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84贴子:89,848,975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魏国的国力,给你蜀国几座城池又何妨?只要有生力量的差距在那儿,你诸葛亮的北伐就是毫无意义的。
这点我知,你知,大家知,诸葛亮也不会不知道。所以他明知北伐不可行仍旧不断北伐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想要引诱曹真率大军主动出击,然后自己寻求破绽一举歼灭魏国精锐,剩下的就都很好说了。
可能有人会说了,魏国本来在军事上就具有很大优势,何况曹真自己也是个良将,诸葛亮想实现这个计划谈何容易啊?
的确不容易,保守估计成功的可能性不超过10%。但诸葛亮如果不北伐,老老实实地偏安一隅呢?
那么蜀国迟早会被魏国吞掉,毫无悬念。
综上,就是诸葛北伐的大背景了,总结起来一句话
诸葛北伐其实是有一丝希望的,而且统一对外可以缓解国家内部矛盾,因此,
无可厚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33楼2012-11-21 15:48
收起回复
    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由他自己带领,意在完全控制陇右地区;而另一路则由老将赵云带领,从箕谷到出斜谷,从大路进军(说起来这也是赵云人生中第一次统领大军)。
    自从刘备去世后,魏国对元气大伤的蜀汉一直都是持藐视状态,所以关陇一带兵力薄弱,也没做什么战备。
    相反的,诸葛亮却是养精蓄锐多年,已然拥有了兵强马壮的数万大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总兵力大约在十万上下),他的突然杀出震惊了曹魏上下。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连远在洛阳的魏国朝廷都感到了些许惊慌。为什么惊慌呢?
    因为关陇之地的重要性。
    天水是祁山以北的一个郡,城墙比较坚固,内政也不错,关键它还盛产一样东西
    ——马匹
    战国时秦国骑兵的战马有五分之一是天水提供的,因此如果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天水是必争之地。相应的,西凉则更为重要。陇右的骑兵是当时乃至以后决定中国这个帝国命运的军队,无论是实现大一统的秦帝国,还是天下无双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是之后的大汉王朝,以及后来威震天下的大唐帝国都是依靠那里的骑兵。陇右一旦失去,唐军战斗力也跟着急剧下降了,后来庞大的宋军无论如何也奈何不了小小的西夏,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于是诸葛亮将目光瞄准陇右,很大程度上就是盯上了那里尚武的人民以及天下无双的骑兵,毕竟蜀国多步兵,魏国多骑兵,向来就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克劳塞维茨曾在战争论中将速度做过量化的解释:“如果你的速度是对手的两倍,你所拥有的兵力相当于对手的四倍。”这句话实际上是展现了部队在平面运动上,相同时间内可以到达的地域是对手的四倍。这就是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机动性和冲击性上的差距。)
    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意图,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怎能拱手相让?于是曹睿火速将最后的五子——张颌调来,以洛阳的五万御林军交赴与他,命他立刻率军猛扑陇右。而曹睿自己则是移驾长安,作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堰的拼命态势。
    局势已然非常明朗了,曹魏坚守蜀汉攻克陇右的关键,就是增援和阻援。以陇右局部的力量,又加之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戒备,断然无法抵抗诸葛亮的进攻。因此,街亭这么个弹丸之地,将作为曹魏增援的必经之路,
    成为两军交战的关键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35楼2012-11-21 15:53
    收起回复
      2025-11-14 17:1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终被诸葛亮派去街亭的将领,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
      ——马谡
      我们先撇开诸葛亮为什么要用他以及此战最终的结果不谈,先来看看马谡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谡,自幼常,襄阳宜城人,作为被推上第一次北伐风口浪尖的男人,自然不能一笔带过,所以我将会从以下四点对他进行介绍:
      (1).身份
      马谡有个哥哥相信大家也都认识,叫做马良。马良是很早开始就跟从刘备的老臣了,而且和诸葛亮的关系也亲如兄弟。只可惜他在一次战役中不幸阵亡了,作为他弟弟的马谡自然也受到了诸葛亮的特别关照。马谡有次给诸葛亮写信时也曾把诸葛亮比作自己的父亲,正所谓长兄如父,可见诸葛亮与马谡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
      (2).才能
      “吾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这看似很黑他的一句话其实也客观上描述了马谡的才能。
      马谡这人,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也很器重他。以前也说过,诸葛亮这人是绝对的日理万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忙到爆的CEO还找马谡进行过一次长达一整天的谈话,可见这场谈话也体现出了马谡过人的见解。
      之后,在诸葛亮南征之时,马谡也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就是这场南征,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感化。当然了,这点诸葛亮也清楚,但能和诸葛亮想得一样,也可见此见解的妙处。
      (3).威望
      马谡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就是有个出名的哥哥而已。光哥哥出名有什么用?就像陈楚生的弟弟曾在wow吧发帖,结果被几十万层的“呵呵”队形给爆了。恰与此相反,作为名人之弟的马谡,本人却有着相当高的威望。
      据史书记载,马谡死时,有十万之众为他哭泣。这是什么概念?望遍蜀汉,死时能有这种场面的人也不会有几个,可见马谡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4).强度
      凡是历史人物,我们都可以从已有的史料中去感受,去推测他的能力,但具体的强度是无法下定论的,所以下面来说说三国杀里的马谡。
      马谡,作为杀吧最津津乐道的武将之一,自然也是拥有较为逆天的实力的
      ——他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限定技的武将
      这是什么概念?所谓限定技,就是每场游戏只能使用一次的技能,通常拥有逆天的强度,比如乱舞,业炎,一旦发动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而我们马神将一人身兼两个限定技,其强度不言而喻。
      心战的强大有目共睹,一次三个桃,恢复完爆孟获,辅助完爆华佗;一次三无中,过牌完爆孙权,爆发完爆袁术。
      挥泪则更不必多言,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人死了,牌还没用完;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人没死,牌却没了。
      马谡自己也一定不会想到,拥有杯具战绩的他居然在千百年后的桌游里成为了如此逆天的神将,想必他的在天之灵
      也有所安慰了吧。

      综上,大家不难看出,马谡其实是个人才,但他也有着一个很致命的缺陷,也正是这个缺陷,
      最终将他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36楼2012-11-21 15:55
      收起回复
        无疑,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一个关键点,于是我们都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关键的一战要派马谡去呢?
        那先让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其他合适的人选:
        (1)赵云
        作为最后的“五虎上将”去对抗最后的“五子良将”得多激动人心啊!但事实并不允许。
        此时的赵云正和邓芝在箕谷道上对抗曹真,根本就没有办法回来接受诸葛亮的调动。所以,诸葛亮根本就没考虑过赵云。
        (2)魏延
        魏延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候的蜀汉最强将领了,光是统兵经验就不是赵云能比的,那为什么不用他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魏延这个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38楼2012-11-21 15:58
        回复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
          演义中的魏延是个典型的叛变分子,投刘备前,他先是叛蔡瑁,又叛韩玄最后在诸葛亮死后,又想造反,最终以“谁敢杀我?啊~!”结束了他无间道的一生。
          而真实的历史情况,并非如此。
          魏延在投刘备前,其实是清白身。(= =好吧我可能用词不当)之后“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即以一个拥有私兵武装的带头大哥的身份投奔了刘备这个大老板,希望当一名部门经理。
          之前也说过,刘备这人有个特技,就是看人特准。他觉得有大才的人,那就是有大才,这次刘备也没看错。
          刘备攻下汉中之时,需要从手下选一位新的守将。大家议论纷纷,但都认为此职非张飞莫属,连张飞自己也踌躇满志,毕竟刘老大称王,关二哥镇守荆州,汉中轮到我张老三头上也是正常的。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刘备居然提拔了一个普通的牙门将魏延来做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刘备没有顾及大伙吃惊的表情,淡淡地问了魏延一句:“小魏啊,如今我给如此重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魏延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铿锵有力地回答道:“如果曹贼亲率大军前来,我定为您把他挡住;如果是别人来,就算带上十万大军我也会把他吃掉!”
          壮哉我大红血魔!
          此番回答令刘备诸葛都很满意,大家也都为此豪言壮语竖起了大拇指。之后魏延的表现也没让刘备失望,坚守汉中多年,并且布下了完备的防守体系,尽显名将风采。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更加疑惑了:这么一名帅才,为什么诸葛亮不用他去守街亭呢?其实绕来绕去啊,始终还是绕不开那个魏延曾提出过的,诸葛亮最终没有采用的,
          “子午谷奇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39楼2012-11-21 16:00
          收起回复
            所谓“子午谷奇谋”,说的就是魏延想要模仿韩信,来一把“暗渡陈仓”。
            他想要带领一万军队走子午谷,五千精兵负责作战,五千负责运粮,然后出其不意偷袭长安城。如果长安被攻下,那么西凉和中原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而后诸葛亮就能乘机打下整个雍凉地区,而后再以长安为根据地,那么蜀国的状况就会大为好转,统一天下也不再是梦想了。
            这个计谋是不是听起来很热血很犀利?是,我也这么觉得,光想想就很兴奋。但客观的来说,我只想对魏延说三个字:
            不可行
            虽然自古以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都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但我并没觉得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就是不可行。当然啦,这么说肯定没说服力,所以我将从以下几点分析这个计谋,为什么不可行:
            (1).地形过于险恶子午谷是个什么地方?“长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至石泉县;悬崖绝壁,栈道无数,极为险要。”换句话说,走过去的几率≈0
            知道闯王高迎祥是怎么死的吗?或许有人会反驳,他是死在黑水域里的,不是子午谷。那我可以告诉你,黑水域离子午谷并不远,是同一个山脉,不是一条路,而且相比之下,黑水域要比子午谷更好走一点。
            所以,光是能不能走过去,就很成问题了,还谈什么奇袭长安?
            (2).攻城难度太大
            各种史料表示,蜀军向来不擅长攻城,虽然当时长安的统帅夏侯茂(第三个字我打不出来)不怎么会打仗,但内政还行,让他以多于敌人的兵力守城,还是可以完成的。即便完成不了,也还有副将。
            总之,魏延想以几千轻兵在短时间内攻下长安城,难度颇大。
            (3).守城难度太大
            我就算你魏延天生奇才,把长安给攻下来了,你拿什么坚守?用那五千不擅防守的轻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客场大城市长安城,防守四面八方赶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己的敌人?
            或许有人会说了,在当地征兵就是了。那我送你两个字
            ——白搭。
            长安被曹魏经营那么些年可不是白经营的,说句实话,百姓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去推翻曹魏呢?
            再进一步假设魏延魅力四射,招到人了,那军队总得训练吧?拿上一刀两剑的就是士兵了?现实要远比游戏困难得多!战争稍微惨烈些就得防备逃兵,还得防备奸细,所以只有四个字
            此路不通
            (4).违背诸葛亮的整体战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术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稳重、大气。其实街亭不失守的话将会是一场很漂亮的战争。而魏延的提议显然是剑走偏锋,与诸葛亮背道而驰。
            蜀国本来就弱小,赔不起精兵更赔不起大将,诸葛亮必然不会采纳,再加之你魏延真地成功打下长安并且能够坚守,那诸葛亮必然要被迫加快进攻速度,力求速战速决,这样的话,又没有足够时间去做安抚降地的工作了,况且要蜀国步兵速推魏国骑兵,是不是太为难诸葛亮了呢?
            综上,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原因,但都是指向同一点
            ——“子午谷奇谋”,不可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40楼2012-11-21 16:02
            收起回复
              OK,今天就到这儿咯,下一次更新时间待定


              1741楼2012-11-21 16:02
              收起回复
                @wdxljt


                1756楼2012-11-28 13:53
                回复
                  2025-11-14 17:0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正的黑暗 正如二逼舍友所说的那样。。LZ我回来了!


                  1757楼2012-11-28 15:46
                  收起回复
                    正是因为魏延这剑走偏锋的风格,诸葛亮着实不想让他来负责守街亭这个任务,只是他没有料到
                    马谡这货也没听话
                    其实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之中,就数这第一次的形势最好了,却遭受了历次北伐中最为严重的失败。不得不说,其中最大的败笔,
                    就是任用了马谡这么一个赵括二世。
                    从这一点来说,诸葛亮事后自贬为右将军也是他应付的责任。
                    而反观魏国,之所以能轻松获胜不单单是张颌与马谡的实力差距,从本质上来说还是魏国对诸葛亮意图的准确判断和迅速的增援。
                    诸葛亮出兵的时候张颌还在荆州司马懿的手下,然而他从荆州先到洛阳统率五万御林军后昼夜兼程,几乎与马谡同时到达了街亭,而其中的原因,无外乎是魏国对诸葛亮真实意图的迅速判断。曹真并没有带太多兵,张颌则是从洛阳直扑陇右,可见魏国并没有被赵云的佯动所迷惑。
                    其次,魏国属于内线作战,补给更为方便,自身的精锐骑兵也可以保证增援的速度。反观蜀汉,就迟缓得多了。
                    诸葛亮从汉中南郑出兵,西行武都郡出祁山(顺便说一句,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伐也就五次,更不用说六出祁山了)在崇山峻岭中绕了个大圈子,速度必然快不到哪儿去。
                    说起来,诸葛亮的军队其实算的上是三国时代最重视技术装备的军队了,武器十分精良,但带来的是对后勤的苛刻要求。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少量的精兵或许能够有机动性,但几万大军则很难,更别说带上大量粮草装备了,这也是诸葛亮很难深入重地、远赴前线的原因(事实也是如此,后来几次北伐诸葛亮都没能跑那么远了,连渭水都未能渡过)。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的确堪称科技杰作,但这也是一种无奈,运输困难的无奈。而就是后勤这方面的弱点,
                    日后会继续被魏晋大作文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58楼2012-11-28 15:48
                    收起回复
                      经此一战,魏国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向来藐视的蜀汉居然有如此的野心和能力!
                      从此,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大将军曹真,常驻长安了。他仔细分析了一下蜀汉的战略,并做出了预判:
                      诸葛亮此次受挫于祁山,下次必定会从散关攻打陈仓。
                      于是他命令将军郝昭进驻陈仓作坚守准备。四月,魏明帝曹睿任命了新的凉州刺史,积极进行务农积谷的举措,同时结好羌胡,使雍凉地区从软柿子变成了硬骨头,以防备蜀汉的再次来袭。
                      之前有说过,孟达反叛是由司马懿摆平的,他平叛结束后回洛阳向汇报军政事务,曹睿也就诸葛北伐一事向他询问了一下平吴灭蜀的方针。司马懿似乎对灭蜀没有什么建议,不过对于平吴倒是发表了一番看法:“东吴向来很轻视我们的水军,因此才敢懒散地在东关一带布防,这里也恰恰会成为他们的咽喉之处。我们如果用陆军攻击皖城(庐江),吸引孙权主力东下的同时,趁其空虚突然用水军攻击夏口,那必定能够攻破东吴。”
                      换句话说,司马懿提出的其实就是一个“天降神兵”的计谋。
                      想想之前曹魏屡次以优势兵力强攻淮南一带都没啥成效,不如以敌人最想不到的方式来进攻了。曹睿也觉得这个计策值得一试,于是就命令司马懿回宛城(南阳)做准备。
                      公元228年五月,魏国【似乎】等到了一个天赐良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59楼2012-11-28 15:49
                      回复
                        东吴的鄱阳太守周舫偷偷勾结魏国大司马曹休
                        他说自己在东吴被小人诬陷,整天过着惶恐不安的日子,思来想去决定弃暗投明,并且对曹休进行了好一番忽悠,总结起来一句话:
                        吴国防守很薄弱,里应外合定可破

                        听到这么个大好消息,曹休当即就按捺不住兴奋了,立刻上报朝廷。但魏国朝廷则是半信半疑,认为周鲂可能是诈降,不过也同时命令司马懿向江陵方向机动加以策应。而曹休的手下也开始怀疑周舫的动机,屡次对其提出质问,但周鲂又是鼻涕眼泪又是断发发誓的,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就这么耗下去也不行啊,于是我们的曹休同志不愿错失良机,在不经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就立刻带领十万大军到皖城接应周鲂去了。此时,哭诉已久的周鲂,
                        终于露出了他久违的笑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60楼2012-11-28 15:51
                        回复
                          这是孙权的计划
                          他密令周鲂诈降,为的就是对寿春合肥一带的魏军加以沉重打击后再寻机北上。见曹休大军行动,他立刻就开始调兵遣将。
                          八月他从荆州将陆逊调来委以重任,假黄钺并任命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率领三万大军,直指曹休!
                          东吴这么大动静,曹休自然也明白自己上当了,但仍依仗人多势众而不愿撤兵,准备与东吴决一死战。
                          这叫什么?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曹休脑海里正幻想着自己大破东吴名垂青史的场景呢,但东吴那儿已经在商量怎么收拾战场了。
                          朱桓建议孙权道:“主公啊,曹休兵败后只有夹石和挂车两条路可以逃命,而且这两条道还都是出了名的险道。我愿意先断掉这两条路,如果能全歼曹休,那我们就能长驱直入取淮南谋宛洛了!”孙权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不过谨慎起见他又问了问陆逊。
                          陆逊的态度却出乎孙权的意料,他直接摆了摆手:“算了吧”,没同意这个部署,孙权、朱桓也只好放弃了。
                          后世对于陆逊没同意这个计策这事儿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过于谨慎了,有的认为这个计策本来就行不通。其实,我觉得朱桓这个计策很类似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魄力但也有风险。击杀曹休倒还好说,但继续长驱直入进去就太冒险了。而主帅陆逊本来也和诸葛亮一样属于谨慎类型的,就更不会采纳这个建议了。(顺便提一句,陆逊作为江东大族,本质利益其实就是偏安一隅,对风险过高的行动本来就不会感兴趣。身为东吴第一统帅,陆逊基本都是在打防守反击,而且魏吴日后多年的战争中也不难看出“谁先动手谁倒霉”这一规律)
                          现在东吴要做的事情很明了了——迎战曹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61楼2012-11-28 15:53
                          回复
                            曹休自己是豁出去了,但这可急坏了曹魏的朝廷。
                            蒋济满宠等人纷纷上表,表示照曹休这么胡来实在是太危险了,随时会有被东吴全歼的可能。不过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朝廷这儿上表归上表,曹休那儿却已经在石亭与陆逊交战了。
                            战况也没出乎大家的意料——曹休惨败 在损失了一万多人后他果断奔夹石道逃生去了。
                            说起来,虽然陆逊没有采用朱桓的计策,但还是另外派人马去切断了夹石要路,直接把曹休给包成了饺子。曹休可不能和辽神相提并论,面对此等包围他丝毫没有办法,只能坐以待毙。事态照这么发展下去,曹休军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了,然而在此时,
                            却出现了一个救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62楼2012-11-28 15:54
                            回复
                              2025-11-14 17:0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人叫做贾逵
                              不过说起来,魏国朝廷还没做出什么反映呢,这个叫贾逵的怎么就这么未卜先知地杀了出来呢?
                              原来曹睿早在曹休进兵的同时,就命令了贾逵进攻东关来策应曹休了。或许这是曹睿的战略,又或许这只是他的一个不经意的部署,但无论如何是真地救了曹休一命。
                              当时贾逵到了东关后,发现当地居然没有吴兵守卫,立马就明白了吴国的意图
                              ——倾全力要吃掉曹休
                              于是他当即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疾驰了两百余里,一路上也俘获了不少零散的吴国小兵。在一番审讯之后,贾逵得知曹休兵败被围,情况十分紧急,他当下就准备进兵解围。而此时部将们则是一片反对:“我们先头部队走得太快,后续部队还没能跟上来,就靠我们这点人怎么解的了围啊,这不是去送死吗?”不过贾逵却是摆了摆手,铿锵有力地回答道:“现在曹休被吴军包围,俨然是一种外无援兵内无良策的状态,而东吴也正是因为认定了没有援兵才敢如此放肆的,之前这么重要的地方都没有守卫就体现出来了。而如今我们如果出其不意,则一定能将他们吓跑。要是按你们想的等到后续部队过来,东吴也会反映过来的。到时候他们依附险要步步为营,我们人再多也只是靶子而已!”
                              力排众议后,贾逵继续带领先头部队快速前进,并且还到处大张旗鼓虚张声势,搞的像自己带领了千军万马一样。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被贾逵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吴军顿时就慌了,“这货哪儿杀出来的?他到底带了多少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向来谨慎的吴军自然也不会冒险,乖乖撤了兵。
                              曹休也因此得以突出重围返回寿春,而贾逵则是继续据守夹石防止吴军的追兵。
                              曹休和贾逵私下里的关系是很恶劣的,而这次却正是被这个仇人所救,何等羞愧?他越想越窝囊,越想越郁闷,最终一病不起,不久后去世了。
                              此次曹休兵败事件,使得魏国在淮南的防务顿时变得空虚了起来,魏国也不得以做出了新的部署,从各地调派援军,并任命了满宠为扬州地区的新统帅。相信大家对官渡之战和襄樊之战里满宠强悍的表现还有深刻的印象,而已经年满的他日后还会在抵御吴国的战事中继续发光发热。好了,关于满宠的事迹咱日后再说,当下历史的聚光灯,
                              又重新聚集到了那个人的身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63楼2012-11-28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