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吧 关注:75贴子:53,060

内家拳纲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看一些晚清武林前辈的身平事迹,顺手进来逛下聊下。
首先我问两个问:
一:爱好国术的几人看过那两篇被喻为近代内家拳纲要的两篇文章?
二:几人深究实践过?
有兴趣进来讨论下,虽然我不练拳,但这两篇文章对我启发也很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2-09-06 18:45回复


    IP属地:河北2楼2012-09-06 23:41
    回复
      2025-10-18 05:56: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样子少有人看这两篇文章了,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09-07 12:07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4楼2012-09-08 09:17
        回复
          哪两篇。请贴出来。谢谢


          5楼2012-10-24 11:51
          收起回复

            内家拳本意
            内家拳之为者。本以柔胜刚之谓也。则虽赤手空拳。而无刚不摧。敌虽有大力。无不披靡。
            精研斯术。不仅为备非常。应急变。更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为人生切身学问。日久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也。
            胜强敌之道
            遇任何强悍狂妄之人。勿生怖心。心神沉着不乱。乃能举动得当。气定神全。于此既先胜一着。
            于平时。便需时时静观默察。以参证原则。若能融汇要诀。通解其义。则寡可胜众。弱能胜强。比如泛舟于海。乘者虽多。唯司舵驾船者一人。以足可定全船之方向。
            吾之精详技艺。犹司舵操纵船只。成竹在胸。此岂多寡数量上之比较。单寡胜众。以弱制强。乃存乎此。
            艺无止境
            我技虽佳。然必有胜我之人。高于我者。当以师礼事之。取其所长。补吾所短。于是我技益进。岂足为贬。传之后进。吾道益宏。既或造诣独精。高出流俗。亦不能自满。艺无止境。学问无涯。岂可自堵前程。


            6楼2013-01-20 16:42
            回复

              柔静为先
              习艺之时。必宜潜心体会。若行蛮力。绝不得窍诀。而须心如垂柳。意随流水。四肢轻灵。中节作主。若能如此。则能捕捉好机。刹那发劲。捷如闪电。虽四两之力。亦可拨倒千斤。
              神气布满
              人之能者。谚称三头六臂。然必须一心作主。若心有所偏。则此手动而余手皆弛。手多亦或无用。我如神气布满身。全身灵劲。毫无间隙。人发而不能制我。我发而既能制人。皆赖神气布满之功。
              流行勿断
              气与体中有阴阳。其动曰阳,其静曰阴。内家拳虽专重气之使用。然为无形物。无迹象可寻。实则存我体中。气之既分阴阳。若养之不当。便生弛挠之憾。平常安坐时之心气。漫漫然为镇定无事之态。动时若神志升夺。损其平常镇静安养之气。此未得艺也。
              昔日先辈教人。务先使养自己方寸之气。使升物不能动其心。有此不拔之根基。则任何活动元气充足。无缺损之处。起居动静。真气沛然。至此方是真传。
              身神统一
              设眼前有某物。欲取之主意一起。手乃前出。是既意通于气。故欲使用此物。又须力焉。力之所出。乃气之所集。气之所通。亦力之所集。气力非二物也。无我之心,敌欲攻我,任其用何种进攻之势与恐吓。我心仍木然无所动。一若无与人争胜者。其心既正大光明。其气亦整暇不迫。从容得体。故恒占胜。
              不动心
              所谓不动心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之谓也。心有所而不移。则真气充塞全身。视白刃而不见。闻枪炮而不撼。外物勿扰。独立不惧。以如斯之心胆。运用所学。若行所无事。大敌当前。亦不见怯返顾。斯真能不动心者也。
              平日多近白刃。使之熟稔无畏。并卧于中野。宿于深山。热迹罕至之地。潜居修炼。其所成就。必能宏远博大。岂流俗可比。
              近世之治术者,多以手足为艺。徒取眩目。无复精蕴。我齐当矫其弊。必求入于不动心之境。勿徒尚空义。方谓得术之奥艺。
              有胆始有力
              凡武术以胆为第一。无胆力既无克敌致胜之心。恐怖既充于中。肢体便滞于外。为敌制造优势焉。故胆力强者。恒操胜算。自来成例较多。当宜练胆。
              沉着虚静
              武术一道。心急者败。诚能不动心。则敌之进攻。我静以待之。若心急气浮。则不但难以破敌。且反足致败。身以机敏为第一。心以沉着为主。持此自修。虽不籍器械。而敌以武器攻击。我亦心守沉静而巧胜敌械。是皆沉着虚静之效也。
              养我灵觉
              凡眼耳之活动。根于心之发动。故观物应听而心动。此人之常也。吾人之遭遇危险。不能预知。故平时步行时。当注意前后左右。不可疏忽。盖不幸受人阻击。不特受害负伤。而多年之练习。悉付诸逝水也。
              且应敌之时。因眼之活动。而神勇自满。动作亦速。敌人图我之意时。先已了然于胸。察敌眼光之所注。与吾身相触之灵觉。敌方意向。我无不知。我得而从之制也。
              威吓应用
              发声则气能专一。力自舒远。而声必起自丹田。动作得势。是因气之相应。勇气自增。而敌气败馁矣。
              然发声若不得体。任意喧哗。既损礼体。并伤我威。反招善叫猫儿不善捕鼠之讥。不如保持宁静心气。


              7楼2013-01-20 16:42
              回复

                残敌之心
                若无残敌之心。一不能敌众。二不能了事。谚谓交手不留情留情便失手。残敌心者。敌败后。切莫不可以假之以还手之机。着须一心注释敌人。不令其有任何再生动作。如若有我为敌所败。际此瞬间。既须振作监视故心中另一意念。俾揉应敌之道。皆间不容发。防护周全。
                多求练历
                修习武技。当求练历
                故对练之事为习武要事。切勿自以为技术未精而气馁。务于对练中锻炼技巧。娴熟技巧。领会要诀。与固定养气定心各要则。如此身体力行。学会破敌功夫。而后百战不殆。
                对练时。若心存畏惧。便已输了七分。往往见技术过人者。竟意外大负。是必心中怀惧故也。过后方悔敌技平常。已无及矣。故对练时。不宜轻敌。但亦不妨放胆引敌。一着未善。既当变化。力求得势。自信力自然而生。恐惧便消。籍此努力修炼。不厌不倦。练习既多。境界自高。
                练武者之恶德
                夫治学者。专心治学。神不外鹜。唯教诲之是尊。造诣必可致远。武艺亦学问一端。若自恃身体之强壮。膂力之方刚。或恃艺之初成。而夷视一切者,真术偶之狰狞。无复竿头之日进。盖武技要求。不再有一欣昂之躯。血气之勇。此皆未经琢磨之粗坯下料。无足敖视。乃浅器易盈尔。
                注重对练
                当求与多数人对练。广得经验。若拒与新人对练。最阻进步。勿挑选对手。好挑选者。必自是而轻人。若遇是辈。先观其破绽而败之。彼屡次败破。最后必示好意相与。可成拳友矣。对于较弱于己者。勿视为无益于己。而敷衍从事。此种根性至劣。故对后进。必当亲切叮咛。教导不倦。是亦乐事也。遇他人练。宜静观其得失。取其所长。矫其所短。善弈者不必自弈。阅其胜者败者机微。得矣。自与人教试。宜以礼待之。勿举动轻慢。若为人所负。切不可存报复之心。盖胜败常也。唯致力于学。乃可收之于桑隅。
                料敌之法
                夫敌有阴敌阳敌二种。其形状不易判别。升观以弱。或为劲敌。外观极盛而或为易与。内家拳法。常使一身镇静而变化无方。存心料敌。虽不能烛照计数。亦可临时察言辨色得之。敌颜色赤。则性气向上。性气外发。心必急。已失胜利之机。敌颜色青白者。心必怯。怯则身体枕颤。方法不能活用。故吾人较胜。宜不怯不急。
                心壮魄强
                心魄既吾人精神力之谓也。为人心之基。有强有弱。有精力者有气有势。见敌而起制胜之心。则势满也。此为心魄之作用。由心生胆。由胆生力。力以身体为基础。身体虚弱。虽有此心。亦属白运心魄。无效也。身体强壮。方能不为物动。基础方立。故练身亦是要事。有心。有体。既当习气。呼吸皆自心中所起。切勿使气息闭止。便不持久。故求运气调息。而后心自静。魄自坚。强壮毅。
                机智胜膂力
                力有时而穷。巧有时不济。一智可胜千军。
                以智就事。安渡窘境。岂独赖拳勇技击乎。
                破势收势
                内家决无先动手打人之理。如对方一出手。既是破势。我得有隙可乘。是所谓隙开进莫迟也。但须明虚实。不贪不求。方是高手。如敌不破势。可以用引。用引之要。在引出敌隙。非露己隙与人也。且当引诱。皆不可不知。收势须能一发既有一收。方能力之可生生不竭也。不可旧力已失。新力未生。既强作妄焉。虽锐无用。我能蓄势常新。新力不断。此须于平日练拳时成。
                取敌要妙
                取敌之道。在乎敌身。不在乎我。敌弱于我。拿而制之。敌强于我。径取其穴。敌合于我劲。


                8楼2013-01-20 16:43
                回复
                  2025-10-18 05:5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提而放之。敌力道多变。我当制机之宜。大凡高来低取。尚嫌太疏。随来随往。因敌施为。方是识症设治之良医。法尚干净利落。道道地地。纯在人身上做功夫。我身上不可有丝毫之摆设。否则技艺总不高。
                  练气归根
                  技击之道。有形态之强非真强。此盖气散于外。未能归藏也。无形态上之强而堪以为强者。乃是真强。盖已练气归根者。不见形态之壮。不见颜色之威。气不惊。心不惊。但见柔弱。
                  此得内家之正。断人功夫高下。可以望而知之。盖不在其形。而在其气。此亦在己学之精深也。俗人求于皮相。俗人无学而浅学也。古来精于此道者。以练气为根本。此内家真传正学也


                  9楼2013-01-20 16:44
                  收起回复

                    太极十三势名:
                    单鞭跌,顺步跌,劈挂跌,雁翅跌,虎靠跌,背肘跌,扑肘跌,卧牛跌,倒龙跌,跨虎跌,丘留跌,朝阳跌,抱头跌。
                    单鞭跌
                    内家拳最基础的跌法之一,它的特点是可以后发先至,以弱击强。动作要求简单。在对手用拳进攻时,以前手从对手进攻拳小臂外侧向自己中轴两点钟方向拨带,从而改变对手的进攻轨迹。同时脚上顺势进步,使我方身体站于对手背后的位置达成我顺敌背之势。要求前脚要踩在对手重力线上,此时用另一只离对手面部较近的手向对方面部弹击,对方仰身躲闪,则会因为我方预先埋伏于对方重力线上的脚而失去平衡。重点是可以运用步法做到我顺敌背,借势跌人。
                    顺步跌
                    内家拳基础跌法之一,它的特点是以退为进,反劲制敌。动作要求,对方进攻时当我方以擒拿手将对方双手从正面牵制,此时我方故意向回托拉,对方可能会本能向回挣力,此时我方突然该变作用力方向顺对方回挣力方向进步前推使对方失去平衡。重点是可以主动设局引诱,借对方回挣之力,以彼之力施之彼身。
                    劈挂跌
                    内家拳常见跌法,它的特点是,主动进攻,可以先发制人,也可以与后发制人的招势连用。动作要领,前势与单鞭基本相同,在弹手后,对方向后倾倒时,再进步换掌以另一掌重劈对方颈部,加快对方摔倒之势。重点是单鞭要迫使对方向身后倾斜,以达到先惊后打的目的。
                    雁翅跌
                    内家拳与劈挂跌齐名的跌法,它的特点是,主动进攻,可以先发制人,也可以与后发制人的招法连用。动作要求以十字擒拿手在对手进攻时从对手身体外侧拿腕,同时以离对方面部较近的手向对手面部横抡或翻额,脚上要在进攻同时进攻对手重力线以迫使对方失去平衡。重点进步粘进要快而精确,横抡要狠。
                    虎靠跌
                    内家常见跌法,它的特点是可以先发制人,也可以后发先至,与其它招法连用。动作要领是在缠丝手拨开对手的前拳后,略带牵引之劲使我方瞬间移动到对手侧面,然后蹬脚以全身的力靠撞对方的重力线迫使对手平衡倾斜。要点是缠手时切不可强拉硬拽,要顺势借力,若对方有回挣之意,则要随时变换步法从另一个对手不易发动进攻的角度撞击对手重力线。靠击讲究肩劲和我方针对对方脚的位置,一般以丁字垂直的角度进攻比较容易。
                    背肘跌
                    内家秘传跌法,它的特点是后发制人,反筋背骨。动作要领是先从对手外侧拿腕,顺势退弓步将对手牵引(以一脚抵住敌前脚或用前锁腿),将对手的手臂托至自己后胯,同时用自己肩部靠击对手肘关节,从而迫使对手失去平衡。要点是拿腕要快,回托时要力劲整体才能将对手的身体牵引过来,肩靠要狠辣。但此技用力过打会导致对手肘关节脱环,所以练习时要小心。
                    扑肘跌
                    内家拳中与背肘跌齐名跌法,特点与前相同,是反筋背骨之术。所不同的是用自己肘关节去砸对方的肘关节外侧,后招可以跟腿法连用。关键要趁对手拳打直而未收力之时瞬间拿腕扑肘,步法要求我顺敌背。但练习时小心容易伤害对手肘关节。
                    卧牛跌
                    内家拳常见跌法,特点是先发制人,也可以靠制对手反劲制人。用法是在对手曲臂防守或被我牵引后曲臂回挣时以前手强行压低对手防御手腕的高度,上步插花捶为虚招,拳捶故意从对手面部直插入对手腹部,步法要求从顺步滑至对手背面造成我顺敌背之势,见对手身体向后仰身躲闪,则马上变雁翅跌。要求动作要连贯,步法要准确、进步要带粘沾劲,上步压低敌手时劲力要懂得变通。
                    倒龙跌
                    内家拳常用跌法,特点是以诱为先,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用法是应付对手的高拳高腿,我方则以倒撤步侧身佯装败势,待对手主动跟进,步刚至劲未发之时突然借倒撤步的反劲蹬脚发力,然后背锁腿手上用连珠炮捶使对手镞不及防而跌。要点后退时要明显但要有意等对方跟进,反击时锁腿要死,炮捶要刚猛务必要迫使对方身体向后倾斜。
                    跨虎跌
                    内家拳中与雁翅跌齐名的跌技,特点引敌深入,后发制人。用法是应付对手高拳高腿,我方以倒撤步侧身躲闪,同时以后手托住对手的高拳高腿,倒弓步以肩颈顶住对手的夜下或跨下将对手的力拖引,待对手重心线有偏移时,突然变顺弓步前手由对方夜下或跨下翻手(似雁翅跌) 借对方被我拖引反挣只力将对手跌倒。要点是后撤时偷偷留一条腿藏于对方身后,待改回顺弓步时做跌人的支点。
                    丘留跌
                    内家拳常见跌法,特点是引敌深入,后发先至。用法是先用探马手引诱对手攻击,在对手重拳打来时前手搬开来拳,然后趁对手拳打直而未收之际脚下从对手正面直接进攻重力线,后手单掌跟进直打对手中线迫使对手失去平衡。要点探马手是佯攻,目的是给对手一个机会进攻我方故意露出的破绽引对手上钩,然后搬手要快而狠,甚至可以单拳或单掌砸在对手手腕上,拳打中线的关键是步法准确地做到步踏中庭,运用步法破坏对手重力线的平衡。
                    朝阳跌
                    又称旋转朝阳或迎风朝阳手,是内家必练跌技。特点是后发先至,借旋转力跌人。用法是借对方拳势打来之力以自己重心线的支撑脚为轴做旋转,将自己摆在向心力的位置上,把对方逼到离心力的位置上将对手抛出去。与丘留势相似以前手接手,同时背锁腿,另一手变单掌劈向敌喉部。以自己支撑腿为轴做旋风式旋转。要点拿腕要快,锁腿要双锁,劈喉的单掌要狠,旋转速度要快(靠平时练习脚底拧地的螺旋劲练习) ,旋转时腰身力劲要整体。
                    抱头跌
                    又称虎抱头,内家拳的秘传杀招。此招是与虎靠连用,在靠击之后顺势右手由对手头后将对手头搂住有象背麻袋的姿势,借肩的顶劲顶击对手颈骨。由于此术过于狠辣用于伤人性命,一向被武当派列为禁招


                    10楼2013-01-20 16:45
                    收起回复
                      太极功法之十三桩
                      练习太极拳,要扎稳根基最好的办法就是练静力桩。正如王芗斋在《意拳正轨》中所说的“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力为根始。所谓使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 太极内功十三桩是太极拳门派中以保健强身为目的的站桩功。它是以动脉相兼,内外兼修并采用站式进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但体弱多病者也可以采用坐式练功。该功法由十三个基本桩式组成,即无极桩、太极桩、伏虎桩、推山桩、托塔桩、四象桩、贯顶桩、托抱桩、托天桩、三体桩、两仪桩、七星桩、五行桩。 太极十三桩是太极拳内功功法,是一种保持一定的身体姿势、神意保持于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经常练习站桩可达到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呼吸匀和、内气顺畅、血液通利、筋骨舒柔、肌肉温养、经络疏通,使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和锻炼等效果。还可促进体内务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腿部的坚固和柔韧性,改善内脏器官,从而达到养生、祛病、强身和益智的目的。站桩既能使人体平衡发育,调节和增进生理功能,又可增进人体本身所特有的内在力量。站桩可以蓄力于全身,为推手、技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拳谚有“百练不如一站”,“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之说。拳理中又有“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的精辟论述。由此可见,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是提高技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1.无极桩无极桩又称为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经常坚持站无极桩,能收到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的作用和健身强体的功效。 2.太极桩太极桩也称为三圆桩,又称浑圆桩。是太极拳桩功中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经常站太极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增强两手劲力,提高听劲的能力作用,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伏虎桩伏虎桩又称按球桩,是太极拳常用的内功功法之一。经常站伏虎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增强两手之内劲和两手的听劲能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4.推山桩推山桩又称朝阳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经常站推山桩,可稳固根基,增长功力,提高两手听劲能力,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5.托塔桩托塔桩又称大字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功法之一。经常站托塔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使身体放松,姿势端正,收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6.四象桩四象桩也称四向桩或称为侧推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四象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和周身的整劲,使身体高度放松,端正姿势,提高两手听劲的技能,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7.贯顶桩贯顶桩也称为罩顶桩或上合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贯顶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的力量,可使丹田之气充盈,全身高度放松,起到健身强体的效用。 8.托抱桩托抱桩又称养丹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托抱桩,能稳固根基,增长腿部的力量,使丹田内气充盈,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9.托天桩托天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托天桩,能稳固根基,舒展身体筋骨,使身体内气周身畅通,可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0.三体桩三体桩又名虚步桩,也称手挥琵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三体桩,能稳固根基,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对于虚实的感应,增长劲力;强化两手的听劲能力,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11.两仪桩两仪桩又称阴阳桩,也称托按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桩法之一。经常站两仪桩,能稳固根基,增强两手内劲及两手的听劲,收到健身强体的效果。 12.七星桩七星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七星桩,能稳固根基,使内劲透出体外,增强功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3.五行桩五行桩是太极拳及太极推手中最为重要的内功功法,是一种不弓不马,介于弓马之间的,取其两者之优,去其两者之劣的桩法。也是太极推手的基本间架。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太极推手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整个太极推手都不能离开这个桩势的基本法则。在推手过程中,尽管动作千变万化,但步子和要领都离不开五行桩。所以有“万法不离其宗”之说。经常站五行桩,能贮劲蓄力,增长功力,稳固根基,有利于发劲,有利于攻防,更有利于健身强体。因此,五行桩是太极推手最重要的功夫,是太极拳推手基本间架,推手中万变不离五行桩势,否则架散劲散。劲散则不稳,必败也。故有“万变不离五行桩”之说。 在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取其中的1—2个桩式或几个桩式坚持不懈地练习,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要今练这个桩法,明练那个桩法,虽然都练了,但却收不到较好的效果。这也练,那也练,难以保证练习时间,难以达到练习强度。当然,若是时间充足的话,多选练几个桩法也是可行的。


                      13楼2013-01-21 13:16
                      收起回复
                        http://wdtct.10yan.com/html/tjqf/57.html


                        14楼2013-01-21 13:54
                        回复
                          你们吵得真凶,看样子和我一样,对于内家拳都是门外汉。
                          别吵了,没意义。


                          IP属地:四川15楼2013-01-21 20:46
                          收起回复
                            好,赞一个


                            16楼2013-02-01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