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听到“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一句,总觉得莫名其妙,而“诸子百家”们据此“研究”出了不下数十种解毒,啥“内心的苦闷”、“无情地控诉”云云,更让我无所适从。这时候真觉得自个太缺历练,参不透先生的深意。
后来听闻好事者就此请教海峡对岸的李大师,得到的回答竟然是:狗屁深意,根本就是语病!说话不经大脑!(大意如此)然后就是一堆鲁式语病的宣传。
这段一出,我马上就崔永元一把了,自觉所谓文豪“不过如此”。仿佛自己已经骑稳了鲁迅,也可以为文学革命摇旗呐喊了。
此后言谈间对鲁迅先生自无好语,屡屡以两树一句奚落之。终于,T(Teacher)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讲台上劈来一句“你对鲁迅的了解有多少呢?”让倒鲁倒的眉飞色舞的偶当下呆若木鸡,对啊!说到底,我对鲁迅先生了解始终超不过那几本语文课本的范围。
于是我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翻鲁迅全集去了。看的越多,越觉的自个肤浅,自后但凡谁议鲁迅,哪怕讲地是两棵树那茬,偶铁定沉默。
再看今日之论坛,“昨日的我”有多少呢?
后来听闻好事者就此请教海峡对岸的李大师,得到的回答竟然是:狗屁深意,根本就是语病!说话不经大脑!(大意如此)然后就是一堆鲁式语病的宣传。
这段一出,我马上就崔永元一把了,自觉所谓文豪“不过如此”。仿佛自己已经骑稳了鲁迅,也可以为文学革命摇旗呐喊了。
此后言谈间对鲁迅先生自无好语,屡屡以两树一句奚落之。终于,T(Teacher)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讲台上劈来一句“你对鲁迅的了解有多少呢?”让倒鲁倒的眉飞色舞的偶当下呆若木鸡,对啊!说到底,我对鲁迅先生了解始终超不过那几本语文课本的范围。
于是我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翻鲁迅全集去了。看的越多,越觉的自个肤浅,自后但凡谁议鲁迅,哪怕讲地是两棵树那茬,偶铁定沉默。
再看今日之论坛,“昨日的我”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