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于1949年4月25日下午离开溪口,驱车至宁海西店,换乘轿子到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渔村——团堧。三天前,宁海县政府通知村里:“三天后有一大员过境,请做好迎送准备。”所以保长召集所有甲长,调来十多张竹排,听候差遣。蒋介石的兵舰太康号停在象山港的狮子口内。兵舰吃水太深,无法靠岸,需用竹排驳到汽艇,再由汽艇送到舰上。团堧村担负的任务就是用竹排把蒋介石送到汽艇。
时过60年,送蒋介石和随员到汽艇的村民,现在只剩下戴永昌一位。他今年88岁。制片人采访了这位唯一健在的当事人。
戴永昌虽年近九旬,但身体健康,思路清晰,他详细讲述了蒋介石离别故里远走他乡的一幕:
4月25日下午,蒋介石和他的随从人员、卫士来到村里,我们一听说来者是蒋委员长都感到十分意外,特地为蒋坐的竹排上铺了门板,再放上大座椅,使他感到平稳舒适。与蒋介石坐同一竹排的是蒋经国、俞济时和两名卫士。蒋介石上排坐下,就拿出地图,摊在膝上,边看边问:这是什么地方?他指的是奉化栖凤村。回答后,又指一个地方问,当听到回答的地名是:“宁海喜鹊窝”时,他面露笑容,感到吉利。当他的目光移向江中一个土墩时,问:这叫什么名字?回答是“仙人墩”,蒋介石更高兴了。蒋介石进了汽艇,又探出身来,关照卫士:“扶俞先生一把。”因为俞济时当时患有脚疾,行走不便。不久,蒋介石一行乘坐的太康号兵舰向东海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