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盖头来—还原《周南·关雎》的本来面目
放下你的盖头来
——还原《周南·关睢》的本来面目
师言
朋友向我推荐一篇文章,即《掀起你的盖头来----探寻《周南·关睢》的故事发生地和男女主人公身份》(载《洛阳日报》2012年6月19日“人文河洛”栏目)。我看后觉得很新鲜,作者马正标先生引经据典,详细道来,把《周南·关睢》是一代帝王和后妃的爱情故事论证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颇为引人。但静而思之,特别是重读《周南·关睢》之后,觉得从诗中寻觅不到一丝一毫的帝王与后妃之恋的事,只觉得它是一首很普通、但很优美的男女恋歌。由此我对作者所写的故事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开始查阅资料,想弄个究竟。
作者马正标先生说:“古文研究专家、洛阳理工学院原副教授王元明先生通过对《周南·关睢》中‘周南’、‘河、’‘君子’、‘窈窕’等 关键字词的考证与研究,为我们打开另一番洞天,使诗中蕴涵的独特意境跃然纸上。”
对《周南》地域的考证。
为了说明论点的正确性,特别说了两点理由:其中一点是:“周武王灭商后次年病逝,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由周公、召公辅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周公的治所自然在洛阳的周王城。”
对“河”一词的考证。
说“河”当为洛河,非黄河。其“理由有三:其一,《周南·关睢》既以‘周南’命名,自然在周王城以南,而黄河在周王城邙山以北,若指黄河当以‘周北’命名。其二,自‘洛出书’以来,洛河被推为‘神异’之河,民间占卜祭祀等重大活动多与洛河有关联。其三,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的《离会曲》中的诗句“何处送客洛桥头,洛水泛泛中行舟。可怜河树叶萎蕤,关关河鸟声相思。”“关关河鸟”与“洛水”自然来自《周南·关睢》中的典故。
对“君子”一词的考证。
“君子”即周成王姬诵。其理由是:“西周初年,君本义当指周天子……”下边把君的引申义例举了很多例子。连着写道:“武王、周公、召公已娶妻生子,不可能出现在《周南·关睢》描绘的场景中。西周初期,只有姬诵年及弱冠,极可能(按:这这个词语也是揣测)因为诗中描绘的爱情故事而被记录传颂。”
对“窈窕”一词的考证。
说“《说文·穴部》中有‘窈’,深远也。‘穴’土室也。由此,知穴的本义是土室。”因而,从‘窈窕’一词中,我们可以窥到这么一个故事: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时,‘君子’姬诵到洛河祓禊(fúxī,古祭名)时,通过占卜获吉兆,后与在邙山土室(窑洞)里居住、来洛河洗衣的‘淑女’邂逅,被其举止所吸引,一见钟情,陷入深深的相思之中。而后,两人依周公之礼而行,通过媒妁之言,‘琴瑟友之’,最后经‘钟鼓乐之’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
我看完王元明先生对《周南.·关睢》一诗中关键字词的考证,还原了一个帝王姬诵与从窑洞里走出来的淑女邂逅成婚的故事,实在佩服他煞费苦心的演绎。现在,我把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写出来,与之对照一下,看看他的说法能否成立。
一、关于《周南·关睢》的地域问题。《诗经》研究著名专家余冠英在《诗经选》序里说:“《诗经》有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都是南国之风。这里所谓‘南国’,泛指洛阳以南直到江、汉的广大地域。”河南大学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在1957年编著的《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分册里指出:“周南在今洛阳以南,汝(江)汉长江一带、荆豫之间。”特别指出“旧说以为在雍州岐山之阳,或以为在洛阳,皆非是。”还有其他专家学者也有持类似观点的。这些考证,恰恰与王、马二位先生说的《周南·关睢》的地域仅限于“河洛地区”大相径庭。我们说,具体的地域是不能确定的。而你们怎么能说是在“河洛地区”呢?
放下你的盖头来
——还原《周南·关睢》的本来面目
师言
朋友向我推荐一篇文章,即《掀起你的盖头来----探寻《周南·关睢》的故事发生地和男女主人公身份》(载《洛阳日报》2012年6月19日“人文河洛”栏目)。我看后觉得很新鲜,作者马正标先生引经据典,详细道来,把《周南·关睢》是一代帝王和后妃的爱情故事论证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颇为引人。但静而思之,特别是重读《周南·关睢》之后,觉得从诗中寻觅不到一丝一毫的帝王与后妃之恋的事,只觉得它是一首很普通、但很优美的男女恋歌。由此我对作者所写的故事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开始查阅资料,想弄个究竟。
作者马正标先生说:“古文研究专家、洛阳理工学院原副教授王元明先生通过对《周南·关睢》中‘周南’、‘河、’‘君子’、‘窈窕’等 关键字词的考证与研究,为我们打开另一番洞天,使诗中蕴涵的独特意境跃然纸上。”
对《周南》地域的考证。
为了说明论点的正确性,特别说了两点理由:其中一点是:“周武王灭商后次年病逝,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由周公、召公辅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周公的治所自然在洛阳的周王城。”
对“河”一词的考证。
说“河”当为洛河,非黄河。其“理由有三:其一,《周南·关睢》既以‘周南’命名,自然在周王城以南,而黄河在周王城邙山以北,若指黄河当以‘周北’命名。其二,自‘洛出书’以来,洛河被推为‘神异’之河,民间占卜祭祀等重大活动多与洛河有关联。其三,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的《离会曲》中的诗句“何处送客洛桥头,洛水泛泛中行舟。可怜河树叶萎蕤,关关河鸟声相思。”“关关河鸟”与“洛水”自然来自《周南·关睢》中的典故。
对“君子”一词的考证。
“君子”即周成王姬诵。其理由是:“西周初年,君本义当指周天子……”下边把君的引申义例举了很多例子。连着写道:“武王、周公、召公已娶妻生子,不可能出现在《周南·关睢》描绘的场景中。西周初期,只有姬诵年及弱冠,极可能(按:这这个词语也是揣测)因为诗中描绘的爱情故事而被记录传颂。”
对“窈窕”一词的考证。
说“《说文·穴部》中有‘窈’,深远也。‘穴’土室也。由此,知穴的本义是土室。”因而,从‘窈窕’一词中,我们可以窥到这么一个故事: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时,‘君子’姬诵到洛河祓禊(fúxī,古祭名)时,通过占卜获吉兆,后与在邙山土室(窑洞)里居住、来洛河洗衣的‘淑女’邂逅,被其举止所吸引,一见钟情,陷入深深的相思之中。而后,两人依周公之礼而行,通过媒妁之言,‘琴瑟友之’,最后经‘钟鼓乐之’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
我看完王元明先生对《周南.·关睢》一诗中关键字词的考证,还原了一个帝王姬诵与从窑洞里走出来的淑女邂逅成婚的故事,实在佩服他煞费苦心的演绎。现在,我把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写出来,与之对照一下,看看他的说法能否成立。
一、关于《周南·关睢》的地域问题。《诗经》研究著名专家余冠英在《诗经选》序里说:“《诗经》有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都是南国之风。这里所谓‘南国’,泛指洛阳以南直到江、汉的广大地域。”河南大学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在1957年编著的《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分册里指出:“周南在今洛阳以南,汝(江)汉长江一带、荆豫之间。”特别指出“旧说以为在雍州岐山之阳,或以为在洛阳,皆非是。”还有其他专家学者也有持类似观点的。这些考证,恰恰与王、马二位先生说的《周南·关睢》的地域仅限于“河洛地区”大相径庭。我们说,具体的地域是不能确定的。而你们怎么能说是在“河洛地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