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吧 关注:30,249贴子:695,142
  • 4回复贴,共1

希望能给农民一点帮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水稻早穗现象多发生在对温度敏感的早熟品种上,南方早稻发生较多,减产幅度较大,黑龙江近几年也经常发生。我县2010年、2012年也有发生,水稻早穗是指水稻插秧后15天左右,主茎就开始抽穗。因水稻提早抽穗,营养生长期较短,所以水稻株高较正常株高偏低,分蘖数较少,穗小、粒少,因而产量一般较正常田低。什么原因会造成早穗现象,怎样才能避免因早穗而减产是黑龙江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早穗形成的原因,希望对水稻生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见。
  1.早穗原因
  1.1选用过早熟品种,水稻有感温性和感光性,北方水稻一般为感温性品种,温度高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提前抽穗。水稻品种不同其感温性也不同,一般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出现早穗的现象较普遍。
  1.2插秧后持续高温,插秧后持续的高温会加快水稻生育进程,提前进入生殖生长,从而发生早穗现象。
  1.3秧田管理不当,秧田播种量大,个体营养差
。大棚育苗温度管理不当,尤其是在秧龄2.5叶期,大棚稳定持续超过25℃,诱导了成花的基因表达,水稻成花激素积累增加,叶原基分化转化为花原基分化,从而发生早穗。“水稻栽培专家”等人认为,寒地水稻秧苗对温度的敏感期为二叶一心期,当苗床温度连续 2 天超过 25℃时,生长点受高温刺激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进入幼穗分化,如果苗床温度超过
30℃以上秧苗素质显著变劣。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在过分要求较高株高的同时忽略了对秧苗素质的要求,为了得到便于栽插的较高的秧苗而减少通风炼苗的时间甚至不炼苗,使苗床温度过高而导致秧苗提早进入幼穗分化
  1.4移栽时秧龄过大,造成带孽移栽
,黑龙江垦区旱育中苗标准一般要求秧龄30-35天,叶龄3.1-3.5叶期移栽到大田,随着秧龄增大早穗植株也随之增加。
1.5水稻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田间管理不当,田块肥力较差,移栽后肥水供给不协调,施肥较少,营养供给不足,在预期内没有达到足够的苗数,导致水稻群体过小,群体较弱,不封行,生育进程加快,秧苗不能继续进行营养生长而不正常地提早进入生殖生长,造成早穗。
  2. 预防措施
  2.1品种选择
  寒地水稻品种一般是早熟品种,对温度较敏感,而寒地的气候特点是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气温是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水稻品种应选择在当地可以安全抽穗成熟的品种,避免选用过早熟或过晚熟品种。
  2.2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防止水稻早穗的有效措施,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应施足底肥和壮秧剂,播种量应控制在 250~350 克芽种 /平方米(最多不能超过500克),同时在秧苗期必须加强水温肥的管理,适当早通风炼苗。如当2.5叶龄期温度超过25℃时,通风降温,避免和减少管理不当造成早穗的发生。
  2.3插适龄秧
  适时早插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改善水生长环境,有利于植株健壮,这是防止水稻早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举措。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育秧期和移栽期,做到壮苗适时移栽。
  2.4加强田间管理
  确保肥床旱育,杜绝常规育秧,保证移栽时的秧苗个体生长健壮。出现早穗后,加强对水层的管理,即不用晒田,不应断水,精心管理,及时增施氮钾肥。一是及时追施穗肥,提高成穗率,争取大穗,一般亩施尿素5—8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二是补施花肥,一般苗色淡绿或落黄稻田,亩增2-3公斤尿素,再结合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提高结实率


1楼2012-09-12 17:44回复
    个人整理希望能给农民朋友一点方便。


    2楼2012-09-12 17:56
    收起回复
      2025-08-18 23:28: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啥时候的事情啊?现在楼主应该预测下今秋的粮食价格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2-09-12 19:03
      回复
        专业


        4楼2012-09-12 1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