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84贴子:89,848,975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撤军
眼看只剩下打扫战场了,甚至就快搞定刘备了,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撤军?四个字:
形势有变
但眼看就要彻底击败刘备了啊,将士们肯定很不甘心。徐盛、潘璋、宋谦等人就都争先上了表,要求活捉刘备。
孙权也有些犹豫了,只好请教陆逊该怎么办。而陆逊的回答很肯定:
“撤军”
理由则是:“我看,曹丕调集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打刘备,实际上是准备连咱们一起收拾掉,还是撤军的好”于是孙权批准了这个建议。
不过说起来,曹丕干嘛这时候要来打孙权呢,难不成是替刘备报仇?
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6楼2012-11-11 12:57
收起回复
    曹丕被孙权骗了。
    之前迎战刘备的时候,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一心讨好曹丕。他不仅送回了于禁,还遣使称臣,然后又送给曹丕一大堆奇珍异宝,总之是能做的他都做了。
    见孙权这么诚意地称臣,曹丕也就不多怀疑了,虽然有大臣建议他趁着刘备伐吴的机会一起灭掉孙权,可是曹丕只想坐山观虎斗,没有采纳。
    不得不说,曹丕就这样失去了一次统一三国的机会,甚是可惜。
    不过曹丕倒也向孙权提了很多条件,孙权也都答应了,毕竟要专心对付刘备的嘛,但有一个条件,他没答应
    ——送质
    曹丕要求孙权把自己的大儿子送去京城扣作人质,以防孙权反叛。
    “你还真以为我要称臣啊?不送!”
    孙权想是这么想,但又不敢说出来,所以只能一直推,一会说儿子年幼,一会说没教育好,一会说先结个亲家再说,总之就是一直在推。
    “你耍我呢?”曹丕的耐心也到了极限,于是他决定出动大军,
    给孙权点颜色看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7楼2012-11-11 13:06
    回复
      2025-11-14 17:12: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为了再次避免两线作战,孙权这次则是派人来白帝城见刘备,希望恢复吴蜀的外交关系,重修盟好。
      不得不说,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刘备也只好同意了,总不能看着曹丕把两家都收了吧?不过想想之前覆没掉的十万大军,刘备也一定在悔恨吧。
      至于魏吴双方的交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战况比较激烈。一会曹军“死者千余”,一会儿吴军“死者数千”,反正是各有胜负,互不相让。
      此时的刘备心情好些了,可以看着另外两家互咬岂不快哉?于是他开开心心地写了一封信给陆逊。
      信中说,现在曹军已经抵达长江、汉水一带,如果此时我也将再度率军东下,那将军,你怎么看?
      接到这样的信,估计陆逊当场就笑了:“呵呵,这大耳就会过过嘴瘾,你都自身难保了还想来打我,再说你打得过我吗?”于是陆逊回了一封信给刘备,并且在信中调侃刘备道:
      “皇叔啊,您的军队刚刚被我打得惨败而归,我想他们应该还没恢复元气吧?我觉得呢,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养好伤,补充补充元气,而不是带着您那些残兵败将前来送死。但如果您真要来呢,我也不介意再亲手送您一程。”
      收到信的刘备恐怕只能苦笑了,陆逊这小子,给过一下嘴瘾会死?想着想着,刘备不禁哀伤了起来。自己刚刚登上帝位,就遭遇如此惨败,真的是没脸回成都了。自己戎马一生,没想到却晚节不保,就这样败给了陆逊这种无名小辈!
      伤心、悔恨、内疚等等无数负面情绪就这样成天环绕着六十二岁的刘备,没过多久,
      他就病倒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8楼2012-11-11 13:20
      回复
        = =上头临时又布置了任务,下午再回来更吧~总之今天还有更的时候


        1649楼2012-11-11 13:22
        回复
          刘备累了,心累了。这一次的惨败,他的精神已经无法承受。
          一开始,他还只是肠胃不舒服,得了痢疾这样的小病,然而因为情绪因素可是又引出了其他病,导致越病越重,最终一病不起。
          老天留给刘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比如调整与吴国的关系,比如交代自己的后事,再比如,
          托孤。
          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即将上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50楼2012-11-11 16:30
          回复
            纵观三大战役,不难发现一个定律,那就是:
            谁挑起的战争,谁就会战败
            官渡之战,袁绍挑起战争,败;
            赤壁之战,曹操挑起战争,败;
            夷陵之战,刘备挑起战争,败。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其实很简答,就一个字: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三大战役之前,主动挑起战争的那方都是有些得意忘形的,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了,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所以才敢发动战争;相应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他们才会轻敌、疏于防范,结果就是被大破之。
            袁绍败于乌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曹操败于赤壁,统一之梦终结;
            刘备败于夷陵,郁郁而终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54楼2012-11-11 17:12
            收起回复
              一会儿要出去彩排,今天就先到这让咯,明天皇叔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1655楼2012-11-11 17:15
              收起回复
                原计划今天晚上可以更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更不了了只能明晚更了-_-///


                来自手机贴吧1660楼2012-11-12 21:55
                收起回复
                  2025-11-14 17:0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点断电 码好的我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来哈


                  1666楼2012-11-13 22:51
                  收起回复
                    夷陵之战,无疑是刘备一生最大的惨败,而且还留下了一个
                    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打了一年,不但毫无收获,反而落得元气大伤的结果,这是刘备万万没想到的。十万人的大部队,死的死降的降,无疑对蜀汉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
                    这次惨败,直接将他推入万丈深渊,也给他无限坎坷的一生划上了一个,
                    不完美的省略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67楼2012-11-13 22:52
                    回复
                      回想一下刘备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可以说一直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
                      “身处绝境也绝不放弃“完全可以作为刘备的人生信条。
                      战了败,败了跑,跑了再战……刘备就是这样挺过了无数的难关。
                      他挺过了徐州被占,
                      挺过了官渡惨败,
                      挺过了荆州失陷,
                      挺过了当阳大败,
                      挺过了赤壁之战,
                      挺过了雒城攻坚,
                      挺过了汉中鏖战
                      ……
                      他挺过了太多太多不知道能否看到黎明的夜晚,最终他成功了他击败了刘璋,当上了汉中王,进而登上了帝位,眼看就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却因为自己刚愎自用,发动了夷陵之战,将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荣耀全部埋葬。他的梦想,
                      也随之彻底破灭了。
                      病倒后的刘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特意下诏让诸葛亮代替他祭祀天地。可是没过多久,
                      另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68楼2012-11-13 22:53
                      回复
                        马超死了。
                        马超是病死的,也是属于郁郁而终。
                        马超在临死前,除了对曹操进行了一番血泪控诉外,还将自己的堂弟马岱托付给刘备。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个继承马超遗志的弟弟,
                        后来却成为了直接参与内乱,杀害魏延的凶手。
                        至此,蜀汉除了赵云和魏延,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将了。再后来,魏延被杀,赵云被贬,后继又无人,蜀汉的命运,可想而知。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汉最就终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当然,这也都是后话了。
                        为了交代后事,刘备命李严和诸葛亮火速赶来白帝城,儿子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也来了。
                        自从惨败之后,刘备就一直担心会有内乱,而这个担心,
                        最终还是不幸发生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69楼2012-11-13 22:55
                        回复
                          ——汉嘉太守黄元在听说刘备重病后起兵叛乱。
                          黄元这人,品行不端,凶残暴力,所以诸葛亮对他看法很大。如果诸葛亮上台,他就肯定没活路了,于是他想到了
                          反叛
                          当他听说刘备病危,而诸葛亮又离开成都去永安探病的事儿时,就果断选择了举兵反叛,火烧临邛城。
                          成都陷入危机,而刘备却只能躺在病床上,无能为力。他的一声声哀叹,
                          必定充满了无尽的落寞,与悲伤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1楼2012-11-13 22:56
                          回复
                            诸葛亮是公元233年来到永安的,比李严迟来几个月。
                            而李严,则将成为刘备制衡诸葛亮的一个关键,这个以后再说。
                            诸葛亮来到永安后,每天都入宫看望刘备,还亲自伺候刘备吃药,前后达两三个月之久。
                            已然完全尽到了一个臣子与朋友的责任。
                            如此情义,刘备自然也铭记在心,最后也将自己的江山,交给了他。
                            永安托孤,这一曲无尽悲凉的挽歌,
                            即将唱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2楼2012-11-13 22:58
                            回复
                              2025-11-14 17:00: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当初离开成都时,刘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扬言要击败东吴,夺回荆州,没想到,
                              最终却落到了这个下场。
                              以前我也提过,其实战前就有很多人反对刘备,可他一定要一意孤行,最终却被打得大败而归。我想,当他面对诸葛亮的时候,肯定是无尽的惭愧与悔恨吧。
                              听到刘备惨败的消息后,诸葛亮也是大为痛心,并且感叹道:“要是法正在就好了啊!他定能阻止主公伐吴,就算真得要伐,也不至于会有如此惨败啊!”
                              这与赤壁后曹操的感慨如出一辙。
                              不过听到此也许有很多人会问了,为什么诸葛亮自己不去阻止刘备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3楼2012-11-13 2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