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放大孩子们的天才与勤奋
张强来自四川成都,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教学过程中,张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激励学生踏实学习。同时,他与学生一起制订班级管理规则,师生彼此约定,在班级中形成自律、向上的班级文化,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张强在两年项目期间也主动参与项目老师的组织管理工作。除了担任项目助理主管来支持新项目老师的教学,他还参加“成员咨询委员会”,代表项目老师参与中国教育行动的重要决策制定、提供建议。2012年7月,在完成两年项目之后,张强进入中国教育行动北京办公室,成为了中国招募团队的一员,为激励更多大学生加入到中国教育行动、成为青年领袖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强在回顾两年教学经历的文章中写到:
“想到两年前的7月,我从清华直接到了云南,没有来得及回趟家,甚至没有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因为我急着赶上一趟旅程:中国教育行动。当校长驱车把我们从160公里以外的市区接到这里时,第一次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乘车的我看到外面陌生而又美丽的风景,对自己说:“人生中最精彩最充实的两年,这就开始了!”转眼间,两年过去了,那么我们有没有得到精彩和充实呢?我想好好回忆一下。
还记得第一堂课,拥挤而破旧的教室里,53个瘦弱的小孩带着害羞又好奇的表情看着讲台上一个害羞又好奇的我。那时,他们12岁,我22岁。一个年轻的老师,一群调皮的学生,我们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很多未曾设想到的挑战:我听不懂学生的方言,而又有一半学生不能说普通话;我总是习惯性把题目讲得太难,却有不少学生甚至不会除法运算;我天真地以为他们会像城市里人们通常以为地那样渴望学习那样勤奋刻苦,而他们却天真地以为我可以很神奇地让他们不做作业也能考试第一。幸运的是,我相信他们,他们相信我,我们都相信:平凡的付出总会换来不平凡的结果。于是,我备好每一堂课,他们做好每一次作业;我跟他们讲我的成长故事和奋斗经历,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生活和梦想;我教他们如何大胆地梦想他们教我如何勇敢地面对艰辛。在这些简单而重复的努力的背后,是我们越来越好的感情和越来越大的进步。终于,我们从年级第六名变成了年级第二名,这用掉了两年的时间,每一学期我们都进步一名,从未后退过。更让我骄傲的是,我们都似乎初尝到梦想成真的滋味并乐此不疲。
当我离开时,教室里只剩下45个人,他们继续坚持对梦想的追求。当他们中不少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考上清华,然后超过你,肯定比你还帅。我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感觉到,他们希望这变成现实,可是现实的困难让他们只能把这个真诚的理想消解在几句没人在意的玩笑话中,这样才能保护着这个梦想不被旁人的嘲笑给击碎。可是,同学们,我想告诉你们:过去两年我们创造了一点点精彩,未来还有无数个两年等着你们去填满。所以,请你骄傲,请你勇敢。
其实,我很感激过去的两年,很感激这帮学生。在我身上依然残存一些理想的时候,给了我机会走进他们的生活,给了我机会放大他们的天才和勤奋,和他们一起成长,而这也一直激励着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们一起奋斗的两年让我更看清了我所坚持的理想是多么真实多么重要:先做一个追求价值和意义的人,再做追求成功的人。
同学们,我们会再相见,那时我们会在大寨的星空下畅谈,不说谢谢,只说说那些最美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