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清政府停发了给徐悲鸿的官费,为了筹款,徐悲鸿独自回了国。等徐悲鸿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七万大洋,那是他给几个南洋富翁画了几张肖像得到的酬金。
本以为有了这七万元,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徐悲鸿对艺术有着偏执的喜爱,竟然用这七万元,都买了一些绘画作品,蒋碧薇又一次面临饥馁的状况。蒋碧薇为此和徐悲鸿吵了一架,她是一个女人,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一份安全感,可是,没有官费的徐悲鸿,手无分文的徐悲鸿,用什么养家庭呢?
多年之后,蒋碧薇还在回忆录里说:“我从十八岁跟他浪迹天涯海角,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不曾得到他一点照顾,反而受到无穷的痛苦和厄难……”
也许,她说的是真的,十八岁的私奔,到如今已经春秋十载。作为一位锦衣玉食出身的大小姐,她失去的太多了,但是,她还是盼望着,和丈夫过上好日子。
1926年2月,张道藩按捺不住相思,给蒋碧薇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蒋碧薇面对张道藩的热切表白,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从蒋碧薇的角度来说,是想做一位善始善终的女人,她对徐悲鸿的感情,已经成了惯性,她忍受着贫苦的日子,并没有其他的念头。
于是她给张道藩作了回复,希望他重新选择一位女子为伴。张道藩此时也已经来到了巴黎,并且在徐悲鸿曾经就读的国立学校学习绘画。可以说,张道藩也曾是一位小有才名的画家,不过,他的才名被徐悲鸿的光辉遮挡住了。
从此后,张道藩经常去蒋碧薇家做客,徐悲鸿并没有忌讳张道藩,看来,引狼入室这句话,说的还是蛮对的,在不了解对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一次次接受对方的拜访,可能他觊觎的,是你家里那个娇小的女儿或妻子。
张道藩一次次表白未果后,就和法国姑娘素珊结婚了。这个时候,蒋碧薇怀了孕,徐悲鸿为了筹学费,远走天涯,去了新加坡。
在一个女人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张道藩用自己的温柔和关怀照料了蒋碧薇,这期间,张道藩对蒋碧薇的爱慕之情,又深了一层,他喜欢蒋碧薇的落落大方,富有教养的举止,还喜欢蒋碧薇的心。
张道藩又一次给蒋碧薇写信,吐露衷肠。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一般都会爱她明艳的容颜,可是,假如一个女人怀孕的时候,这个男人还爱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她,这份情谊,就难能可贵了。
蒋碧薇依旧是拒绝。虽说十八岁的私奔,是违抗礼教,但是结婚后,一个女人的心就会沉淀下来,她把所有心思用在了哺育孩子上,用在了徐悲鸿的事业上,她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好的归宿,所以,对于别的男人,就不应该有别的念头。尽管这个男人,比徐悲鸿更会关心女人。
1927年10月,蒋碧薇和丈夫徐悲鸿一起回到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