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34贴子:89,844,201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算看到最后了


IP属地:广东842楼2012-10-01 21:51
回复
    有跟


    来自手机贴吧843楼2012-10-02 05:10
    回复
      2025-11-13 05:2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mark &顶起


      来自手机贴吧844楼2012-10-02 20:13
      回复
        明晚10点半 准时更新 嗯


        845楼2012-10-02 23:31
        收起回复
          等你都等哭了,不是埋怨你,确实是想看。。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846楼2012-10-03 00:09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847楼2012-10-03 00:57
            回复
              在三国众多的明星人物中,鲁肃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
              他虽然忠厚可嘉,善解人意,却又显得才智不足,胆小怕事。
              既没有诸葛亮的天才智慧,也没有周瑜的胆识魄力。在他身上,很少有可圈可点的大作为。
              当然了,这样的刻画对于烘托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能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不过,历史上的鲁肃真的是这样吗?
                


              849楼2012-10-03 16:01
              收起回复
                好多都是从936那里原段复制的。。借鉴的也太多了吧


                IP属地:四川850楼2012-10-03 16:04
                回复
                  2025-11-13 05:1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很了不起,而且他提出来的时候,自己的身份还是隐居隆中的一个“山野草民”,并且刘备当时是势孤力单,岌岌可危。
                  并且,《隆中对》从整个分析的水平上来说,要比鲁肃当时那段谈话的水平要高不少。正所谓胸怀天下,眼观全局,这也是诸葛亮远远高于其他智者的地方。
                  不过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是在什么时候呢?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也就是鲁肃那番分析的六年之后
                  那个时候刘备因为还没成气候,刘表比较强大,但是鲁肃已经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
                  之所以后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得不说孙权原来就已经受到了鲁肃思想的影响。而后来让诸葛亮一说,孙权就更能下定决心了。
                  所以在这件事上,鲁肃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度的智慧和远见更是很令人叹服的。
                  然而不得不说老罗爱黑吴,周瑜的冤案已经很多了,鲁肃的,也不妨再加几件
                  于是又有了那个大名鼎鼎的“单刀赴会”
                  


                  852楼2012-10-03 16:32
                  回复
                    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
                      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
                      龙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
                      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
                      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
                      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
                      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
                    一曲元曲《江上行》道尽了关云长单刀赴会,傲视群雄的非常气魄。仿佛让我们又回归到那个激荡起伏的纷乱时代。
                    而眼前站着的正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那个演义里单刀赴会,占尽上风,力挫东吴计谋的英雄形象
                    当时鲁肃设计请关羽赴宴,而关平等人都劝关羽不要去,太危险了。
                    关羽则表现的很大义凛然:“不怕,看他们能奈我何!“
                    于是关羽就带了十几个人去赴会了
                    我们要注意一点,是鲁肃设宴去请关羽,而关羽只带了十几个人(虽然他后来布置了关平等五百人架了小船要准备接应),这个风险显然是不对等的。
                    也就是说,关羽冒了极大的风险,最后还把鲁肃给震住了。而且是吓得是魂不附体,如痴如呆。
                    这就是演义里的“单刀赴会”,两个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关羽的神勇,以及
                    鲁肃的窝囊
                    冤,实在是冤!
                    不得不说老罗蜜关羽的同时把鲁肃黑得相当的彻底
                    然而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853楼2012-10-03 16:42
                    收起回复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儿发生的背景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取得益州后,任命关羽总督荆州事务;第二年,孙权派使者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借口说夺取凉州以后再归还荆州。
                      孙权果断大怒,派官吏强行接受长沙、贵阳、零陵三郡,关羽派兵将孙吴官吏全部赶走。他决定用武力夺取荆州——派吕蒙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又派鲁肃率领一万人马驻守益阳。
                      不过刘备也不甘示弱,亲自带领五万大军屯兵**,又派关羽率领三万军队前往益阳与鲁肃对峙。
                      孙、刘两家荆州对峙,随时会发生一场恶战!
                      鲁肃作为一个联盟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必然不想将它彻底打破。能用和平一些的方式解决自然是最好
                      于是,鲁肃就去和关羽进行谈判了,演义里的单刀会也就是根据这次谈判改编的。
                      关于这次谈判,历史上有两种记载


                      854楼2012-10-03 16:59
                      收起回复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意思是说,在益阳前线,两方军队各距百步之外,鲁肃和关羽两人不带士兵,在两军中间搭起帐篷,在里面谈判。
                        这点我们就要注意了,双方都是单刀赴会,风险是均等的。
                        而且更严格一些考虑的话,鲁肃的风险更大。
                        毕竟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谈判没谈好就撕票的情况,真打起来鲁肃还是抗不住二哥这把菜刀的。
                        然而,谈判一开始,鲁肃就义正词严地谴责刘备言而无信。
                        “你们本来说没有地盘,借荆州。现在你们已经得了益州了,荆州不还。不仅荆州不还,你连江南三郡你都不还,你们……”
                        当时鲁肃说到一半, 关羽手下就有一部将突然插话:“天下的徒弟归属贤德之人,没有永远属于一方的。”结果鲁肃当即呵斥,脸色非常严厉。关羽也很快示意那人退下。。
                        最终这次谈判的结果,就是决定以湘江为界,湘江以西归刘备,湘江以东归东吴。
                        就这样 没打一仗,没交一个回合,鲁肃就拿回了三郡的土地,不得不说其大智大勇。
                        至于另一条记载,就更有意思了


                        856楼2012-10-03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