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轩吧 关注:450贴子:27,951
  • 9回复贴,共1
这几天在涯叔上看先秦相关的帖子,又两个月前在看西风烈的电视,我还有吧里发过几张图来着
深有所感啊我又开始鸡冻了


1楼2012-10-13 21:04回复
    小时候的我,就是那么滴可耐,灰白即黑,灰黑即白,木有深刻理解Mr.Max的教导
    时间蹦蹦跳跳地进入了初一,那是一个有爱的暑假,因为在那个暑假,俺看完了自己的第一本名著《水浒传》。另外,俺还看了一本讲诸子百家的书(其实一共讲了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纵横家,张相国仪又来了,这一次把张仪和苏秦和在一起讲的,还讲了公孙衍,范雎,陈轸,苏代,苏厉等人,都是战国大腕啊,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把中原搅个天翻地覆,由于张相国童鞋在俺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所以,俺灰常支持苏秦童鞋,希望他能把张仪的威风给灭了,又,那本书是按史记来讲的,所以张仪的苏秦的关系是帅兄弟,他们在同一时代的各国游说,让东方六国一会子互相攻伐,西面事秦,一会子又六国联盟出兵至函谷关,俺看得各种眼花缭乱东方各国国君尤如木偶一般任凭苏张二人以三寸之舌摆布
    


    4楼2012-10-13 21:07
    回复
      2025-08-26 18:14: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相国仪,吕秀才饰

      


      6楼2012-10-13 21:09
      回复
        俺主要说战国时的秦国,从秦孝公渠梁至秦昭王稷
        崤山之战,秦军中晋国埋伏,全部被歼,至此以后,秦无力向中原称霸,又开始在西方称王称霸,自得其乐。
        后,楚将伍子胥受费无极陷害,逃往吴国,得阖闾重用,进攻楚国,陷郢城,鞭尸楚平王,申包胥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跖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左传·定公五年》秦哀公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史记·伍子胥列传》秦师力量不可小窥。
        


        12楼2012-10-14 13:55
        回复

          


          16楼2012-10-14 17:31
          回复
            终于进入正题了,精神百倍来八秦孝公渠梁和他的合作伙伴卫鞅
            先赞扬一下嬴姓赵氏一族皆有坚韧不拔之志,赵国还是赵大夫时有赵氏孤儿复起,后有赵简子当国,赵襄子战智伯于晋阳,
            秦国在之前已经讲了公子连虏公叔痤收回河西,虽然秦国在吴起离魏后有了改观,但是秦国和东方六国特别是他的邻居魏国比起来还是太弱小了,而且地处雍州(周边境)大家都把他当作夷族对待,不和他交往。比如孔子还在的时候,在东周列国蹦达,甚至已经到了秦国的边境,但没有去秦国,所以有孔子西行不入秦一说。孝公自然灰常不爽,于是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了论功行赏的法令。但是这还不够,秦孝公又发布《求贤令》。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篇求贤令灰常有诚意,因为不遮丑,是怎样就怎样,痛陈先祖厉、躁、简公、出子不作为,使国家内忧外患,三晋夺秦河西之地,各国又不与秦结盟,真是莫大的耻辱。(俺吐槽一下,魏文侯当时应当一不做二不休灭了秦国才是,夺秦河西,与秦结下死仇,有他孙子们的苦头吃了,另,魏国像三国时蜀国一样人才接不上,蜀国除了诸葛就没人了,最后竟落到廖化做先锋这步田地,魏国,咳咳,吴起离魏后只有庞涓算个人才,结果被孙膑做了,之后再也没有强大的将领了,信公子无忌后面再说)这一年,卫鞅入秦

            秦孝公《大秦帝国》侯勇饰
            这枚演员俺不熟,求熟悉帝八一下
            


            19楼2012-10-16 19:54
            回复

              再附上秦迁都咸阳时的战国形式图
              


              20楼2012-10-16 19:55
              回复
                话说卫鞅入秦这件事,是件大事,对秦国来说是件大事,对魏国来说,当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直到卫鞅死了看起来影响也不大,但是俺认为对魏国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负面的影响,卫鞅对于秦国的影响先按下不表,此楼单说对魏国的影响。话说卫鞅是卫国没落的贵族之后,可能在本国发展木有前途,又当时魏国经过魏文侯武侯两代人的发展,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许多有能力的外国人到了魏国都受到了重用,实现了他们自己的理想,比如吴起,乐羊等人
                于是身怀大才的卫鞅也去了魏国,希望能在魏国展示自己的才华,得个万户侯什么的工,同时看着魏国在自己手上一步步壮大,比如统一天下什么的(当时正是魏国全盛时期,魏国是三晋领头大哥,西吞河东,东压强齐)但是怀才就像怀孕,不是说有才就有才,也不是一两天就看出来的,但是卫鞅也耐得住寂寞,他先去了丞相府做了中庶子,那名丞相就是之前讲的被秦献公虏获的那个公叔痤,他被秦献公放回后没多久就挂了,临终前告诉魏惠王说卫鞅是大才,自己挂掉之后要让鞅做丞相,如果不让他做丞相就把他杀了,不要让他去别的国家。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糊涂了,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公叔痤死后不久,秦孝公下求贤令,卫鞅就在这时跑到秦国去了。这是魏国流失的第一枚大才,紧接着在秦惠王时期,魏人公孙衍,魏人张仪,魏人司马错先后到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还有被卫鞅虏去的名将公子昂(据说这厮到秦国后自己的家人因为自己吃了败仗被处理了,顿时觉得没有回魏的必要,就在秦国留了下来,他就是后来带着司马错,公子疾伐楚的魏章)到了秦昭王时期就更了不得了,好好的一个范雎被逼去秦国,有才的公子无忌虽然留在魏国,但一直被雪藏着,魏相是色厉内荏的魏齐。自卫鞅后,感觉魏国越来越像秦国开的一所人才交流中心,但凡有才的,先在魏国报个到,然后去秦国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把那个人才交流中心往死里搞(张仪,范雎,公孙衍都是这样干的
                


                22楼2012-10-18 20:40
                回复
                  2025-08-26 18:08: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魏惠王(左边)李立群饰,那天我把这枚老戏骨帖出来时@wa14769 姐立即帖出李老爷子连清时演的电视那是什么电视来着
                  右边那位是公子昂,在大秦帝国这部电视里面是志大才疏的纨绔子弟,好美食,好锦衣,懂音乐,什么都会,是个全才,但就是不会带兵的治国,目测,公子昂躺枪了。这里的公子昂你们猜猜看是谁,他就是雍正王朝里面的侠王,怡亲王十三祥

                  


                  23楼2012-10-18 20:43
                  收起回复
                    卫鞅入秦之后,在孝公宠臣景监的推荐下见到了秦孝公,说了很久,孝公听得快睡着了,没有听他的话,卫鞅走后,孝公非常生气地对景监说:“你给我推荐的是个只会说大话的人,绝不能用他。”(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回去抱怨卫鞅,卫鞅说:“我今天给他讲的是尧、舜治国的方法,奈何他不会悟。”五天后,卫鞅又求见孝公相见,孝公认为他说得比五天前的好,但是不合他的意,于是又责备景监去了。景监又回来抱怨,卫鞅说:“我今天给他讲的是禹、汤、文、武的治国方法,他也听不进去,请你让我再见一次国君。”再一次见面时,教公认为卫鞅说得很对,但是也没有用他,后来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说得不错,我可以和他谈谈。这一次,卫鞅告诉景监他讲的是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看来孝公准备采纳了,等孝公再一次见自己时,他知道可以说些什么了
                    卫鞅V5,这几次卫鞅见孝公就像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珠宝的商人去见一位买主,拿出自己的各式珠宝,任君挑选。孝公也是一位识货的买家,乱世用重典,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秦用重典而大出于天下,后世魏太祖能战胜袁本初也是因为乱世用重典,【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郭嘉十胜十败论之三)诸葛亮也非常推崇这一点。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同时孔子还表示要一张一弛,张弛有道,即儒家也认为乱世当用重典。
                    


                    24楼2012-10-18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