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70贴子:89,845,422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


来自手机贴吧1563楼2012-11-06 07:53
回复
    受不鸟了,快快更来!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564楼2012-11-06 10:11
    回复
      2025-11-14 09:40: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所谓祸从口出,还真有人HI我求搞基在此申明下我是标准的直男附照片一张
      


      1565楼2012-11-06 11:53
      收起回复
        既然不少人表示对杨修之死甚感兴趣,那我就再说细一点儿吧。
        杨修,曹操,一个有才,一个爱才,这原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然而曹操随着年纪的增大,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于杨修这种始终爱揣摩领导心思的人,也越来越不待见了。
        加之杨修本身是一个文人,也有着文人身上,所拥有的通病:
        ——内心中对权利的渴望
        文人居于庙堂之上,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多半只能干吼几声以解心中之闷。他们口头上追求着“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仕途顺利,能够借自己的权利表达出所谓的治国理想。当然了,如果他们真地能做到万人之上,也就不会坦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了,更不会逆着统治阶级的意愿而一意孤行。
        一言以蔽之,杨修的悲剧就在于:局面不明朗时,他心中对既保住自己利益和对实现更大欲望的追求蒙蔽了他睿智的眼睛
        ——参与到了夺嫡之争里去
        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做一个旁观者,但他却选择了孤注一掷的冒险以求获得更稳固的地位,甚至想以此实现身为文人,最宏伟的人生理想。
        然而他最终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文人杨修的悲哀。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着冲突。
        杨彪的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换句话说,杨修就是袁术的外甥,而且他们的政治观念是与孔融祢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的,所以又因此见忌。
        无论如何,曹植的核心谋士就这么被杀了。然而,曹植的悲惨命运,
        才刚刚开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66楼2012-11-06 11:54
        收起回复
          公元225年,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曹丕趁机把他抓起来。
          为了以示公正,曹丕还装模作样的提请朝中百官典议,准备给他扣上“三千之首戾”的罪名,处以“大辟”的刑法。
          大辟,就是死刑,主要方式是砍头。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时候,太后又出来帮忙说话了,并且曹植自己也鼓起勇气自我辩白,曹丕只好放了他。
          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曹植,虽然屡屡碰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为了保护自己,他还经常写信给曹丕,甚至还上万言书,时不时就写诗或者写谢表呈送曹丕,不单为谢罪,也为称颂曹丕。
          不得不说,这招很管用,见到自己弟弟彻底服输了,曹丕也就没再动过要杀他的念头。甚至有一次路过曹植住的地方时,还特意去看他,并给他增了封邑。
          即便如此,曹植依旧是很痛苦的,因为他没有了自由,天天被监国谒者盯着,连喝酒都要管,你们说这谁受得了啊?
          但为了生存,就必须得忍受!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植终于撑到了熬出头的一天,
          因为曹丕死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68楼2012-11-06 12:06
          收起回复
            之前说过,曹丕因为长期活在恐惧中,所以命也不长,只活了四十岁。
            而那一年,曹植还只有三十五岁。
            曹丕死了,曹植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虽然皇位跟自己无关,但好歹继位的是他的侄子。
            这个侄子,就是魏明帝曹睿,是曹丕和甄后的儿子,即位时还只有二十二岁。
            作为皇叔,曹植不想被埋没,于是他屡次上书,希望能有一个带兵打仗、为国建功的机会,可是曹睿始终不给他这个机会,甚至在进京朝见时,曹植连想见侄子个面都难。
            曹植也不再天真了,他看穿了他这个侄子,与曹丕根本就是一丘之貉,甚至对待自己有时还不如曹丕,变着法儿地折腾他。
            最起码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此时的曹植是彻底绝望了。
            郁郁寡欢的他,只能寄情于诗词歌赋,因此,他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很多都堪称传世之作。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69楼2012-11-06 12:12
            收起回复
              在政治上,曹植无疑是一个失败者;而在文学上,他却是一个成功者。
              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就了文学上的辉煌,或许这也是上天的安排吧?
              “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建安之杰”,其作品无论是诗赋还是乐府,抑或散文,其艺术成就都是无比伦比的,后世更是推崇备至,影响极为深远。
              然而,艺术上的成就并不能改变他凄苦的命运,他只能在诗中感叹他的辛酸和痛楚,怀才莫展、壮志难酬,现实的凄楚,使得他只能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快乐。
              想建功立业,没门儿;
              想报效国家,没门儿;
              甚至只是想见曹睿一面,对不起,依旧没门儿。
              何等悲哀,何等凄凉!
              公元232年十一月,曹植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抱恨而终。
              他“汲汲无欢”地离开了这个他留恋却无可奈何的世界,
              终年,四十一岁。
              临死前的曹植可能会苦笑吧…
              “哈哈,哈哈哈哈…哥哥,虽然皇位没争过你,但我始终还是比你多活了一年,这次,
              是我赢了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70楼2012-11-06 12:21
              收起回复
                -.-……断网了,傍晚再来吧~


                来自手机贴吧1572楼2012-11-06 12:39
                回复
                  2025-11-14 09:3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是在哪里上学啊?莫非是山大的?


                  IP属地:山东1573楼2012-11-06 14:23
                  收起回复
                    这个故事并非记载于史书,而是流传于民间,因为它说得是曹植与甄后的绯闻。
                    甄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甄姬。
                    她是袁绍的儿媳,后来曹操攻破邺城,便成为了曹丕的妻子,换句话说,
                    她是曹植的嫂子。
                    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但曹植写的这篇《洛神赋》的确是怀念一位女子。那么这个“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是不是就是甄后呢?
                    我觉得是的。
                    虽然有很多人找出了不少很有道理的理由来反驳,但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曹睿继位后,觉得洛神赋的原名《感甄赋》实在不雅,于是改名为《洛神赋》。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曹睿还需要以改名来避嫌吗?显然曹植一直爱慕自己的嫂子,至于他们之间的恋情进展到了何种地步,是不是只是曹植的单相思,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了甄后而作的。
                    爱情,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情愫,没有人可以真正参透它。既然参不透,我们自然也无法懂得曹植与甄后之间的爱情了。
                    但无论如何,有此凄美传说流传后世,已经足够了。
                    千年之后,我似乎又看到那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女子,正凌波微步,翩翩而来……
                    


                    1574楼2012-11-06 17:28
                    收起回复
                      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刘备让一直讨厌自己的才子刘巴,写了一篇祭天文诰,说刘备承继刘邦和刘秀,合理合法,继承大统。
                      至于是曹魏还是蜀汉为正统,其实并不重要,毕竟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有意义。
                      无论如何,刘备终于做皇帝了。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一年,他六十一岁。
                      我们不知道,此时的刘备,是否还记得自己家门口的那口大桑树,但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
                      他实现了自己的那个梦想。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是的,当年桑树下的这句戏言,如今,
                      终已成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77楼2012-11-06 18:05
                      回复
                        整整四十年的奋斗,终于梦想成真。
                        曾经的贩履织席之徒,称为了如今的九五之尊。
                        无疑,刘备成功了,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
                        多少次的阴谋和杀戮,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恐惧,多少次痛彻心扉的无奈……
                        他都挺过来了。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一点:
                        人,只要有愈挫愈勇、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不过,做了皇帝后的刘备还没来得及感慨,更没来得及享受,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就是这个决定,他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将蜀汉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攻打东吴
                        公元221年,刘备出兵了。而他的人生,
                        也即将走向终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78楼2012-11-06 18:18
                        回复
                          OK,今天就到这儿啦。 一会儿出去看比赛去咯~


                          1579楼2012-11-06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