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闲来无事,又细细读了读了沈烈风老师的《唱奇丽之景,作挥绰之声》一贴,越读越感叹。此文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一词让人叫绝,曾有人说过,写中秋诗词中,自东坡的《水调歌头》一出,其他的诗词都逊色不少,基本都废了。大意就是说苏轼的《水调歌头》将中秋一词写绝了,后来者也不敢写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定如此。
以上比喻可能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了,暗骂我这个大炮又在乱放炮了。好吧,不说了,就此打住。言归正传,我开这个贴的本意是,我个人觉得,沈烈风老师的《唱奇丽之景,作挥绰之声》一文,确实写得好,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其中的“以沉魂之魄,清劲之气,唱奇丽之景,作挥绰之声”一句,将降央卓玛的歌唱特点和歌曲类型总结得相当得棒。我个人是相当希望吧里的书法名家能将这十八个字用毛笔写出来,然后装裱成一块精美的匾送给降央如何?希望听听各位老师的声音。。。
以上比喻可能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了,暗骂我这个大炮又在乱放炮了。好吧,不说了,就此打住。言归正传,我开这个贴的本意是,我个人觉得,沈烈风老师的《唱奇丽之景,作挥绰之声》一文,确实写得好,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其中的“以沉魂之魄,清劲之气,唱奇丽之景,作挥绰之声”一句,将降央卓玛的歌唱特点和歌曲类型总结得相当得棒。我个人是相当希望吧里的书法名家能将这十八个字用毛笔写出来,然后装裱成一块精美的匾送给降央如何?希望听听各位老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