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吧 关注:36,403贴子:508,304

于丹的可笑的小故事——兼谈陶渊明的穷欢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才听了一下讲庄子 
说到名利问题 
于丹说他那个朋友钱多了 
担心儿子被绑架,就把妻儿移民走了。 
我奇怪,这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于丹说人家是“妻离子散”。 
既然快乐与否与贫富无关 
那么就与“妻离子散”有关吗? 
每个人都在尽量选择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 
做自己能认为自己幸福的事。 
人家愿意移民,正是因为人家认为这样做是最快乐幸福的。 
怎么能由此说人家不幸福?真是莫名其妙。 
所谓的那些调查我也看到过,称所谓的月收入2000左右的人最快乐。 
但是我想这些人没有几个不愿意自己变成月收入2万左右吧? 
那些月收入很高的人之所以说自己不快乐并不是自己真的不快乐 
而是因为他们接触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追求的也越多了 
他们的所谓的不快乐更多的是一种在两类不同快乐之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那些收入较低的人实在没办法改变什么,也只好穷快乐,反正好过也是过,歹过也是过,干吗不好好过?实际上这种快乐是没的选择的一种快乐。 
于丹还经常推崇陶渊明,其实陶渊明也只不过是自己穷快乐罢了。陶渊明究其一生,除了退隐还是退隐,如果他没有留下诗篇,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酒鬼罢了。而他所谓的退隐,只不过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你稍作研究一下就发现,陶渊明那个时代,做官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中国古代当官最爽的应该是在宋朝。而陶渊明那个时候做官不仅待遇差,而且动不动就获罪,轻则下牢流放,重则砍头。所以陶渊明不想做官很正常,何况他做官本身就是迫于生计,这在他自己写的文章中都说得清清楚楚。但是他那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升迁无望,待遇又差,还要阿谀奉承,还动不动就会得咎获罪,所以陶渊明辞官不做应该说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适合他个性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读陶渊明的诗,我读不出那种悠然,更多的是一种沉重和无奈。 
拿最知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说吧。据考证,这完全是陶渊明幻想出来的境界。而且这个境界,用了“悠然”来自我强化悠然,实际上真的悠然吗?我怎么也看不出悠然来,如果真的悠然了,就不用标榜出“悠然”了。真正悠然的也有资格悠然的是亦官亦僧的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简单一两笔就构造出了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难道还需要说,明月悠然照,清泉悠然流吗?当陶渊明一次次说自己悠然的时候,我看到的正是他的苦涩和无奈,所以陶渊明特别爱酒,不停地喝酒,喝酒,喝酒。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喝醉了就用诗词来不断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最后让自己以为自己真得很“快乐”了。 
陶渊明终其一生没能在精神上解决这类问题,现实上又很无奈。 
慢慢就只能沉醉在自己的这种穷欢乐,并对痛苦的日益麻木中了,可以说是一个矛盾和苦闷的一生。他后面的快乐也是被逼出来苦中作乐罢了,所谓的性本爱山丘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来减轻痛苦的一种方法罢了。要知道,没有人是天生的隐士。 
于丹老师显然并没有真正了解陶渊明这位伟大人物的内心,但是却看到了其实用性。 
小老百姓在当今社会确实太多无奈了,无奈无奈,就是没有办法啊,没有办法就只好穷欢乐一下了,于丹老师显然是跟鲁迅相反的人。 
鲁迅是要把黑屋子里面睡觉的人叫醒 
于丹老师说还是让他们安静地睡一辈子吧。 


1楼2007-03-22 16:41回复
    • 221.2.225.*
    楼主还真有胆,你就等着被批挺吧


    2楼2007-03-22 16:51
    回复
      2025-09-02 18:06: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
      是吧主让我转到这里来的
      原来是为了引诱过来好暗杀啊~~~~```````


      3楼2007-03-22 16:54
      回复
        我是批于丹的
        不是反庄子阿
        ~~~~``````````````````
        别错杀了忠


        4楼2007-03-22 16:54
        回复
          • 221.2.225.*
          你用反庄子来批于丹就不对了


          5楼2007-03-22 17:05
          回复
            我反的是于丹讲得庄子阿
            对于庄子
            我没什么研究
            没有发言权
            我只是觉得于丹把庄子讲成那样实在是令人发


            6楼2007-03-22 17:18
            回复
              • 221.2.225.*
              楼上的逻辑也着实令人发笑,既然对庄子没有研究没有发言权,你又如何有资格敢对别人对庄子的研究和发言来个“令人发笑”?


              7楼2007-03-23 07:56
              回复
                我对数学也没什么研究
                但是我知道1+1=3是错误的


                8楼2007-03-23 08:43
                回复
                  2025-09-02 18:0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于教授么~~~~~~~~~仅仅部分有道理吧


                  IP属地:上海9楼2007-03-23 11:50
                  回复
                    [拿最知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说吧。据考证,这完全是陶渊明幻想出来的境界。]
                    咋考滴?
                    提到陶公,个人认为首推《桃花源记》、《挽歌诗》。这些要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意思多了。。。

                    [陶渊明那个时代,做官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
                    不是吧,无论那个时代政治属巨风险交易。

                    [中国古代当官最爽的应该是在宋朝。]
                    那得感谢赵匡胤,宋太祖厚道呀。。。

                    [真正悠然的也有资格悠然的是亦官亦僧的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人臣的文官悠然角度来看:西汉张良、东晋谢安是首推的道家代表人物,北宋的欧阳修也不错。。。
                    与之相比,王维的悠然就差多了。。。


                    10楼2007-03-23 14:36
                    回复
                      其实从前的古人也如于教授这般讲过,但讲义后来都失传鸟。但没怎么影响《庄子》、《论语》一如既往滴留传呀。。


                      11楼2007-03-23 14:42
                      回复
                        王维可能是学的维摩诘
                        维摩诘讲的是不二,消除一切差


                        12楼2007-03-24 21:20
                        回复
                          我倒是同意楼主关于陶渊明的主见,陶渊明的诗所表现的不是安贫乐道,而是对政界的不满,对世人思想物质化官吏化的愤怒,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喜欢宁静,单纯的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折腰


                          13楼2007-03-24 21:34
                          回复
                            • 61.157.136.*
                            日给我六斗米,他不做的我做。靠就是没人愿意!宁静有什么好。草木石头宁静大家都变石头去好了。再这聊个屁啊哈


                            14楼2007-03-25 04:58
                            回复
                              2025-09-02 17:54: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于丹扬起她的小手,轻轻拍打着那些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上不起学的大学生,看不起病的患者,被官员挟制的商人,缓缓地说,别闹腾了,睡吧,睡吧,你睡着了,就会感到幸福了.


                              15楼2007-03-25 1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