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84贴子:182,156
  • 5回复贴,共1

也说木石姻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贾府里的“实权派”人物中,最能疼爱林黛玉的还是贾母。
她从一开始就对这“心肝儿肉”的外孙女疼惜有加,以致“饮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老祖宗在很长的时期内总是希望二玉能够联姻,这也在情理之中,此番心思更是为贾府上下所熟知。
之前二玉几度闹生分,她还忘情地抱怨出“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的话语,让宝黛二人听见后“都不觉潸然泣下”。而贾府上到掌事人王熙凤,下到小厮兴儿,也无不如此相信如此认为。正如脂评甲戌夹批云:“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为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然而,发展到后来,贾母究竟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也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张道士的提亲,热切问及宝琴的婚事,还有在“破陈腐旧套”时的一番大论,到底是否有所指向有所心意呢?在“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这段回目中,贾宝玉在神迷之时听得“林”字便大闹说“林家的人来掠他们了”,这时贾母在一旁有过这样的安慰语:“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她的,你只放心罢。”这番言语中又究竟有没有极度的不耐烦之意?这一切也许我们尚不能作更加清晰地认识,只能姑且存疑了。
但是,即便贾母能够从始至终地贯彻支持“木石前盟”,宝黛婚事也是受到了“金玉姻缘”这一传说的重要影响与威胁。元春身为贵妃娘娘,在送来礼物之时单将宝玉与宝钗二人的安排一致,究竟是出自何人心意何种心意?这是黛玉不能不忧虑的一点。
连紫鹃也都明白了这样的事理:“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有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这是如何发人深惊的话语啊!
可以说,单是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上来说,二玉联姻断断是远不如二宝联姻的。王夫人表面上也是“吃斋念佛”之人,事实上如何不是心机颇重?
她执掌了荣国府的内务要事,又把自家内侄女许配给长房之侄贾琏,这样名义上将府内事务交付贾赦儿媳管理,事实上却暗由她操持着这份权力。但贾琏毕竟不是自家人,这一取路恐怕并非长久把握之计,在“金玉姻缘”的说法传开之后,她也自当考虑到更好的办法。
如果能凑成宝玉与自己姨侄女宝钗的婚事,再将贾府内务交付宝钗,岂不是更为权衡稳着?所以,在原著后文情节上,王夫人在二宝联姻环节上得逞之后,“过河拆桥”,将王熙凤抛置一边不理,以至气极败坏的贾琏一怒之下休了凤姐,导演出“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剧,显然就能很好地照应了第五回判词内容,更是合乎于情理之中。
可以说,贾府内只有王夫人倒真正是玩弄诸人于权掌之中,可谓心机至深!而元春又为其女,在获悉母亲的意思之后,作出相应的一番安排举动亦为合理。于是,就算是贾母还在时时守护着“木石前盟”,还是难保她百年之后,宝玉还要是在王夫人的一手策划下,与宝钗“奉旨完婚”的。
更为可怕的是,贾府的另一派“在野”势力,以贾赦邢夫人与赵姨娘为代表,一直成心挫败王夫人的权势。他们夺权的唯一寄托,当时只能借助贾环这一庶出来完成了,因为贾琏已经“变节”投靠在王夫人一边。
这一权力矛盾在前八十回内容之中已经毕览无疑,而在后文又会如何引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股势力为助贾环夺嗣,将会如何一番陷害宝玉,同时陷害与宝玉交好的那一边人马,是大有可能的。宝黛最终是否遭他们毒手,便已经很是难料了。
以孤弱之身,处如此复杂的争斗环境之下,黛玉如何能承受得起?“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前后遭击腹背受敌,“木石前盟”也就是注定不可能得以实现的红楼幻梦。而一旦它彻底宣告破产,也就是黛玉“泪尽而亡”、“红颜老死”之时了。
一世凄凉,终归早逝。但黛玉毕竟是一种诗性理想的代表与化身,虽具悲情却也深入人心。黛玉用自己的眼泪演绎了一段凄伤的情结,叙说了一部震撼的文字,也成就了一个唯美的艺术形象。



1楼2007-03-22 20:14回复
    谁言木石好姻缘 在野在朝一线间 尘世一遭闲眷念 无心插柳竹林


    2楼2007-03-22 20:33
    回复
      2025-11-19 14:13: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道多写点这诗,别一整就打个 这....


      3楼2007-03-22 20:35
      回复
        好诗!没看出来呀


        4楼2007-03-22 20:36
        回复
          顶尘事了


          6楼2007-03-22 21:16
          回复
            • 121.16.90.*
            很佩服尘世眷恋的分析,有理有据,难得


            7楼2007-03-22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