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文集镇向南不远处,有一座大山,自古叫做“金子山”。 古时候的金子山树木丛生,藤蔓缠绕,绿林苍苍。山下沟谷阴森,乱石嶙峋,溪流潺潺。山周围居住的,都是些靠农耕维持生活的穷苦百姓。 有一天,天光明亮,太阳红通通地照耀着山地。一个农夫干完了地里的活路,要回家里去。他走在山林中的小路上,看见对面山顶上有什么东西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他以为是太阳光照花了眼睛,揉了揉,还是看见金光闪烁。于是,农夫趟过溪水,沿着崎岖而狭窄的山路,穿过密密的丛林,爬上了对面的山顶,发现那些闪烁光芒的东西都是金子,每块金子的个头和形状都像鸭蛋,装在一个斗碗大小的石窝里。农夫奇怪了:这山上咋个会有这么些金鸭蛋呢?他高兴了,也没有多想,撩起长衫的前摆,捡起金鸭蛋来搂在怀里。他又四处寻找,再没有发现金鸭蛋了,这才乐滋滋地下山去。 当农夫刚下到半山腰时,突然两只毛色闪着金光的鸭子从山脚下的溪沟里飞上来,经过他头上的天空,朝着他背后的山顶上飞去。在金鸭子飞过的天空中,留下了两条金色的光带。农夫心里想,这些金鸭蛋就是这两只金鸭子生的吗?他转身顺着山路回到了山顶上。果然,石窝里又有两个金鸭蛋;金鸭子刚生下了蛋,又飞走了。他更加兴奋了,又捡起金鸭蛋来,拿在手里热乎乎的。回家以后,农夫悄悄地把金鸭蛋都藏了起来。 晚上,农夫躺在床上却没有睡着觉,他在想,咋个使金鸭子每天多生一些蛋呢?他翻身下床,找了一个箩筐垫上上好干净的谷草,做成了一个鸭窝。他又想,金鸭子不像家里喂的这种鸭子,肯定不会在箩筐里头生蛋,要不得。转念又一想,石窝太小了,把它打大一些,不是就可以多装一些金鸭蛋了吗?农夫想着,眼前的夜色里仿佛也闪烁着金光,他的面前一大堆金鸭蛋。他在心里说:“有了这些金鸭蛋,再说今后还会越来越多,我将吃不完用不完,舒舒服服地过好日子,再也用不着下地干活路了!” 第二天,天刚麻乎乎亮,农夫就信心满满地带着打石头的錾子和锤子上了山。经过整整一天的打造,终于打出了一个箩筐大的石窝。过了一天,农夫以为石窝里肯定有更多的金鸭蛋,又上了山,可是,在那被打大了的石窝里他没有看见一个金鸭蛋,山上别的地方也没有,连那金鸭子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回到家里,去看那藏着的金鸭蛋,却全都变成了乱七八糟的石头块块,农夫垂头丧气了。但他还没有灰心,天天都上山去石窝旁边看,却没有看到金鸭蛋,也没有看到金鸭子,全都无影无踪了。 时间一长,农夫不再上山去看金鸭蛋、金鸭子了,只是天天下地干活路。 后来,山下的人们听到了这件事情。一个和尚模样的人说:金鸭子是玉皇大帝的爱禽,平时都放养在天池里。玉皇大帝见这方百姓穷苦,派金鸭子下凡生金蛋赈济。农夫贪心太大,得罪了金鸭子,向玉皇大帝禀报了,玉皇大帝很生气,召回了金鸭子,又令山神把金鸭蛋变成了石头。 和尚为了规诫人们坚守勤劳朴实的秉性,给那座山取名叫“金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