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4日漏签0天
赣南吧 关注:56,539贴子:1,078,16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赣南吧
>0< 加载中...

南赣古镇:七里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璐村惂鐢ㄦ埛_00aPPaA馃惥
  • 金身罗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南赣古镇:七里镇
 文章来源:《赣南客家民居》  更新时间:2007-4-14 17:53:02 
 

  赣州城东部的贡江水面,清波涟漪,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犹如七条大鲤鱼戏嬉抢水上行。“鲤鱼”对岸,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赣南著名古镇——七鲤镇(又称七里镇,今为七里村)。今天的七里古镇古榕遮天,风景秀丽,没有喧哗,也没有人流,是座悠闲宁静,伫立在江边的古镇。往日的车水马龙已经逝去,剩下的是偶尔可见的稀疏卵石小路。只有在聊以穿行沿江数十座如山的古瓷窑堆时,从俯首可拾、斑斑砂碛的古瓷片上,才会透出千余年前,窑烟若雾,瓷贾如云,江西宋代四大名窑之一的七里镇曾有过的辉煌。从那宽阔的江面,沿岸木材堆场的遗迹和一方光绪十二年的官府告示上,仍可寻找出当年七里镇木流穿梭,排满江面,照章纳税的繁华。

  七里镇距赣州城区约七华里,交通方便,与赣县梅林交界。地势北高南低,南部沿江平地,北部属丘陵地貌,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有沿江上坊、中坊、下坊、岭背等自然村,共约5000多人。

  七里镇历史悠久。赣县县城曾于晋义熙七年(411年)设县在七里镇达142年。唐代晚期,由于七鲤窑的兴盛,这里成了一座以制瓷业为主的手工业集镇。宋代 鼎盛时期,七里镇居民6000人左右,成为江西南部最大的集镇。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元丰九域志》一书就有“七里”之名。到了明代,由于 竹 木发达,上游于都、瑞金、宁都及三南各县的木材大量水运到七里镇一带,再从七里扎成木排通过赣江运到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七里镇便成了赣南最大的竹木集散地,一批木材富商便在这里兴起,并开始在此建造规模宏大的住宅。七里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造,既有赣南客家民居的特点,又吸收江浙一带民居所长,大部分为三进式,配有天井、走廊、厢房、四边采用柱板、雕花木扇隔断空间,有的有石柱、对联。七里古民居集中在上坊、中坊、下坊三个自然村,有50栋以上,并都建在贡江沿岸。

  七里镇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古窑遗址就座落在此,还有市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仙娘古庙和池家祠。

  池家祠位于七里镇古街东端,贡江北岸,是赣州城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池梦鲤(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戍恩科状元)的家祠,堂名敦本堂。赣南池氏的祖籍为灌南省西平县。南宋时期,绍兴至喜定年间(1132—1224),池梦鲤的祖父在广东边州为官,返乡时途经赣州,因慕此地山水田间之美,遂在赣州城东水脉洞(今南市街)安家,成为了赣南池氏的始祖。至池梦鲤(第三世)这一代迁到七里镇定居。池梦鲤的七里镇旧居一直保持到明代才因为失火而被烧毁。清代乾龙十九年(1754),散布在各地的池氏后裔在池梦鲤旧居的遗址兴建了池氏宗祠。

  池家祠面朝贡江,遥对峰山,是一栋上下厅布局的建筑,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外部是高大的五山式封火山墙,并且配以砖雕、水磨、灰塑等工艺,内部装修有澡井、轩棚、倒板及雕刻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庄重,是赣南宗祠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赣南文化史及宋城赣州的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座落在七里镇境内,建于明代。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东、西、北为封火墙,进深96米,面阔45米,第一进为古戏台,第二进为天井、走廊,第三进为神位。整座庙宇规模宏大,为水东寺庙之首,是当地群众祭祀许真君的一座庙宇,又称真君庙。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庙,始建于明末,坐西北,朝东南,正中间有一扇宽1。5米,高2。9米的大门,左右各有一扇门,左边小门上方书有“福海”,右边小门上方书有“慈航”,古庙幅宽26米,进深32米,中门面阔三间。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四周为封火墙。第一进上层为亭式“文昌阁”,中层是古戏台,底层为进入第二进的通道。古戏台以六根大木柱为支柱,柱头上书有三幅对联;古戏台的左右为厢房,上为戏楼,是古代专为女子观看戏文而设。第二进为天井和供群众看戏的走廊,走廊廊顶为覆盆式造型,古戏台和走廊的倒板绘有彩绘图案。第三进为正殿,左有庙钟,右有庙鼓,正殿放在神位,分上下两层,上层祀观音,下祀金霄、琼霄、碧霄三位神像。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节选自市政协文史委、市客家联谊会编著《赣南客家民居》一书)
 
 



  • 218.95.10.*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有状元


2025-09-04 11:0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VJ2J馃惥
  • 天外飞仙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村民在搞杨公


  • 璐村惂鐢ㄦ埛_007E7JC馃惥
  • 天外飞仙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来村民们自己搞旅游是出路


  • 深圳潭口狼
  • 真武大帝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才5000人的镇,如何创造辉煌?鸭梨大?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赣南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