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妮生日快乐】【三观干部】喜剧化悲剧的终极体味(无关韩月华)
■文/妮是神
3月25日 无锡●江苏省税务培训基地
方式:20:30 飞仕影音DVD5
价格:10元
【干部】三步曲:
◆【祝妮生日快乐】【观影干部】别拿她再当湘玉(3月2日)
http://post.baidu.com/f?kz=177835964
◆【祝妮生日快乐】【再观干部】不再把你当湘玉(非煽情版)(3月7日)
http://post.baidu.com/f?kz=179077663
◆【祝妮生日快乐】【三观干部】喜剧化悲剧的终极体味(无关韩月华)(3月25日)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呼吸竟有些沉重。
想起鲁迅的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60多年前关于戏剧悲与喜的论调曾那样精辟地贴合那个时代。祥林嫂的悲凉和阿Q的戏谑,不过是大师笔下用以揭示特定社会背景中种种人物命运的工具。人生的有价值和无价值,之于人性,又都统统囊括于“价值”这个外延中,而悲剧和喜剧的表现手段,只为更好的挖掘和体现人性的内涵。
我们暂且抛开戏剧理论、辞海释义,简单地去定义悲剧和喜剧。有人会将悲喜与泪笑联系起来,悲剧让人哭泣,喜剧令人欢笑;有人会将悲喜与死生联系起来,悲剧往往是主人公的挫折、失败甚至死亡为结局,喜剧则是以故事发展的光明、顺畅、团圆为完满。
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影片《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被冠以喜剧之名,实属恰当。
君不见,电影院里大把笑声,笑岔气了的都有。影片以王喜上身穿工作服、下身裹着浴巾、套一雨靴的背影结束,主人公没有挫败和死亡,而是朝着心里那明朗的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之路大踏步前进,故事以令人欣慰的结局收场,已经圆满得可以了。
是的,初看此片,我也是这般满足地笑着,那些包袱和桥段惹人阵阵发笑,即便是韩月华这条线索里包含着悲情的成分,也能在台词处理和人物表演上,收拢到喜剧的效果;即便是王小强那句“妈,拿点钱,带爸吃包子去!”也会令人鼻头一阵发酸,但这段首尾呼应的台词仍能让一部分观众笑不可支。
不信做个随机问卷,绝大部分的观影人会说:恩,挺招乐的,不错的一部喜剧。
是这部影片本身的喜剧定位暗示了我们?天津卫的独特市民文化熏染了我们?还是冯巩在戏剧界的职业身份影响了我们?
怎的,抛开这些先入为主的意识,我在笑过之后,心里生出的竟是无限悲凉……
……
“哎,说心里话,你配当干部吗?你要敢说,咱嘛也不说了。”
或许你忽略了这一句台词,它却是戳痛我悲剧神经的拿根针。
这是王喜质问何主任的一段台词,说者意气慷慨,听众快意叫好,是的,多正义的一句话啊,正面人物形象顿时高大,无言以对的恶人一下子渺小无比。呵,这样鲜明的主题思想怕是连小学生都总结得出来,可是,我不禁想问一句,这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吗?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句子,你又真的能在身边听到过几句?
大多数人,都是凡人。面对利益取舍,高尚的道德并不一定能超越日常的理性。你见过多少人敢冒着丢饭碗的危险去顶撞上司?你又见过多少路人亲见偷盗的发生而去提醒被盗者?很多时候,在坚守了基本道德底线的时候,人们不会选择更高的标准,因为那有可能带来自身风险,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或许会惋惜,却不能去指责。
而剧中的王喜,满足了人们“小人物大人生”的美好期待。他对工作的极度负责、不畏权贵的“英雄气概”、对待下属的热心关照、跟朋友间的兄弟情意、对妻子的忠诚、对儿子的严格和关爱、与不正之风斗争到底的勇气……哦,原来一个小工长,也是可以活得这般“灿烂辉煌”的。这样的人,就该得到掌声,名誉、地位、金钱,一样都不能落下。所以,我们不用去担心他被贬入冷宫,最终定会谷底反弹的!果不其然,厂长振臂一呼,群众热烈拥戴,一个崭新的干部由澡堂子里大步流星而来!
王喜是凡人,再平凡不过的人了,可是这样的凡人,身上却承载着太多凡人无法实现的圆满。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如王喜般幸运:面对上司压力,可以抗争到底;面对旁人疑难,可以两肋插刀;面对情感诱惑,可以坐怀不乱……稍有偏差,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历经周折,王喜是最后的赢家,可有多少人,即便步步为营,仍旧惨淡收场。而作为赢家的王喜呢?真的赢了吗?其间的甘苦怕是茹人饮水,冷暖自知罢。
生活化的现实不光是纯正的津片子、不光是俗言俚语、不光是柴米油盐、不光是夫妻的枕边私语、不光是朋友的酒肉真言……这些形式,都可以将一部电影做的无限接近于生活的真相,可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精髓又在哪里,是光鲜亮丽,还是血肉模糊。
呵,赤裸裸的现实远比艺术残酷得多。
这样的王喜形象,是真善美的形式载体,整部影片的风格的确也符合了喜剧的诸多元素,然而,当我一直笑,直到笑出眼泪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大喜剧背后大悲剧的反讽况味。
当然,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这部影片的确达到了它的初衷,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
■文/妮是神
3月25日 无锡●江苏省税务培训基地
方式:20:30 飞仕影音DVD5
价格:10元
【干部】三步曲:
◆【祝妮生日快乐】【观影干部】别拿她再当湘玉(3月2日)
http://post.baidu.com/f?kz=177835964
◆【祝妮生日快乐】【再观干部】不再把你当湘玉(非煽情版)(3月7日)
http://post.baidu.com/f?kz=179077663
◆【祝妮生日快乐】【三观干部】喜剧化悲剧的终极体味(无关韩月华)(3月25日)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呼吸竟有些沉重。
想起鲁迅的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60多年前关于戏剧悲与喜的论调曾那样精辟地贴合那个时代。祥林嫂的悲凉和阿Q的戏谑,不过是大师笔下用以揭示特定社会背景中种种人物命运的工具。人生的有价值和无价值,之于人性,又都统统囊括于“价值”这个外延中,而悲剧和喜剧的表现手段,只为更好的挖掘和体现人性的内涵。
我们暂且抛开戏剧理论、辞海释义,简单地去定义悲剧和喜剧。有人会将悲喜与泪笑联系起来,悲剧让人哭泣,喜剧令人欢笑;有人会将悲喜与死生联系起来,悲剧往往是主人公的挫折、失败甚至死亡为结局,喜剧则是以故事发展的光明、顺畅、团圆为完满。
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影片《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被冠以喜剧之名,实属恰当。
君不见,电影院里大把笑声,笑岔气了的都有。影片以王喜上身穿工作服、下身裹着浴巾、套一雨靴的背影结束,主人公没有挫败和死亡,而是朝着心里那明朗的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之路大踏步前进,故事以令人欣慰的结局收场,已经圆满得可以了。
是的,初看此片,我也是这般满足地笑着,那些包袱和桥段惹人阵阵发笑,即便是韩月华这条线索里包含着悲情的成分,也能在台词处理和人物表演上,收拢到喜剧的效果;即便是王小强那句“妈,拿点钱,带爸吃包子去!”也会令人鼻头一阵发酸,但这段首尾呼应的台词仍能让一部分观众笑不可支。
不信做个随机问卷,绝大部分的观影人会说:恩,挺招乐的,不错的一部喜剧。
是这部影片本身的喜剧定位暗示了我们?天津卫的独特市民文化熏染了我们?还是冯巩在戏剧界的职业身份影响了我们?
怎的,抛开这些先入为主的意识,我在笑过之后,心里生出的竟是无限悲凉……
……
“哎,说心里话,你配当干部吗?你要敢说,咱嘛也不说了。”
或许你忽略了这一句台词,它却是戳痛我悲剧神经的拿根针。
这是王喜质问何主任的一段台词,说者意气慷慨,听众快意叫好,是的,多正义的一句话啊,正面人物形象顿时高大,无言以对的恶人一下子渺小无比。呵,这样鲜明的主题思想怕是连小学生都总结得出来,可是,我不禁想问一句,这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吗?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句子,你又真的能在身边听到过几句?
大多数人,都是凡人。面对利益取舍,高尚的道德并不一定能超越日常的理性。你见过多少人敢冒着丢饭碗的危险去顶撞上司?你又见过多少路人亲见偷盗的发生而去提醒被盗者?很多时候,在坚守了基本道德底线的时候,人们不会选择更高的标准,因为那有可能带来自身风险,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或许会惋惜,却不能去指责。
而剧中的王喜,满足了人们“小人物大人生”的美好期待。他对工作的极度负责、不畏权贵的“英雄气概”、对待下属的热心关照、跟朋友间的兄弟情意、对妻子的忠诚、对儿子的严格和关爱、与不正之风斗争到底的勇气……哦,原来一个小工长,也是可以活得这般“灿烂辉煌”的。这样的人,就该得到掌声,名誉、地位、金钱,一样都不能落下。所以,我们不用去担心他被贬入冷宫,最终定会谷底反弹的!果不其然,厂长振臂一呼,群众热烈拥戴,一个崭新的干部由澡堂子里大步流星而来!
王喜是凡人,再平凡不过的人了,可是这样的凡人,身上却承载着太多凡人无法实现的圆满。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如王喜般幸运:面对上司压力,可以抗争到底;面对旁人疑难,可以两肋插刀;面对情感诱惑,可以坐怀不乱……稍有偏差,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历经周折,王喜是最后的赢家,可有多少人,即便步步为营,仍旧惨淡收场。而作为赢家的王喜呢?真的赢了吗?其间的甘苦怕是茹人饮水,冷暖自知罢。
生活化的现实不光是纯正的津片子、不光是俗言俚语、不光是柴米油盐、不光是夫妻的枕边私语、不光是朋友的酒肉真言……这些形式,都可以将一部电影做的无限接近于生活的真相,可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精髓又在哪里,是光鲜亮丽,还是血肉模糊。
呵,赤裸裸的现实远比艺术残酷得多。
这样的王喜形象,是真善美的形式载体,整部影片的风格的确也符合了喜剧的诸多元素,然而,当我一直笑,直到笑出眼泪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大喜剧背后大悲剧的反讽况味。
当然,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这部影片的确达到了它的初衷,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