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吧 关注:2,964,585贴子:44,747,333
  • 3回复贴,共1

(转)愚人节,你被“愚”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 一叶知秋

核心提示:“愚人节”本是西方的节日,传入中国后被年轻人追捧。在这一天,年轻人出尽“整人招数”为博别人出“洋相”,寻求一种快乐。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范围的流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不可小觑。只是,如我普通之人,也只能写一些文字谈谈我的看法而已,并且也是紧跟流行风说说“愚人节”的种种。原谅我吧!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已经接近30年了。由于对外开放,西方的文化思想等大量涌入中国,西方的节日也随之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对于此,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很多年轻人很是喜欢,反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日渐淡化的趋势,所以很多民俗学专家曾大声高呼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前些日子韩国曾为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很是让国内有识之士震惊,国内也很是热闹地进行大讨论。虽即对中国传统节日给予重视,但也无碍西方的节日照旧在中国很是红火。如果要我追究红火的原因,主要是商家打着西方节日的名号大力促销商品,媒体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国人尤其年轻人对西方的节日趋向认同。于是,在国内常出现这种现状,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热闹场面比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逊色多少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趋势。

写了这些导入的话,主要是有感“洋节”在中国的流行厉害。明天(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了,在网上,已经有大幅报道“防愚攻略”的招数;在我所在的本地区的平面媒体,专列一版是关于“愚人节”的报道的。节日还没有到来,已经大造舆论声势。所以啊,要问为什么西方节日在中国这么流行,媒体还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1楼2007-03-31 12:34回复
    看到上面这些情况,是否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愚人节”的到来?说句心里话,其实我对于西方的节日并没有多大兴趣,我是一个“死板”的人,是一个好静的人,只是在文字的天地里还可以写一些文字聊以自慰。但我没有多大兴趣不能说明别人没有多大兴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见惯了年轻一代对西方节日的趋从。我相信明天肯定在你身边存在“被愚”的陷阱。

    我看到一首诗,是这样写到,不妨摘录供你欣赏,诗名是《绿》:

    “卧梅又闻花,卧枝伤恨低。遥闻卧室水,卧室达春绿。”

    刚我这首诗时,我是很费解的。其实这首诗如果用普通话去读,话中带“愚”之意,如果别人给你送上这首诗要你读,千万要小心啊!从这首诗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何尝不是现在生活中的“愚人”?我不知道外国会不会崇尚中国的传统节日且大张旗鼓!就如我们追捧外国的节日一样。

    还是回到哪首诗上吧,正确的读法是:诗名是《驴》

    “我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天啊,“愚人节”,小心被“愚”啊!


    4楼2007-03-31 12:37
    回复
      2025-08-15 09:4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1


      5楼2007-03-31 12:40
      回复
        那两个姑娘挺漂亮


        IP属地:河北6楼2007-03-31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