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殉国,重生
晏清歌临行时送的鸩酒,发作得很快。
不过瞬间,手脚便已开始发麻,五脏传来阵阵绞痛。
长安苦笑一声,咳出血来,随意拿了手中的白色帛书来擦。眼泪和着血打散了帛书上的字,黑色的墨汁化作一团,十分难看。
再次展开帛书,模糊之中,那字迹是长安最为熟悉、绝不会认错的:
“镇南王慕氏起兵北上,破上京,幼帝薨。”
国破了,长宁死了。
晏清歌啊晏清歌。
可曾想到结局竟是如此?
为安抚北境骚动,为保幼弟长宁性命,她毅然和亲远嫁犬戎,如今人还未到犬戎、想象中的那些屈辱都还不曾发生,家国就已不复,长宁就已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还记得离别时清歌曾对她说:
“长安,若到了万不得已之际,不要再顾念什么家国,把它当成最后一条路。”
他说这话时眉头攒起来,仿佛在克制着某种情绪。
与他相识十年,他一直是翩翩美少年的模样,长安从未见他有过那样的表情。当时,晏清歌大概是怕她这个远赴敌国和亲的公主受不了委屈,才为她准备了这杯鸩酒,好让她在不堪忍受的时刻,还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如今她却用了这杯酒来以身殉国。
这杯“万不得已”的鸩酒,竟成了她绝望之际唯一的归路。
就当是小晏送她上路吧。
“父皇,皇姐,长宁……”
肝肠寸断之际,长安轻声呢喃。
“我这就来与你们相见……”
家国、亲人、爱人,此刻都做一次告别吧。
隐约间眼前浮现了一些老旧的记忆。
冰冷的铠甲,桀骜的面容,战神的风骨。
生命的尽头,她竟然想起了他。
原来,她曾见过他。
那让她国破山河的,大名鼎鼎镇南王,慕言殊……
长安没想到,此生还能再回怡和殿。
晏清歌临行时送的鸩酒,发作得很快。
不过瞬间,手脚便已开始发麻,五脏传来阵阵绞痛。
长安苦笑一声,咳出血来,随意拿了手中的白色帛书来擦。眼泪和着血打散了帛书上的字,黑色的墨汁化作一团,十分难看。
再次展开帛书,模糊之中,那字迹是长安最为熟悉、绝不会认错的:
“镇南王慕氏起兵北上,破上京,幼帝薨。”
国破了,长宁死了。
晏清歌啊晏清歌。
可曾想到结局竟是如此?
为安抚北境骚动,为保幼弟长宁性命,她毅然和亲远嫁犬戎,如今人还未到犬戎、想象中的那些屈辱都还不曾发生,家国就已不复,长宁就已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还记得离别时清歌曾对她说:
“长安,若到了万不得已之际,不要再顾念什么家国,把它当成最后一条路。”
他说这话时眉头攒起来,仿佛在克制着某种情绪。
与他相识十年,他一直是翩翩美少年的模样,长安从未见他有过那样的表情。当时,晏清歌大概是怕她这个远赴敌国和亲的公主受不了委屈,才为她准备了这杯鸩酒,好让她在不堪忍受的时刻,还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如今她却用了这杯酒来以身殉国。
这杯“万不得已”的鸩酒,竟成了她绝望之际唯一的归路。
就当是小晏送她上路吧。
“父皇,皇姐,长宁……”
肝肠寸断之际,长安轻声呢喃。
“我这就来与你们相见……”
家国、亲人、爱人,此刻都做一次告别吧。
隐约间眼前浮现了一些老旧的记忆。
冰冷的铠甲,桀骜的面容,战神的风骨。
生命的尽头,她竟然想起了他。
原来,她曾见过他。
那让她国破山河的,大名鼎鼎镇南王,慕言殊……
长安没想到,此生还能再回怡和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