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南多.古安拉奥60岁出头,他睿智、精力充沛、并酷爱图书。
图书给他带来骄傲和欢乐,同时,不管他喜不喜欢,图书几乎占领了他的房子。
古安拉奥,绰号纳尼,已把他在马尼拉中部的家建成了一个非正式图书馆,鼓励本地社区和他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这里的做法很简单。读者可以想借走多少就拿多少,只要他们想--甚至可以永不归还。就像古安拉奥说的那样:“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按照这个策略执行下去,你可能以为故事很快就会结束--最后古安拉奥的书架会空荡荡。
但事实上,他的图书馆--他说是他的图书俱乐部,已经运作了12年。他发现他的收藏已与日俱增,而不是减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图书捐赠出来。
“在我看来,那些图书正在跟我谈天。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成倍增长,”他微笑着说。“这些图书告诉我,它们想被阅读……他们想被传阅开来。”
古安拉奥在2000年开始着手打造他的图书馆,那时他的双亲过世不久。他一直在寻找某样东西,以缅怀他的双亲,当时他就想到了他们遗传给他的良好阅读习惯。

“看见在阁楼上的旧课本时,我就有了把它们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的想法,”他说。
所以他把这些图书--少于100本的收藏品—放在他家门口,看看是否有人有兴趣借阅。人们的确这样做了,而且,他们归还这些图书之后,还带来其他的图书,于是,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
古安拉奥甚至承认目前他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本书在他这里经手流转,但他家门前的书架和箱子里堆叠了至少2-3000本书。
这时候你还没有走进屋子,那里面图书已经迅速侵占了每个可用空间。你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走进前屋,车子早早就把车库让了出来,图书甚至沿着楼梯一直堆叠上去。
图书馆不打广告,但不知怎的,每一天,前来这里的人源源不断。
在我们参观的这一天,好几个店员利用午休时间前来浏览,一个本地人借了一本厚重的关于圣约翰福音的历史的书,几个学童在挑选教科书-虽然我注意到他们也会选上几本时尚杂志。
也有像席琳这样维持图书馆运作的人们。她住在古安拉奥家附近,今天她带来2个鼓囊囊的装满图书的袋子,其中一些是她要还的,其他的是她计划捐赠的。
她说她喜欢这个图书馆的理念,因为菲律宾人-特别是那些不富裕的人们,接触图书的机会有限。
“在马尼拉,我没有去过除国家图书馆之外的任何公共图书馆,”她说,并解释说国家图书馆也很远--而且不可能在那里借到什么书。
如果她要买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约为300比索(4.50英镑,7美元),她说。进口图书--尤其是儿童读物很容易价格就翻番。
“考虑到这里的收入,我认为孩子的父母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她补充道。
为了帮助马尼拉最贫穷的社区,纳尼.古安拉奥不是坐等他们上门,而是走出去,和他的装配了一个堆满了书的大篮子的“图书自行车”一起。
他也开始放眼马尼拉之外的地区。他已经给一个在比科尔省的志愿者几箱书,试图在那里建立起一个类似的事业,比科尔省到马尼拉有10个小时的车程,他的最新计划是帮助一个朋友,在菲律宾南部建立一个图书馆。
她想建立一艘“书船”,在苏禄和巴西兰一带的岛屿流动—那里以分离主义叛军的藏身之处而臭名远扬,而不是传播什么文学的地方。
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我们坐在纳尼.古安拉奥的房子前面,看着浏览他的收藏品的人们,他告诉我他觉得值得花时间维护这个图书馆的原因,乃至放弃了工作,完全依靠他的储蓄生活。
“如果你把这些图书放在橱柜或箱子里,你就无法评估它们的价值,”他说。
“图书应该流动起来。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传递信息。”
“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我觉得我的人生很充实。”

转自译言网,原文网址http://select.yeeyan.org/view/348054/3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