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签名的《原声之旅》到了,选号版加带单曲CD。
设计是很别出心裁的,像本厚重的书,含蓄、典雅;正像老大的歌一般。
还没来得及听,应该会不错哦。反正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让我慢慢地品吧。
感觉现在的我,已不像从前那样,听着林的歌,就是全部了。到了这时,最原始的感情里夹伴了许多的人和事,变得分外有血有肉起来;当然的,也多了许多的坦然、亦或是“麻木”。说不准何时,在林的歌声中又会找到从前那种感觉;走得太长,人会变得迟钝,变得不以为然。但无论如何,听着林的歌,我从不会有睡意,有的是打动的冥想。
老大,请你告诉我,喜欢一个人到了最后是不是只剩下了他带给你的另一样东西?
那么,喜欢你的续集是什么?是种岁月的沉积、人生的感悟吗?
总想着感谢林老大陪我走过的这段路,预感接下来他还要陪我走过的路,不要停留才好。
在某一个时刻,总会害怕他的老去;或许,我不要长大才好,他也永远保留着最佳的水准。
每一次,提笔写了,总不敢拿出来,我还会害羞,都这么大了,还只是把感情藏在心里,担心被别人看到。
你说心中的尘土会起飞吗?
我好喜欢看着一个安静的人就那样静静地做这做那,不要浮躁的不安才好。上周看到老大和顺子在节目中给徒弟和声,他就那样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陶醉于乐声中,沉浸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那一幕,好美好美;我无意中一瞥,完全被那幅画面震撼了;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如此忠诚于音乐,可以那样把听众带入他的世界。
眼中的老大,无论何时都那么专注、那么真诚、那么温和、那么令人动容。有时会在对你的目不转睛中了却了杂念,有时会难以自已为你欢呼。
时常庆幸于自己的偶像是这样一个人,默默地出众着,却需要一颗敏感真挚的心才能发现他的美。无意于旁人的不闻不问,喜欢你是种情调,难于用任何词汇修饰的情调。
不知道有多少人错过了你,还好我没有。
他总是希望每个歌迷都积极向上、乐观地生活。生活就是这么巧妙,会让人在冥冥中遇上另外一个人、总会有启迪和感动、总会有追求。。。
偶有一日,我抬头看到一片被玉兰花装点的天空,惊奇于那份纯清;雪白的玉兰含苞内敛,天空也在那一刻变得葱葱向上。我不觉地喜欢上了那片蓝天,虽然它每年只有一季。
不知道有缘的人会不会看到同一片天空。
还是不屑于一些事,又说不出地在乎一些事。
早已过了渴求理解的那个年龄。那个年龄喜欢的歌,是种叫做喜欢的意识,而不是寄托。唯有在林的歌声中,才能找到份寄托的感觉。是否寄托是种停顿,就将人定格了,心甘情愿地沦陷?只觉得在那份歌声中,我静静地蜕变,却是面无表情。
有人说,过了20岁思想就变了。是老了吗,还是愈发觉得岁月匆匆?
安静的时候会想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最后一批玉兰花也快落了,还是希望能有人和我一起站在那棵树下,想心中的老大,看静楚的天空。
不要停顿才好。。。
设计是很别出心裁的,像本厚重的书,含蓄、典雅;正像老大的歌一般。
还没来得及听,应该会不错哦。反正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让我慢慢地品吧。
感觉现在的我,已不像从前那样,听着林的歌,就是全部了。到了这时,最原始的感情里夹伴了许多的人和事,变得分外有血有肉起来;当然的,也多了许多的坦然、亦或是“麻木”。说不准何时,在林的歌声中又会找到从前那种感觉;走得太长,人会变得迟钝,变得不以为然。但无论如何,听着林的歌,我从不会有睡意,有的是打动的冥想。
老大,请你告诉我,喜欢一个人到了最后是不是只剩下了他带给你的另一样东西?
那么,喜欢你的续集是什么?是种岁月的沉积、人生的感悟吗?
总想着感谢林老大陪我走过的这段路,预感接下来他还要陪我走过的路,不要停留才好。
在某一个时刻,总会害怕他的老去;或许,我不要长大才好,他也永远保留着最佳的水准。
每一次,提笔写了,总不敢拿出来,我还会害羞,都这么大了,还只是把感情藏在心里,担心被别人看到。
你说心中的尘土会起飞吗?
我好喜欢看着一个安静的人就那样静静地做这做那,不要浮躁的不安才好。上周看到老大和顺子在节目中给徒弟和声,他就那样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陶醉于乐声中,沉浸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那一幕,好美好美;我无意中一瞥,完全被那幅画面震撼了;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如此忠诚于音乐,可以那样把听众带入他的世界。
眼中的老大,无论何时都那么专注、那么真诚、那么温和、那么令人动容。有时会在对你的目不转睛中了却了杂念,有时会难以自已为你欢呼。
时常庆幸于自己的偶像是这样一个人,默默地出众着,却需要一颗敏感真挚的心才能发现他的美。无意于旁人的不闻不问,喜欢你是种情调,难于用任何词汇修饰的情调。
不知道有多少人错过了你,还好我没有。
他总是希望每个歌迷都积极向上、乐观地生活。生活就是这么巧妙,会让人在冥冥中遇上另外一个人、总会有启迪和感动、总会有追求。。。
偶有一日,我抬头看到一片被玉兰花装点的天空,惊奇于那份纯清;雪白的玉兰含苞内敛,天空也在那一刻变得葱葱向上。我不觉地喜欢上了那片蓝天,虽然它每年只有一季。
不知道有缘的人会不会看到同一片天空。
还是不屑于一些事,又说不出地在乎一些事。
早已过了渴求理解的那个年龄。那个年龄喜欢的歌,是种叫做喜欢的意识,而不是寄托。唯有在林的歌声中,才能找到份寄托的感觉。是否寄托是种停顿,就将人定格了,心甘情愿地沦陷?只觉得在那份歌声中,我静静地蜕变,却是面无表情。
有人说,过了20岁思想就变了。是老了吗,还是愈发觉得岁月匆匆?
安静的时候会想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最后一批玉兰花也快落了,还是希望能有人和我一起站在那棵树下,想心中的老大,看静楚的天空。
不要停顿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