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哥确实已经塑造了不少女性的形象,有的为我们熟知,并且成为刚哥的经典,有的只是惊鸿一瞥。从某种角度说,刚哥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演员,演绎了不同性格的角色,每一个都让人眼前一亮各有特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对于刚哥擅长的角色的分析,找到刚哥最适合最能打动观众的表演形式。这里不是单指一个女性角色或是某种类型的角色,而是某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比方说眼神的变化,配上哪个动作更加合适,哪些眼神动作的组合更加悲伤动人,哪些又灼灼其华。诚然刚哥在舞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与那些专业舞者,或者从小开始的旦角相比仍是有差距的。如何能够再最大程度上减少差距?对于擅长的发挥,捕捉最动人的细节,是努力补短之外最应该做到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舞台意境了。舞台环境的转换,包括道具、服装、幕布和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的变化,都构成了舞台意境,同时也都对舞台主角的存在和要表达的艺术形象产生影响。表演者本身的动作、妆容、声音和服装也是意境营造的重要环节。就想刚哥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也逐步地在我的舞台上加入了文化这两个字,然后也渐渐确立这个我演古装,或者说演古典的这样一个形象是最好的一个形象”。古典意境的营造无疑成为了刚哥的亮点和特长。针对不同的舞台格局,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歌曲,如何打造中国古典意境,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利用舞台道具扬长避短固然给了刚哥极大地帮助,尤其是在第一印象方面,刚哥特点鲜明的表演让人记忆深刻,很容易让人捕捉到演出的重点。可是问题又来了。扬长避短向来为人称道,但过犹不及。创新,永远是艺术的中心话题。如何在长处的基础上创新?如何在避短的同时表现出更多的变化?经典的永远是原创的,而不是模仿或者重复。
所以,刚哥的艺术形式如何创新?刚哥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古典舞台形象,那是否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古典舞台人物?自己的舞台故事?女性的角色从男权社会到平等社会有了巨大的改变,刚哥是否可以从中找到线索?已经存在的古典文化是否可以存在新的发展?
3、 而另一方面,古典,真的是永远的选择?在我的身边,很多人基本从来没有接触过古典文化或者说传承下来的古文化。所以他们也许可以接受一两首歌带着古风,却无法全篇囊括。甚至于因为过多而反感。艺术诚然是献给那些欣赏他的人,但是同时也要具有影响力。那么,如何创造这种影响力,既不会过犹不及,也不会中途乏力? 刚哥已经开始将现代的音乐元素和舞台效果加入到平时的演出当中,包括对于rap的尝试,包括和其他歌手的合作甚至是尝试演员的角色。但是,当站在演歌会的舞台上,什么样的创新,什么样的改变才能让古典为更多人接受而不乏味?
4、 再说刚哥的男装角色。朴素卖萌,让我们尖叫不已。但是一位艺术家的气质不仅仅要被粉丝所接受,同时也要能够影响到大众,得到大众的认同。至少在这个时代,认同是必须的。但是是否出类拔萃,却是各家有各家的评说。艺术家的不同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艺术的表达,什么样的气质可以支撑起一种艺术形式?穿梭于男人和女子之间,什么样的平衡是大众可以接受,粉丝所喜爱,同时也被刚哥自己所认同的?对于艺术,对于美,对于舞台,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了艺术研究一说。把艺术分门别类,实际上是把欣赏艺术的人分门别类。那么刚哥的艺术属于哪一类?原创?旦角?流行?昙花一现?引为经典?哪些人是这种艺术的欣赏着,哪些事这种艺术的学习者,哪些人可能被影响,哪些人可能会厌烦?每一件事都有目的,艺术也是如此。所以,刚哥的艺术形式的目的在哪里?
刚哥“希望能将自己的艺术成果归拢起来上升到文化理论的高度。同时,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和大家潜心探索美学、国学、古典舞等之类的知识,但愿自己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艺术的碰撞和结合方面独成一派。”刚哥已经给自己确立了前进的方向,属于艺术成功的目的便是传播传统文化并兼容现代流行艺术,同时将自己的艺术形成理论。在文化的角度无疑是辉煌的成果。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怎样的艺术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怎样的形式才能让观众更加理解和认同?



秋月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