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既然楼主很认真的在跟大家讨论关于诺澜的决定是否属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那么我也来小小的水一下。。用到的方法是运筹学中风险决策最简单的决策树的方法 不过电脑上没法画图形 只能文字表述 见笑了。。
在vincent回心转意 请求与诺澜复合 而诺澜又对小贤暗生情愫时 诺澜的选择可以产生两个方案分支 即 1.答应vincent的复婚请求 2.拒绝vincent的复婚请求 转而主动争取小贤
在第一个方案分支中 由于剧中给出的信息表示是vincent主动提出复合的 所以可以认为诺澜如果答应 其成功结果近似为100% 也就是说其收益是一定的 暂称为x1(请注意上文中 我提出诺澜认为对于vincent并非“只是执念” 而是“更多的只是执念” 即此时的vincent在诺澜心目中 可能同时包含了“只是执念”与“依然存在感情”两种感觉 而不管是从人之常情 还是从诺澜对于vincent的纠结态度,都可以推断出 此时的诺澜对于vincent应该依然还是存在一定感情的 所以这里认为x1>0 )由此反推得第一个方案点的期望效益值为Z1=1*x1=x1
在第二个方案分支中 正如上文所述 由于诺澜此时对于小贤对自己的好感程度如何只是存在比较模糊的感觉 因而没有足够的相关证据,只能更多的凭借主观猜测去估计小贤接受自己的概率 因此这里引入主观先验概率P(0<p<1) 由此 这里又产生了两个概率分支 即p情况下 小贤接受自己 1-p情况下 小贤拒绝自己
在第一个概率分支情况下 即小贤接受自己 暂称收益为y1 (由剧中诺澜和一菲对话“既然可以选择更好的 又何必留恋过去呢”可得 y1>x1) 而在第二个概率分支下 即诺澜拒绝小贤 那么诺澜既失去了vincent 又得不到小贤 这里的收益暂称为y2 由常理可得 这里的y2<=0由此反推可得 第二个方案点的期望效益值为z2=p*y1+(1-p)*y2
如果z1>z2 那么诺澜的理性决策就应该是选择与vincent复合 而如果z2>z1 则理性决策应为放弃vincent 转而主动争取小贤
在这里 所有的收益值(x1 y1 y2)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即诺澜应该是比较清楚自己在与vincent复合 和小贤在一起 以及两者皆无的情况下自己的幸福指数的(虽然这一点我们并不清楚) 但是P的值却是相对不靠谱的 如上文所言 这里确定先验概率的客观证据不足 即诺澜只是在与小贤的少数几次接触中 较为模糊的感觉到小贤可能对自己存在一定好感(比如诺澜家中演习那段) 因此这里的先验概率应为主观先验概率 而主观先验概率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因此 此时诺澜最理性的决策应该是暂时既不答应也不拒绝vincent的复合请求 使第一方案分支的情况维持现状(当然这一做法略显猥琐 在道德上不是很过得去) 同时通过进一步了解小贤对自己的好感情况 获取新的附加信息 并使用贝叶斯公式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 已得到更为精确的后验概率以支持进一步的决策 (这个就不展开了。。)
而从诺澜在八戒山一集对于vincent的极度冷淡来看 应该是没有采用这一决策 而是直接选择了方案分支二 所以 我认为这里诺澜的决策应该存在一定的非理性 更多的是出于对于小贤的情感所做出的感性决策 即楼上几位吧友所说道的 “爱情不止是利益上的算计” “人情味”等等。
当然 上述论断存在如下几个可能的例外 使得即便在缺乏后验概率的情况下 诺兰所做的决策依然可以被认为是纯理性的
1.x1/y1 (两者比值)很小 甚至接近于零 即诺澜几乎完全认为自己与vincent的感情“只是执念,不再具有现实意义”,近似于彻底的放下了与vincent的感情 并由此推断出与vincent复婚的收益(x1)远小于与小贤在一起的收益(y1) 在这种情况下 由上述z1 z2的不等式可以看到 只要P不是极端接近0 (即小贤几乎必然拒绝诺澜。。这怎么想也不可能。。) 那么z2将必然大于z1 即诺澜可直接选择方案分支二
2.诺澜对于自己的女神魅力极为有信心 相信小贤接受自己的可能性很高 即诺澜认为的主观先验概率P值极高(相当接近1) 且诺澜对于这一先验概率的可靠性有非常高的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 由上文所述 y1>x1可得 z2 必然大于z1 即诺澜可直接选择方案分支二 (从诺澜的女神属性来看 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3.诺澜对上述最优决策存在道德障碍 正如上文所述 暂时两头兼顾 等待获取更为精确的后验概率再实行进一步决策这一最优解在道德上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 从诺澜“逻辑怪”的强大分析能力以及其“6个暧昧对象 3个前男友 1个前夫”的情感经历来看 其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一最优决策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可能的情况只能是 诺澜对于此最优决策存在道德障碍 即诺澜非但不是所谓的“心机女”而且是一个在道德上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人(这一点倒是可以从她最初拒绝小贤“出去喝一杯”的邀请中看出) 在这种情况下 诺澜由于道德原因 放弃采用最优决策 而仅仅依靠主观先验概率作出决策 直接选择了方案分支二 这也是诺澜这一行为依然可以被认为是纯理性的另一种可能性 (爱情公寓官方的人物设定确实也没有任何要黑化诺澜的意思——这点从几位官方人员的微博与回复中可以看出 所以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一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