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这一被《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的词汇,无疑构成每个时代兵生活的最活跃因素,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津贴,什么样的津贴便有什么样的兵生活,而无论哪个年代,享受不同津贴的士兵群体总会拥有属于他们的消费观,记住那些津贴细节,也便记住了那些年代!
20世纪50年代:津贴被用来捐献给大庆油田“创造条件”.也有老兵回家 探亲时会用津贴买上一顶当时流行的八角帽.
20世纪60年代:津贴一词从这个年代开始流传,没有哪个兵会乱花钱,每个兵都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有的寄给父母,有的用来办终身大事.
20世纪70年代:农村来的战士用一年的津贴给家里买件运输工具---架子车,城镇战士则把一年攒下来的津贴买一块上海手表.
20世纪80年代:津贴被一些爱好文学的战士用来买汪国真的诗,而对于另一些战士,买单放机听邓丽君,李谷一的歌是他们攒津贴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津贴有一部分被用来买各种各样的电话卡,有一部分用来买三枪短裤,还有一部分用来买洗面奶、海飞丝、夏士莲和舒肤佳.
21世纪初:每月的津贴发下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还钱,其次买电话卡,还有剩余,出去撮一顿,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申奥成功……这些事情都给他们抽烟喝酒提供了借口.
20世纪50年代:津贴被用来捐献给大庆油田“创造条件”.也有老兵回家 探亲时会用津贴买上一顶当时流行的八角帽.
20世纪60年代:津贴一词从这个年代开始流传,没有哪个兵会乱花钱,每个兵都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有的寄给父母,有的用来办终身大事.
20世纪70年代:农村来的战士用一年的津贴给家里买件运输工具---架子车,城镇战士则把一年攒下来的津贴买一块上海手表.
20世纪80年代:津贴被一些爱好文学的战士用来买汪国真的诗,而对于另一些战士,买单放机听邓丽君,李谷一的歌是他们攒津贴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津贴有一部分被用来买各种各样的电话卡,有一部分用来买三枪短裤,还有一部分用来买洗面奶、海飞丝、夏士莲和舒肤佳.
21世纪初:每月的津贴发下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还钱,其次买电话卡,还有剩余,出去撮一顿,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申奥成功……这些事情都给他们抽烟喝酒提供了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