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内心一直住着披头士
伦敦萨维尔街(Savile Row)的裁缝有一双神奇的手,能订制出全世界最好的西服。
在电影里,这条街是男人完成变身的梦幻之所,走进这里的男士——不论高矮胖瘦,英俊丑陋,在出现时,总是风度翩翩,潇洒有型。
当张翰跟随《胜女的代价》剧组来到伦敦,站在这间王室,政要,间谍曾经站过的试衣间里,审视镜中的自己时,他告诉自己,从男孩到男人,必须从直面自己开始!
全世界都在关注伦敦
时间:2012年7月28日。
当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Hey,Judy》的时候,唤起了无数人的回忆——关于披头士,关于列侬,关于那个和平与爱的纯净时代。而此时的张翰已经回到中国,他没有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和这个自己多年来最爱乐队的最后成员共度屏息凝神的辉煌一刻,而是在剧组忙碌通宵,一起的工作人员没人知道这支乐队和这个夜晚对他的重要。是的,从狂热的热爱音乐到转战表演,从红遍全国到沉静下心,张翰已经由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敬业的演员。音乐的梦想和披头士的年代已经过去,他把它们装在心中。而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干净纯粹,又富饶丰盛的内心世界,在过去的27年,他从没放弃以一颗少年般赤诚的心去感知这个纷繁浮躁的世界。
Hey,白衣少年!
少年时留给张翰的记忆,几乎全是深夜耳机里披头士的音乐,从《All you need is love》到《Yellow submarine》,从《Yesterday》到《Let it be》……他总是在一觉醒来时,发现录音机里的磁带依然吱吱作响,少年的梦一直和音乐有关。曾经在晚自习上拿着扫把当乐器“表演”,也曾经练习弹吉他到手指受伤。一米七八的白衣少年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总会有女生停下,偷偷议论这个帅气安静的男孩。课外,张翰的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学校的足球场上,他是班里的足球队长,穿上球衣帅气逼人,只要赛场上有他,场边总会有一群女生不停尖叫。但是,腼腆的张翰,目光鲜于触及女生,他只会专注于脚下的足球。每一次班级合影,张翰总是站在最边上,脸上带着安静的微笑。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少年丰富的内心。
张翰的一条微博上写着:“刚刚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回到了我的大学校园,又来到陪伴我四年校园生活的107寝室,只是通过玻璃窗一直向里面看着……”白衣少年张翰一直有着浓重的校园情结。然而,他的校园情结不是骑着自行车载着姑娘弹着民谣,而是跟老师同学一起聊剧本,背台词,排练。
事实上,这段令他念念不忘的中戏岁月是以迷茫开场。最初的张翰并没有感受到表演的魅力。直到有一天,老师布置一个短片作业。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张翰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天晃悠在北京火车站,发现了一“疯子”,穿得破破烂烂,傻乎乎地笑,嘴里还不时蹦出英文单词,却默默“守护”着火车站旁边一个守报刊亭的女孩。张翰根据这两个人物,编排了一个美丽的爱情短片,感动了全班同学,也感动了自己。
从此以后的晚上,电影替代了耳机里披头士的旋律,张翰从音像店抱回一堆一堆的碟,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从法国新浪到德国实验电影,从好莱坞早期的黑白电影到师兄们拍的实验短片,光影打在天花板上,是梦想发酵的蒙太奇。
从那年起,他真正决定做一个演员。
突破的力量
游泳,排球,网球,骑马,台球,高尔夫……张翰十分热爱运动和健身,这个身上有运动员的单纯,坚持不懈努力的少年,一直期待在镜头前戏剧性地爆发!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运动的午后,接到《一起来看流星雨》的试镜电话时,张翰正在健身房跑步。他一身运动装,大汗淋漓的赶到试镜公司,走廊两旁站满了西装革履,发型无懈可击的同龄人。剧组选角导演开玩笑地说:“你是来应征《士兵突击》的吧?”张翰只笑笑,而正是取景器里的这个笑容征服了在场所有人和选角导演,那个阳光不太灿烂的下午,张翰成为了慕容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