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看过此书,不便发表言论。只是想就吧里吧民常说到的历史粉这一个名词说点什么。粉的定义,是粉丝,而粉丝又是源于英语单词"fans"音译,fans的定义是an enthusiast,在百度贴吧中,粉常用于人,表示对偶像的狂热崇拜者。包括百度中的互粉,也是如此。然而,粉这个的字,是否一定选择与历史连用?或者说,历史爱好者这个词是否妥当?
首先,历史并非人,对于爱好历史,为什么一定要用粉这样一个仍旧多用于对偶像崇拜的字来表达?这在潜意识中,把历史与一个偶像的高度等同,对历史的地位,其实有着无形中的贬低。
其次,历史爱好者这样一个名词,事实上也有些不妥当。你可以说生物爱好者,但绝不能说生命爱好者。你可以不爱好生物,但你不可以不爱好生命。历史在定义中,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它同样也具有着某种道德上的重要性。这源于人们长期对历史的重视,以史为鉴的文化传统。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学科,而是关乎全人类的明鉴。不爱好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背弃,或许更是对人类道路选择的背弃。
我无意将话说的极为严重,只是终觉历史粉一词,甚有不妥。另想声明的是,在我所看来,许多反对该书的吧民厌弃的是作者为了赚钱亵渎历史,并非认为霍去病这位英雄便不该有七情六欲。历来野史也有很多,以历史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不管是否言情,亦有很多,最著名的便是《三国演义》,并不见有太多人来对此批评。但为什么该书独独受到官方和民间两方面的抨击?简单地归于人们的不理智、嫉妒,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对反对者,还是对于赞成者,都是极度不负责的,更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理智、嫉妒的人,自然是存在的,但为何会偏偏针对此书,值得探讨。是否此书真的有内容暗中鼓动宣扬了不好的东西(有人说这样的内容,毕竟只是娱乐,不会有太多人相信。但事实上,以人的角度,如果真的做出这样的宣扬,不管是否有人因此被误导,对于这个人来说,都是违背道德准则,因为违背了道德准则,不会因为结果是否实现而有所减轻他在德性上的亏损,如杀人未遂,不代表此人可以做不杀人来处理。),更为值得探讨的是,该书作者,在面对这样的抨击,她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仍是声明汉朝侵犯弱小民族,却不给出理论依据吗?
反对者,反对的不是书中内容,他们反对的,厌弃的,是他们理解中这位作者这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历史神圣性和道德底线的亵渎。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书作者应该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因为她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不少人对她德行合理的质疑,如果只是不闻不问,自命清高,只会让人感觉到她对读者(读者本身只是读书的人,读者本身被要求良好素质,也源于对人德性的要求,但并不是说反对者就不算读者)感受交流的蔑视。如果一味否定,更显明她的不宽容。我想,至少这位作者应该感谢读者们对她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表现她的宽容诚恳(当然可以选择不表现),拿出更多可以被公认的历史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汉朝侵犯弱小民族”,表现一番史家谨严之风,或者承认自己的观点存在片面性,或者说明大家对她想表达的观念有所误解。不过,关于她反对司马迁的看法,我只想声明,史家中最能被公认的资料,永远都是来自当时的记载。
我希望这位作者尽早意识到问题本质,作出表示,我更希望,这位作者,至少值得你们去为她辩护。毕竟,你们辩护的,表面上是书,实际上,是辩护她本人。
首先,历史并非人,对于爱好历史,为什么一定要用粉这样一个仍旧多用于对偶像崇拜的字来表达?这在潜意识中,把历史与一个偶像的高度等同,对历史的地位,其实有着无形中的贬低。
其次,历史爱好者这样一个名词,事实上也有些不妥当。你可以说生物爱好者,但绝不能说生命爱好者。你可以不爱好生物,但你不可以不爱好生命。历史在定义中,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它同样也具有着某种道德上的重要性。这源于人们长期对历史的重视,以史为鉴的文化传统。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学科,而是关乎全人类的明鉴。不爱好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背弃,或许更是对人类道路选择的背弃。
我无意将话说的极为严重,只是终觉历史粉一词,甚有不妥。另想声明的是,在我所看来,许多反对该书的吧民厌弃的是作者为了赚钱亵渎历史,并非认为霍去病这位英雄便不该有七情六欲。历来野史也有很多,以历史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不管是否言情,亦有很多,最著名的便是《三国演义》,并不见有太多人来对此批评。但为什么该书独独受到官方和民间两方面的抨击?简单地归于人们的不理智、嫉妒,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对反对者,还是对于赞成者,都是极度不负责的,更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理智、嫉妒的人,自然是存在的,但为何会偏偏针对此书,值得探讨。是否此书真的有内容暗中鼓动宣扬了不好的东西(有人说这样的内容,毕竟只是娱乐,不会有太多人相信。但事实上,以人的角度,如果真的做出这样的宣扬,不管是否有人因此被误导,对于这个人来说,都是违背道德准则,因为违背了道德准则,不会因为结果是否实现而有所减轻他在德性上的亏损,如杀人未遂,不代表此人可以做不杀人来处理。),更为值得探讨的是,该书作者,在面对这样的抨击,她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仍是声明汉朝侵犯弱小民族,却不给出理论依据吗?
反对者,反对的不是书中内容,他们反对的,厌弃的,是他们理解中这位作者这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历史神圣性和道德底线的亵渎。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书作者应该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因为她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不少人对她德行合理的质疑,如果只是不闻不问,自命清高,只会让人感觉到她对读者(读者本身只是读书的人,读者本身被要求良好素质,也源于对人德性的要求,但并不是说反对者就不算读者)感受交流的蔑视。如果一味否定,更显明她的不宽容。我想,至少这位作者应该感谢读者们对她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表现她的宽容诚恳(当然可以选择不表现),拿出更多可以被公认的历史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汉朝侵犯弱小民族”,表现一番史家谨严之风,或者承认自己的观点存在片面性,或者说明大家对她想表达的观念有所误解。不过,关于她反对司马迁的看法,我只想声明,史家中最能被公认的资料,永远都是来自当时的记载。
我希望这位作者尽早意识到问题本质,作出表示,我更希望,这位作者,至少值得你们去为她辩护。毕竟,你们辩护的,表面上是书,实际上,是辩护她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