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站的财经头条都是同一内容,温州一次推地3000亩,缘由是财政紧张很多单位拖欠奖金,地方政府只能大摆“土地筵席”,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这条新闻读起来太耐人寻味了,在草民的印象里,温州可是企业云集、商贾贵地,这个富人之地怎么可能财政紧张到机关单位发不出奖金呢?
从这条新闻里,可以明显看出,温州实体经济在过去的两年里,收到了极其严重的摧残。一方面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严重受挫;二是受通胀影响,劳动力和材料价格上升迅猛,企业利润大幅度缩水;还有一点谁也不可否认,就是过重的税赋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破产,财政收入当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这不仅发生在温州,这也是全国各地的真实写照。
在很多人眼里,地方政府就是牛逼的代言人,但实际上这些市长书记们一个都是小脚媳妇,每小时明明只能走2公里,但严厉的婆婆非要逼着她走10公里。 让一辆拖拉机开出奔驰的速度,最终的结果要么车散架,要么出车祸。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增长的硬指标已经让地方政府不堪重负,老百姓也跟着受罪。近两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哈尔滨大桥的垮塌、7.21北京大雨、温州动车事故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这条新闻里,可以明显看出,温州实体经济在过去的两年里,收到了极其严重的摧残。一方面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严重受挫;二是受通胀影响,劳动力和材料价格上升迅猛,企业利润大幅度缩水;还有一点谁也不可否认,就是过重的税赋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破产,财政收入当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这不仅发生在温州,这也是全国各地的真实写照。
在很多人眼里,地方政府就是牛逼的代言人,但实际上这些市长书记们一个都是小脚媳妇,每小时明明只能走2公里,但严厉的婆婆非要逼着她走10公里。 让一辆拖拉机开出奔驰的速度,最终的结果要么车散架,要么出车祸。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增长的硬指标已经让地方政府不堪重负,老百姓也跟着受罪。近两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哈尔滨大桥的垮塌、7.21北京大雨、温州动车事故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