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86贴子:89,847,252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作为办公室主任,在机关里抄文件的他,披上了战袍,亲自率军攻城,激励三军斗志。
结局是简单的一句话:“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
单看这几个字,其实也没什么,战场上嘛,受点伤是难免的,而关键在于,为流矢中后还有一个字
------卒
这万恶的一个字……
庞统就这么挂了。
带着他的希望,和遗憾,挂了。
而且,雒城也没因他的激励,或死亡,就立马被破。刘少帅继续坚守着,该怎么还是怎么,地球照转,城照守。
这就是现实。
梦想,是不一定必然实现的,不管它那么崇高或多么不崇高。
现实就是现实。
而刘备看着这个,只怕是也会产生一种恐惧。庞统的梦,没实现,就死了。
那他的梦呢?
他执著到今天,用了整个生命去赌,去拼,他能成功吗?
他会不会也像庞统一样,刚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后就----挂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要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残酷本色,就在这个时侯,
一个雪上加霜,让刘备本就不爽的心情更加灰暗的消息,传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78楼2012-10-17 15:06
回复
    北边的张鲁出手了。
    刘备和刘璋打的欢,张教主看着,心说能不能趁机扩大下教区?
    于是,他打算捞一把,从后面打刘备。有枣没枣,先捞一杆子。
    刘备这下心情彻底灰暗了。
    前有刘少帅,后有张教主,他夹在中间,这滋味真就和火腿差不多了。张鲁那里虽然没什么名将,但现在自己正在雒城血城,他生力军插一杠子,还真不好办。
    让他庆幸的是,在这危急之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张教皇本着博爱的心,还是不打算上来就兵戎相见的,他要先派人去忽悠。
    他派了一个叫杨昂的,跑去葭萌关,向当地的守将表示:
    “大兄弟,我看你一个人守的也挺苦的。来吧,让师君的大爱普照你,咱们来一起守吧。”
    这个忽悠并不高明,估计是杨昂在教区时间呆长了,脑子有点异于常人。但对守将来说,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如果拒绝,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将是张鲁的大军。
    而且,他没有求援兵的机会,刘备大军正在血战雒城,一个连的兵也派不出来。
    但他没有犹豫。
    这个葭萌守将、也就是那个即将站出来帮刘备一把的人,向着张鲁的使者杨昂,坚定的,说了一句话。
    也可以说是,一个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79楼2012-10-17 15:10
    收起回复
      2025-11-14 20:35: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滚!”
      这个人叫霍峻。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
      他生在一个灶反派世家。
      他的哥哥叫霍笃(这名儿起的),天下纷纷,诸侯争霸之时,霍笃热血一冲,“咱也拉队伍开干!”
      然后,他就拉起来了一支军队,人数,数百。
      这就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曹操南个征就号称百万,江东那边发个三万刘备都“恨少”,这哥们儿野,拉个几百人就敢打大旗。
      不过有道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本着豆包一样是干粮,村长一样是干部的精神,刘表还真收编了这支队伍。
      不久,霍笃就真“笃”了,病情沉重之后挂掉,刘表就把这个队伍给了霍峻。
      而霍峻,继承了家族叛逆因子的霍峻,即将在这葭萌一战里,
      写下他人生中最出色的一页。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0楼2012-10-17 15:12
      回复
        前面说过,战争,因为他是动态的,所以经常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形成交错之势。
        葭萌这里就是这样。
        当刘备的大军在雒城形成胶着之势时,他的大后方--葭萌这个地方,就成为“他的雒城”。这是一块大肉,必将会有人,以他对雒城之道,还治其葭萌之身。
        这时,张教主使个计谋(如果说那个可以称之为计谋的话),没成功,他颠颠的就按兵不动了,继续在汉中传经布道,开展五斗米主义教育。
        他真的不适合生在中国,而应该生在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
        而张教主因为宗教信仰问题没有及时抢吃这块大肉时,另一个人却突然的觉醒了。
        刘璋。
        应该说,只要能青史有名的人,总会有其过人之处的。
        刘璋虽然不能和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比,虽然比他的父亲刘焉也是有所不如,但毕竟,他还是一方诸侯。
        就像印象里,懦弱无能的刘表,一样曾有“单骑入荆州”的壮举一样,刘璋,也会有他小宇宙爆发的时侯。
        看着这么争气的少帅儿子,他也绝对要硬气一把了,“有其子必有其父”嘛,少帅虎了,咱这个老帅就不能一直在九宫格里坐着。
        于是,他出手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1楼2012-10-17 15:14
        收起回复
          “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霍峻。”
          一万多人,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冲向了霍峻把守的葭萌关。
          而霍峻多少人呢?
          还是他那数百人。
          这听起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事实上,有人完成过。
          比如于禁,延冿,二千人守袁绍十万。
          其实这种事情,分析一下,还是存在其可能性的。原因就是四个字:
          “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里,为什么讲其下攻城……实在没办法了,才攻城,而攻城是下下策呢?
          就是因为攻城之难。
          古代没有重武器。别看现在电影里拍冷兵器战争片,动不动就是火光飞影的,投石机动一下,燃烧的石头就跟火焰弹似的砸向敌城。那其实都是为了视觉效果,而仿的现代火炮。古代要真有那玩艺,霍峻这城也就不用守了,跟本没守的可能性。
          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分析,不能因为攻城之难,就没有攻下来的城。乐进的到处先登也不是闹着玩的。
          说到底,还是士兵的素质,将领的指挥。
          更重要的还是,将领的勇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2楼2012-10-17 15:15
          收起回复
            守城这玩艺,说是技术活,更多的是体力活,尤其是当对方兵临城下的时侯。想守住,那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且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危胁。
            这个时侯,决定士兵斗志的,只有将领的勇气,和意志。
            值得庆幸的是,霍峻是有这种勇气的。“几百个人就敢凭空拉大旗,现在有个城池了,几百个人还不敢守个城?”
            从这个角度看,灶反世家出身,就是好啊。
            霍峻骨子里就流着一股叛逆的血,当着种叛逆的性格使他天生就更喜欢挑战,更喜欢危险,对危险完全没有害怕和犹豫。
            这个时侯,我们可能看到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
            刘备在拼了命的打刘璋的雒城,而刘璋则在拼了命的打刘备的葭萌。这就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厮杀,虽然他们没有直接交手,但比直接交手更加残酷。
            因为直接交手,败了,可能原地退回,召集人马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而这种意义的拼杀,败了,就是死,
            没有你卷土重来的机会。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3楼2012-10-17 15:22
            回复
              最终,在刘备的坚持下,雒城,破了。
              这个攻蜀之战中,最重要的据点,双方为此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
              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
              刘少帅努力了,他做到了最好。但即使这样,最终还是没能挡住刘备这头苏醒的雄狮。
              而就在这个时侯,一个让刘璋更觉雪上添霜的消息传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4楼2012-10-17 15:23
              回复
                被围攻许久的霍峻,发动了反攻!
                这一年,刘备怎么打的雒城,刘璋就怎么打的葭萌,他和刘循一样,在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整整一年,都没有被对方攻破。
                而他要比刘循幸运,因为他对面是刘璋而不是刘备。
                他苦守了一年,对方也苦攻了一年。正如前面所言,现在,比拼的是意志,而敌军的意志也就在这一刻几乎垮掉。
                刘璋部队实在是无语了,这葭萌关在自己手里时,没听说多坚固啊,怎么一跑刘备部将手里就成铜墙铁壁了?
                他们实在受不了了,开始懈怠,攻也不好好攻了,该打牌的打牌,该上网的上网,该看片的看片。
                而就在这时侯,敏锐的霍峻,觉察到了敌军的异动。
                这就是将军,战场指挥官。他们必须对战局有着精准的判断,从战斗的声音、敌人的节奏中,就可以捕捉到诸多的信息。
                诚如老克所言,战争,是一样高智力的活动,任何一个指挥官,都必须具有高度的智慧。
                只有头脑灵敏,判断准确的指挥官,才能将战场上的力量瞬间集中,并发挥到最有用的地方。
                霍峻就是这样一个足称优秀的指挥官,他查觉到了这点之后,马上对敌人发动的猛烈的反攻。“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砍了对方主将的脑袋。
                这是一次重要的胜利,此胜之后,刘备彻底解除了后方危机,是攻蜀战役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正是因为这点,刘备对霍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平蜀之后,就授予了霍峻少将衔(偏将军),并任命其为梓幢市市长(梓幢太守)。
                霍峻死后,刘备也给予了最大的恩宠,亲自带人凭吊,并为他守灵(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雒城破,葭萌稳固,刘备历时一年,赢得了攻蜀之战的最重要环节之后,全线就开始一路飘红了。危机,解除了,部队,士气高涨了。张飞的西线部队也凯歌高奏,斩将破关,并收服了老将严颜。
                成都,旦夕可下!
                眼看着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就要来临,眼看即将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坚固根据地、大后方,刘备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智谋,要一如此前的完美发挥。
                刘备桌子一拍,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步,我只要再走三步,蜀,就是我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5楼2012-10-17 15:55
                收起回复
                  2025-11-14 20:29: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步,会师。
                  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史,许多大的战役,都是以会师的方式完成的。原因很简单,握坚拳头出击才有威力。
                  这次也不例外,刘备攻下雒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张飞诸葛亮军团前来会师,会师地点:
                  成都。
                  赤壁战前,曹操给孙权写的著名信里有一句著名的话:“与将军会猎于吴”。但最终这句话成了个大笑话,估计曹操回去后马上封杀魏国论坛,禁止这句话再出现。
                  而在刘备这里,却成了事实。现在,他真的是领着大军,和刘璋“会猎于蜀”了。
                  刘备张飞诸葛亮合兵一处,包围了成都,围而不攻,就在外面打猎玩儿。张飞没事儿再喊一声嗓子:“大哥,又打了只兔子嗨!”然后成都里面的就吓个不轻。
                  “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这刘备不是酣睡,是拿着刀枪火炮在外面搞军演。
                  第一步,把成都军民之心吓了个够怆,刘备接下来就要开始他的第二步了。


                  1186楼2012-10-17 15:56
                  回复
                    第二步,借力。
                    借谁之力呢?
                    传说中的“西凉神威天将军”。
                    马超同学终于再次登场了,地点,张鲁治下的汉中。
                    这些年马神威日子越混越惨。
                    他最辉煌的日子就是他造反的时侯。他父亲和韩遂不和,向曹操请求调回中央,所原部由马超统领(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趁这个机会,他联合韩遂造反了。
                    马腾死那会儿,正是他一生之中最灿烂的日子,西北“自由”军副总司令兼参谋战,奇谋迭出,计行连环,两次差点儿把曹操算死。
                    但自从被曹操虎豹骑大败之后,他的日子就一天惨似一天。
                    先是被王烈女联合一帮龙套把他搞了个够呛,接着被夏侯猎豹千里急行追着揍,好不容易跑到显亲投奔韩遂准备找羌族兄弟们再拉队伍,结果又被夏侯猎豹追上,一气被赶出了大西北。
                    现在,堂堂神威天将,跑到了张鲁那里当打工仔。
                    这个落差太大了,当年是联军副总司令,好歹算一方诸侯,现在在诸侯手下当个县级干部,还是挂职。
                    这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而刘备,就在这个时侯抓住了这个不安定因素,来了个“铁树开花”。


                    1187楼2012-10-17 15:56
                    回复
                      马超写降书之后,刘备的举动竟然是---
                      不许!
                      马超一脸黑线,彻底凌乱了。
                      这是闹哪样!
                      你派人来求我降,然后我来了,你又不许,你这是干吗?
                      很多人都不明白刘备这是唱的哪出。而这时侯正吹着茶,在肚子里打着他的如意算盘。
                      这个“算盘”,在今天照样有用,一个营销学的理论。
                      商家,都是要销售商品的,酒好也怕巷子子深,所以营销非常重要。而如何把商品卖出去呢?一边有这么几种。
                      往顾客手里硬塞:“你买吧你买吧,我们的产品可好了,用了之好百毒不侵,百病不生”----那是最低级的推销。
                      “这个产品不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来来来,咱们把他买了吧”--------------------这就是高一级别销售。他们会抓住顾客的心理,让你心甘情愿的买他的东西。
                      在这之上还有吗?有。
                      “怎么都买那东西啊?有什么好的?我就不喜欢……唉,不过都买,我不买不就太out了?算了,也买个吧。”---------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营销。他既不往顾客手里塞什么,也不上赶着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是在引导顾客的心理,让你进入我的思维模式。
                      而刘备就是这样一个最高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89楼2012-10-17 15:59
                      回复
                        他不仅看到了马超要想什么(比如想恢复当年的高级别),还看到了马超只能要什么(你的要求必须在我的范围内)。
                        首先,他明白马超有迫切的、不想再跟着张鲁打工的欲望。好,那就利用你这个欲望,派使者去,让你脱离出来。
                        然后,好,现在,你脱离了……脱离之后,还由得你?
                        进一步讲,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刘备这时就答应了马超,那么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合作关系。是刘备先派的使者,在请求马超的帮助。过来之后,马超不用说了,自然又是联军副总司令,和刘备一块儿在最高统帅部分析战况。
                        这不是刘备想要的。
                        刘备想要的,是马超来到这里之后,继续为他打工。
                        所以,刘备突然就翻脸了,不答应。你自已看着办,愿意回去就回去。
                        这就轮到马超慌了---
                        “别介,我出都出来了,回? 能回哪儿去?”没办法,马超只能再主动请降。
                        这一来一去,地位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马超以这种身份过来,充其量就只能是纵队司令,副总司令这事儿,想都不要想了。
                        这就是刘备,用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正是把你卖了,你还得帮着数钱。别管你当年什么诸侯不诸侯的,到了这儿,清一色小弟的干活。
                        第二步,“借力”,以一种完美的方式收官,现在,开始第三步,
                        也就是敲定最后结果的一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90楼2012-10-17 16:01
                        收起回复
                          最后一步:谈判。
                          谈判人:公司元老简雍。
                          谈判这个词儿听起来不太好,主要是让晚清闹的,因为一般这个词儿后面跟着的,就是XX亿的赔款数字和割地条约。
                          但这个词是个中性词,本身没好坏,关系是什么情况下的谈判。
                          所以,在这里,不妨为它加个修饰词---“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谈判”。
                          外面是刘备的兵甲数万,战机飞着,大炮支着,机枪架着,“ok,简雍,你去找刘璋谈吧!”
                          刘璋泪流满面:“谈个锤子啊……”
                          之前刘备的二步走,第一步张飞诸葛亮军团成功会师,共围成都,兵力一下子翻了一倍。第二步借力,把个当年诸侯马超硬生生摁成了他的小弟,乖乖的帮他带兵出战。从客观环境到主观心理,都彻彻底底的把刘璋震撼了一把。
                          这似乎就是在明确告诉刘璋,马超的出路,
                          就是你刘璋,
                          唯一的出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91楼2012-10-17 16:02
                          收起回复
                            刘璋怯了。
                            战争打到这步,他无法也争什么了。虽然城里还有士兵三万,虽然粮草还够支撑一年,虽然城中军民皆愿死战,但是,他不想了。
                            他没有刘备那样的经历,也没有那样的斗志。他明白,争,就意味着多少年的颠沛流离,多少年的卧薪尝胆,多少年的……总而言之,他不想受这个罪。
                            对他而言,“理想”,并不是第一位的。对他而言,奋斗数十年,最后一年成功,还不如永不成功,踏踏实实的享受上几年。
                            “算啦,我享享清福吧。正好,你们也不用再打了”。
                            刘璋最终决定,投降,“遂开城,与简雍同舆出降”。而他也确实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刘备授以振威将军,把他迁到公(和谐)安,他最终也是病逝在此地,算是享完了清福。
                            刘备胜利了,但是终其一生,他都是一直是在血火中拼杀,没过上过几天好日子。刘璋失败了,但终其一生,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享福,即使丢了蜀地也是这样……
                            从这个意义说,我们能判断,倒底谁是真正的成功者、谁是真正的幸福者吗?
                            似乎不能。
                            因为,每个人对“成功”“幸福”的定义,都是完全不同的。刘备的成功,对刘璋来说或许就意味着疲惫,而刘璋的“幸福”,对刘备来,就意味着耻辱。
                            所以说,试图为“幸福”下一个定义,举世皆准,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方式,而每个人也应该为这种自己的追求而活着。
                            而现在的刘备,正在品尝他一生中最大幸福来临的滋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92楼2012-10-17 16:03
                            收起回复
                              2025-11-14 20:23: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着成都偌大的宫殿,坐在那个蜀地之主的位子上,刘备感慨良多。
                              “终于等到今天啦!”
                              “终于”二字,是如此的沉重。
                              这年,他54岁。
                              10岁那年,他跟着母亲摆地摊买草鞋,中间没少让城管撵过。
                              23岁那年,他认识了关羽张飞。
                              24岁那年,带着关羽张飞参军,青春年少,热血沸腾的他,打算在乱世中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40岁那年,整整16年的拼搏,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他的事业,他的自信,他的梦想,被曹操打了个精光脆,统统埋进了坟墓。从此,他带着一帮兄弟,告别了北方------那片他曾经洒过无数鲜血和热泪的地方。
                              41-46岁,整整6年,他被刘表安置在一个近乎赋闲的地方。那是他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无尽的孤独似乎在不断的提醒着他----你败了,你的一生就是失败的一生,你是一个失败者。
                              47岁。年近半百的他,不甘就此划上人生的句点,痛定思痛,再度奋起,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共同制定了人生第一份详尽蓝图“隆中对”。
                              48岁,联合孙权,共败曹操于赤壁。
                              50岁,在鲁肃的帮助下,得到荆州重镇南郡。
                              51岁,与庞统一起入川。之后大棒与金元并用,谋占蜀地。
                              54岁,经尽千难万险,极尽数十年血火洗礼所练出的军事谋略,最终成功攻占蜀地。
                              终于,在54岁这年,他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基业,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他成功了,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向世人证明,更向自己证明:
                              “我刘备,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93楼2012-10-17 16: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