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发魔女传#十月剧评·之一
白发播出第一周,截止发文时,已历经60多个小时,6集约300分钟的播出篇幅,截止第6集播完,主要演员大部分均已出场亮相,故事发生背景交代清楚,各条明暗线索已基本铺设完毕,各角色人物关系开始错综交织,主要角色感情脉络渐趋稳定明晰,周播剧第一周期暂告一段落,下面粗略分析该剧的一些可圈可点之处。
·周播·
对于电视剧来说,周播是一种播出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模式,以周为单位边拍摄边制作边播出,加大了和观众的互动空间,让观众的反馈可以参与后面剧情的走向甚至是直接遥控结局,这种模式会培养起一批有固定收视习惯的观众,而这种留出空间的参与性,也牢牢掌握了观众的收视忠诚度,制作方、发行方包括播出平台以及广告方,最后加上观众,三方在电视剧周播模式的产业链上形成了牢固的合作关系。这是一种成熟的影视剧产业化模式。但对于内地影视市场来说,这种模式还是空白,所以任何在前面开路试水的剧作,轩辕和白发都必然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压力。
之前的轩辕剑试水成功,在于对市场有准确的定位,轩辕剑改编自游戏,制作公司本身有着之前打造古装偶像剧的经验和底子,同时对准暑期档和青少年观众群,这就在收视上有了较为稳妥的保证。
据官方CSM数据统计,播出期间,轩辕剑单集收视最高2.187,单周收视最高1.82。平均收视率1.617,摘取同时段电视收视冠军,但作为国内唯一的周播剧场播出的剧,这个角度其实没有可比性。而白发接档第一天的9月14日是周五,同时段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一直以破4的收视率领跑全国收视榜,这给白发的首播收视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白发接档后,收视率能否继续保持前剧的热度,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严格来说,新白发魔女传和国外的周播剧还是有所不同的。白发是一部武侠剧,如果按照周播剧的制作程序来要求它,未免强人所难。武侠剧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前期工作比如化妆、服装、道具、布景、以及拍摄中的动作戏,是不可能按照剧情的顺时针发展来完成的,包括演员档期协调以及庞大的后期制作工序,否则,拍摄周期会延长,制作成本也会随着延期不断增加。
而武侠剧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影视艺术类型,结合自身特点,武侠剧在周播剧的探索实践中,是可以允许它有不同于别类型的电视剧制作生产方式的存在。白发在前期拍摄杀青的前提下,制作和播出以周播模式进行,虽然这会给制作团队带来巨大压力,也有人担心极大缩短的制作时间是否能够交出满意的答卷。不过在白发第一周首播之后,看大部分观众的反映还是不错的,后期制作没有大的雷点和吐槽之处,周播这一模式也是能够接受的。
·改编经典·
周播剧对剧本、编剧是有着极高要求的。我们国内的原创剧是没有周播模式的,自然也没有培养起具有这种收视习惯的观众群。这一点对白发是极大的考验。能否在第一周吸引住观众,并且在第一周小结时抓住观众的胃口,留住观众的心继续下一周的热度,这在剧情本身的吸引力,也在剧情的叙述能力。如果观众在第一集就看到了最后一集的结局,这样的剧情叙述能力是留不住观众的。
白发改编自梁羽生小说《白发魔女传》,这是一个已经为广大观众和读者熟知的故事,从1959年开始,历经3次电影版本和5次电视剧版本的改编。当人们得知吴奇隆要再一次改编白发时,许多人表示了质疑。翻拍小说,尤其前面已经有了经典作品的小说,本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人们会在观赏中,不断的拿来和以前的剧、演员、甚至是原著小说进行比较,有比较就一定会有争议,也就一定会出现有失公允的批评指责,这对于后面的作品并不是一件讨好的事儿。
何况,作为周播剧,取材于一个基本上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对儿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不看都会知道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这种吸引力本身就打了一些折扣。这对于吴奇隆版的白发,也是不利的一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