰九域志》等。另外,此时《一统志》也已编纂完成,亦是他的重要参考书。《一统志》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其中附有地图,当为朱思本提供很大方便。


    3楼2012-10-18 10:59
    回复
      2025-08-06 03:2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朱思本利用前人成果是有所取舍的,他以自己渊博的地理学知识,剔除那些不够准确的东西,借鉴吸收其合理部分。如在绘法上就吸收了贾耽《海内华夷图》与伪阜昌七年所刻《禹迹图》中计里画方的方法。具体绘制时又十分严谨细密。据他在《舆地图自序》里说,此图主要以他实地考察的地区为主体,"若夫泓海之东南,沙漠之西北,诸蕃异域,虽朝贡时至,而绝罕稽。言之者既不能详,详者又未可信,故于斯类,姑用阙如"。即他觉得自己掌握的材料不够详确,宁可暂时付缺。如关于西北地理的知识,他在翻译梵文《河源志》时就有过接触,但他认为没有实地考察,所以心中没数暂阙如。正因为如此,朱思本对自己的《舆地图》十分自信,他在《自序》中说:"其间山河绣错,城连径属,旁通正出,布置曲折,靡不精到。"事实也确属如此,朱思本的《舆地图》在精确性上大大超过了晋裴秀和代贾耽的地图,并且一直影响了间的地图绘制。


      4楼2012-10-18 10:59
      回复
          朱思本绘制《舆地图》从至大四年(1311 年)开始,至延佑七年(1320年)方完成,历时10 个寒暑,并刻石于江西龙虎山上宫之三华院,流传至初,现原图已失传。朱思本用画方之法,先绘制各地分图,然后合成长广各7 尺的《舆地图》。该图以中国为主体,外国作衬映;内容较详细,图形轮廓较准确;系统地使用了图例符号,是初各代绘制全国总图的范本。由于图幅过大,不便舒卷,后人罗洪先依据此图把大幅地图分绘成小幅,刊印成书,取名《广舆图》。所幸罗洪先的刊刻补充,使我们今天仍可见到《舆地图》的概貌。17 世纪中叶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Martini,1614-1661 年)绘制的《中国新地图集》,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罗洪先刊刻的《广舆图》。卫匡国由于1655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中国新地图集》而被誉为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可见朱思本不仅是中国代的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学家,而且具有世界性影响。


        5楼2012-10-18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