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吧 关注:68,964贴子:1,039,488
  • 0回复贴,共1

生命的大自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必全看完)
仁恕才有更大空间,更大的解脱自在,一切学问宗教都是在调和自身及调和整体生命的放下曰大自在 .
只有私我,永远挣扎,混乱,不知整体的自然有序,宽广自在 .
井然有序之心,来自於乾净无杂之心, 来自於敞心的关怀,来自於仁善不已的调和,来自於不断放下的新生 .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本月29日下午四时许于苏州辞世,享年95岁。 .
有道者虚静者真诚者,学任何科目学问,都能像海之浪江之流,绵延不绝自然有序
虽然是同一句话,意义大不同,虚心者感之 .
厚道才是做人的品格///如山崇高之德 .
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能量的人///亲贤不惑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裏讲到的是:孝顺不只是扶养,仍须有尊敬之心.敬是... .
只要有心,千辛万苦必能清明 .
执著过去的快乐, 比不上当下随时发现的喜悦 .
圣人经典虽是过去, 但是可历千古而常新 .
知识记忆经验传统是旧的, 从这裏面生出的思想也是旧的. 但是,环境时空位置的变化 , 诚心感受的君子, 能随其时行合宜中道,推陈出新 .
每一次经验过程,都是生命的成长,超越 .
好想变超人,去拯救世界...... ///立意好, 但先把本心仁心保持好, 无乾净的仁心,一切都将变质 .
只有内在诚心感受才能引发生命的蜕变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性刚暴,孔子故以疾病.毛病来成全他,勿使父母担心. .
了解自己便是明白人类的本质,可以改善自己,改变世界 .
敞心,充满热情,充满创意,内心完全无负担 .
仁善是不忍心的发动,没有动机 .
真实是无价之宝, 只是个平常。乾净空虚的心,自有秩序.生命之美和恻隐不忍,清明真实自现 .
平衡调和是健康是处事的判准 .
好内涵才能建立好社会好世界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仲季三家鲁大夫僭越周礼,是故警之也. .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孔子回答孟懿子问孝,为何还要告诉樊迟呢?就是怕孟懿子误会, 而要樊迟转告。无违, 不只是不要违背父母 , 还要不违背 ... .
无文化无内涵无创新,这是每个人之责 .
觉者之仁行,乃是实德自然之显现. .
无天良无天然无整体无中道无调和,人类问题便无法处理 .
能觉之人有整体,不强调私小对立 .
否定非觉悟状态,成长.生生才是觉悟 .
空虚之心随时感受随时有新意随时调整改善,但无须否定过去执著过去 .
传统 .道德. 文化无须否定,真诚清静之人,自能了解其朴素精神本质,自能传承和发扬, .
文化未深入,如何评? 如何传承?如何发扬? .
傅隶朴: 程宏图讼岳飞之冤,忠良赖以有后,至于胡铨请斩秦桧一疏,正义之声,震撼天下,岂可责以终凶; .
诗: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孟子;仁义忠信,天爵,公卿,人爵; .
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因争讼而受的封赏,无法令人尊敬 .
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或赐予大带官服,一天内被解除三次。 .
仁善光明值得传承发扬 .
喜悦在内涵的成长 .
大国只要仁善崛起,小番国之战略是无法比拟的 .
好奇探索,意识神经正生长创新,编织美好的蓝图 .
无关怀的抗议,无意义,无活力无美 .
勿怀念过去记忆之美,当下之美最实在可靠,让我们感受当下之美,创新发现联系当下 .
若想有良善社会,每个人都要改善自己,才能有足够磁场能量来扭转 .
内涵才有好形象,徒然增加外表的装扮,於内涵有损 .
无深入文化无深入内涵,无法创新 .



1楼2012-09-30 20: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