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进步远不止这些,以上是我感受较深的几点。阳说希望指教,那我也别客气,再说说阳在表演中的不足以及个人看法(不一定准确)。
一、有的搞笑设计不合理。最不舒服的桥段是亮使蛮劲吓退小流氓那段,我都不忍心看。不只是担心阳自毁形象,最为纠结的是感觉不对劲。亮是靠智慧征服世人的,他不露声色就可四两拨千斤,气质优雅的亮怎么可能用那样声嘶力竭的低端行为对付区区小流氓呢?再有就是****的后半段,前面演绎得很来神,怎么后面竟会出现翻白眼嘴抽筋呢?本来精彩的一段演绎,被画蛇添足了这么一出,非常遗憾。还有亮洗澡那段,吹口哨、喊救命,固然神态可爱,但太孩子气,与亮的气质不吻合。几处的说话腔调感觉也不好,亮亮相后自言:你以为你很帅吗?,这句没问题,后面“切”撇嘴拉腔有些过;弹琴中对月英说的那句拖长音“谢谢”,感觉也不对,与亮的沉稳淡定不搭配。
经常听资深演员说分析角色,我想分析角色就是根据故事判断角色的性情、气质、习惯、喜好等等,然后设定角色风格:言语风格,行为风格,做事风格等等。风格设定后,角色应在风格内演绎故事,呈现感情…否则诸葛亮经常张飞吼,关羽偶尔妩媚笑,那不是演戏,是抽风。虽然戏里不对劲没几秒,但细节见功力,要命的是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放大并歪曲。所以,希望阳在今后的表演中,先把握风格,然后在合理的情境下加入搞笑。情境不合理,宁缺毋搞。
二、个别无台词表演感觉有些木。阳大多数无台词表演还是不错的,个别一些场景,感觉心理状态没跟上,如刘妹救亮以后,他心里应该有活动,或疑惑,或探究等等,但戏里看起来很平淡,好像本该如此。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是平静如水还是翻江倒海;是无思无虑还是暗藏动机;是真情实意还是逢场作戏….即使不说话,眼睛里都能折射出来。我观察了,他只要有台词,前一秒还在愣神,后一秒立刻变得生动。这说明“木”的时候,思想没跟上故事节奏,没进入故事情境。所以,希望阳在以后的表演中,要及时分析各种情境角色的思想动态。只有心理活动融入了事件发展,眼神及面部表情才显得真实贴切。
三、有些段落演得痕迹略重。亮喝醉后,感觉面部动作过多,特别是向下撇嘴的神态,一个是形象不好,一个是感觉有点过。想想醉酒之人,我感觉的特征是眼神迷离,口齿不清,走路不稳,东倒西歪,面部表情好像不是很丰富。还有两军阵前突现被俘王月英时,感觉亮的反应有点肤浅。未战先乱乃兵家大忌,作为军师,他应该知道。况且他是足智多谋的智慧化身,临危不乱,处惊不变,才是他的风格。瞬间的震动心疼肯定会有,接下来他应该先稳住阵脚,然后调动智慧想对策救英英,而不是不管不顾地喊“英英”,瞎着急。当然剧情台词可能是编导的问题。
四、感情戏好像欠层次。这次河2,阳的感情戏也是有突破的,比如分别时的临别嘱托,分开后的隔空情话,在悬崖边的深情表白等,都不错,但是层次上,感情投入上还须修炼。既然从一开始就是爱英英的,那么第一次相见应该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月夜谈明月,月色好,意境美,爱英英的明亮应该有深情的眼神。阳本人内敛单纯,演感情戏可能不好意思全情投入,可是谁让你做这个行当呢,以后不要太羞涩了。